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傷風附論
夫刀箭所傷。針瘡炙烙。折筋骨。癰腫瘡痍。或新有損傷。或久患瘡口未合。不能畏慎。觸冒風寒。毒瓦斯風邪從外所中。始則傷于血脈。久則攻于臟腑。致身體強直。口噤不開。
筋脈拘攣四肢顫掉。骨髓疼痛。面目斜。如此之間便致難救。此皆損傷之處中于風邪。故名破傷風也。風者百病之始也。清凈則腠理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能為害。故破傷風者。通于表里。分別陰陽。同傷寒證治。人知有發。表不知有攻里和解。此汗下吐三法也。諸瘡不瘥。榮衛虛。肌肉不生。瘡眼不合者。風邪亦能外入于瘡。為破傷風之候。諸瘡上炙。及瘡白痂。瘡頭閉塞氣難通泄。故陽熱易為郁結。甚則生風也。故表脈浮而無力太陽也。在表宜汗。脈長而有力陽明也。在里宜下。脈浮而弦小者少陽也。半在里半在表宜和解。若明此三法。而治不中病者未之有也。
方
羚羊角散治打擊破瘡。或洗頭挑齒。炙瘡。狗咬等中風。
羚羊角(鎊)石斛(去根)芎知母(焙)山茱萸薏苡仁白芷曲棘針(生用)甘草(炙)芍藥紫菀(去土)天雄(炮裂去皮臍)防風(去蘆)牛膝(酒浸切焙)枳殼(去瓤麩炒)蔓荊實(去皮)石楠葉(醋微炒焙)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龍骨(去土)麻黃(去根節煎掠去沫焙)黃芩(去黑心)防己白術萆干蔓荊花(炒)赤茯苓(去黑皮)葛根羌活(去蘆頭)蒼耳心(炒)車前子桑白皮(銼)菊花(未開者)酸棗仁(炒)當歸(切焙)本(去苗土)秦艽(去苗土)細辛(去苗葉)丹參烏蛇(酒浸去皮骨炙各三分)陳橘(湯浸去白焙半兩)上為散。每服一錢半至二錢匕。空心。午時夜臥溫酒調下。要丸即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豆淋酒下。
大烏犀散治破傷中風。
犀角(鎊)羚羊角(鎊)龍腦(研)麝香(研)雄黃(研)熊膽(研)牛黃(研)乳香(研)阿魏(研)丹砂(研)水銀(與丹砂同研慢火攪勻砂子研)干蝎(酒炒)豬牙皂莢(酥炙去皮子)烏頭(去皮臍炮裂)附子(炮裂去皮臍)白附子(炮)干姜(炮各一分)天麻升麻獨活(去蘆頭)狗脊(去粗皮生姜汁炙)細辛(去苗葉)秦艽(去苗土)芎杜仲(去粗皮切焙)當歸(切焙)濃樸(去粗皮生姜汁炙)黃(炙銼)本(去苗土水淘去浮者炒)莨菪(淘去浮者炒)白蘚皮(銼)麻黃(去根節先煎掠去沫焙)蜀椒(去目并閉口者炒出汗)天南星(炮各一兩)上將二十五味搗羅為散。與九味研者拌勻。再羅一遍。
每服一錢半匕。加至二錢匕。豆淋酒調下。生姜酒投。甚者用米醋與水同煎服之。
牛黃丸
(出圣惠方)
治破傷風。及諸風角弓反張。牙關緊急。言語不得。
牛黃(半兩細研)龍腦(一分細研)麝香(一分細研)朱砂(半兩細研)硫黃(半兩細研)水銀(半兩以少煮棗肉同研令星盡)砂(半兩細研)膩粉(半兩)白龍骨(三分)天麻(三分)牛膝(三分去苗)本(三分)桔梗(三分去蘆頭)白附子(三分炮裂)木香(三分)白僵蠶(三分微炒)肉桂(三分去皴皮)當歸(三分銼微炒)防風(三分去蘆頭)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天南星(三分炮裂)獨活(三分)麻黃(去根節一兩)干蝎(三分微炒)芎(三分)蔓荊子(三分)烏蛇〔二(三)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犀角屑(三分)蟬殼(三分)羚羊角屑(三分)天竺黃(三分細研)檳榔(三分)上件藥搗羅為末。
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熱酒下五丸。并吃三兩服。
當有汗出為效。
莽草散治破傷中風。
莽草(湯洗過炙二兩半)石斛(去根二兩)萆柏子仁(生用)石龍芮澤瀉牛膝(酒浸切焙)芍藥防風(去蘆)山茱萸菟絲子(酒浸別搗)白術細辛(去苗葉)芎(活(去蘆頭)烏蛇(酒浸去皮骨炙各一兩)桂(去粗皮一兩半)天麻麻黃(去根節先煎掠去沫焙各二兩)上為細末。與牛黃、菟絲末拌勻。每服一錢匕。以溫酒調下。日二夜一服。若中風腳手甲青者。酒調二錢至二錢半。頓服。蓋覆良久。以生姜稀粥投。汗出即瘥。
牛黃散治破傷中風。
牛黃(研)干蝎(酒炒)麝香(研)雄黃(研各三分)白附子(炮三兩半)天南星(炮一兩)白僵蠶(炒)天麻防風(去蘆)半夏(湯洗七遍與生姜一兩搗焙干各一兩半)丁香丹砂(研)犀角(鎊)羌活(去蘆頭)羚羊角(鎊)檳榔(生各半兩)麻黃(去根節先煎掠去沫焙干)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一兩一分)烏蛇(酒浸去皮骨炙)蔓荊實(去尖)當歸(切焙各一兩)上先將十七味搗羅為散。與研者四味和勻。每服半錢匕。溫酒調下。角弓反張。
