明代筆記。8卷。徐火勃撰。今存有明崇禎年間刻本,前有邵捷春、黃居中序,全書分為38類。另有《四庫全書》本,題為《筆精》,前面無序,全書分5大類。兩種版本的編排不同,《四庫全書》本恐是據抄本收錄。《碧琳瑯館叢書》本、《芋園叢書》本均據崇禎本翻印。黃居中序說明了該筆記的內容及特點:“異聞必識,秘簡必搜,當其意所賞會,或胸有獨照,往往札記掌錄,紛紛綸綸,積久成帙”。“是編出經入史,而獨詳于詩。詩自三百篇以迨我明,亡不品題而櫛次之”。其中談詩部分,崇禎本分為“詩原”、“詩詁”、“詩訂”、“詩砭”、“詩評”、“詩話”、“詞品”7類。其中關于明詩的議論,如對王行、藍智、沈愚、何其漁、唐寅、沈周等詩作的評述,對研究明代詩歌頗有助益。此外,該筆記敢呈己見,《四庫全書總目》指責其“好為異說,援儒入墨”之處,如以乾象“陽在下”為《老子》之“猶龍”,從卦坤“黃中”、艮卦“行其庭”,為皆指道家之“黃庭”,以《系辭》“游魂為變”為釋氏之“四生六道”等,雖然不盡妥當,但均表現出明末較為自由的學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