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明陸樹聲撰。此書成于萬歷四十二年(1614),書首有陸樹聲于萬歷十八年(1590)所作的敘,當時陸樹聲已是八十二歲高齡的老人了,又因此書為其雜抒所見,所以取名為《耄余雜識》。陸樹聲在敘中說:“余性資寡僻,例簡應緣,居嘗燕閑,頗親紀籍。今迫衰暮,兩目昏眊,艱于披閱,第平生所接交知談議,及紬繹舊聞,一知半解,注之臆想,提撕僅存。每旦櫛沐之余,南榮就明,筆硯粗設,間錄一二,以備遺忘。”據撰者自敘稱,自己性好做筆記,直至年邁衰暮、雙目昏眊,嘗艱于披閱,此書是他“第平生所接交知談議,及紬繹舊聞”而成。因此,所記均古人瑣事。《四庫全書總目》對它的評價是: “頗有足以警世厲俗者,而多雜二氏(佛道)之學。”觀其所撰,各篇通過人物的遺聞瑣事或言談行動來敘寫人物,往往形象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