摩風膏治頭面五發瘡腫疥癬等疾。及湯火、破傷。摩風止痛滅瘢痕。
白附子白芍藥白茯苓零陵香白芨白蘞白芷白檀藿香升麻細辛黃甘草杏仁(去皮尖各半兩)黃蠟〔六分(兩)〕腦子(一分)大栝蔞(二兩去皮)栝蔞根(一兩)芝麻油(一斤)上咀。以油內浸百日。于臘日慢木炭火上銀石器內煎。
至白芷微黃色離火入栝蔞二味。著內煮百沸。重綿濾去滓。再慢火上燒香油下消盡凈黃蠟熔開為度。傾在瓷器內收貯。上糝腦子密封。旋用摩風涂之。
黑神丸治破傷中風。身體強直。口噤不開。
硫黃(研)丹砂(研)雄黃(研各一兩)水銀(二兩以上四味同結砂子)鉛丹(研)硝石(研)定粉(研各二兩)烏蛇肉藿香葉干蝎(去土炒)白僵蠶(炒)麻黃(去根節)天將前四味先結砂子研末。次入鉛丹、硝石、定粉三味。同炒黑色住火。次十味并用酒浸過宿。焙干搗羅為末。與前藥并后麝香合研令勻。用頭醋煎膏和丸。如皂角子大。每服一丸。傷寒生姜蔥酒磨下。中風豆淋酒磨下。一切風痰荊芥薄荷湯磨下。
羌活散
(出圣惠方)
治破傷風身體拘急。手足搐掣。牙關緊急。
羌活(一兩)烏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天麻(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白附子(一兩炮裂)本(一兩)麻黃(一兩去根節)白芷(一兩)白僵蠶(一兩微炒)天南星(一兩炮裂)芎(一兩)細辛(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桂心(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桑螵蛸(半兩微炒)干蝎(一兩微炒)晚蠶蛾(半兩)上件藥搗羅為散。
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朱砂散
(出圣惠方)
治一切破傷急風。口噤四肢抽掣。
朱砂(一兩細研)麝香(半兩細研)雄黃(一兩細研)天南星(一兩炮裂)白附子(一兩炮裂)母丁香(一兩)藿香(一兩)桂心(一兩)白花蛇〔一(二)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防風(一兩去蘆頭)蟬殼(一兩)芎(一兩)蔓荊子(一兩)天麻(一兩)白僵蠶(一兩微炒)麻黃(一兩去根節)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上搗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
每
羌活丸
(出圣惠方)
治破傷風。筋脈拘急疼痛。
羌活芎本(各一兩)茵芋(三分)麻黃(一兩去根節)白附子(三分炮裂)牛膝(三分去苗)麝香(一分細研)白龍骨(三分)木香(三分)防風(三分去蘆頭)桂心(三分)天麻(一兩)羚羊角屑(一兩)干蝎(半兩微炒)當歸(一兩銼微炒)蒼耳子(一兩)上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煮棗肉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拘時候。
以溫酒下十丸。甚者日四五服。以汗出為效。
附子丸治破傷中風。
附子(炮裂去皮臍)烏頭(炮裂去皮臍)天麻天南星(炮各一兩)以上四味粗搗篩。
入絹袋子。以好酒三升浸之。冬二七日。夏一七日。不得透氣。日滿將袋子絞干。去滓取汁。
于雄黃(研)丹砂(研)鉛霜(研)白僵蠶(炒搗各一分)蝎梢(炒搗)鹿角霜(研)鹿胎皮(炙焦搗各半兩)墨(搗一兩)以上八味。將四味同搗。四味同研令極細。
龍腦(研)麝香(研)生金(銼為末各一錢)水銀(一分入甘鍋內同與金末結砂子)上各搗研。同和令勻。煉蜜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丸至二丸。空心。午時夜臥溫酒下。漸加至三五丸。
赤箭散
(出圣惠方)
治破傷風。身體強直。牙關緊急。目直視。
赤箭天南星(炮)當歸(切焙)白僵蠶(炒)芎白附子(炮)麻黃(去根節)烏頭(炮裂去皮臍)羌活(去蘆頭)桂(去粗皮各一兩)蟬蛻(去土)干蝎(去土炒各半兩)丹砂(研)烏蛇肉(酒炙各三分)麝香(研一分)膩粉(研三分)上將十三味搗羅為末。與別研三味和勻。每服用一錢匕。溫酒調下。不拘時候。一方無烏蛇肉。
雄黃丸治破傷風。身體強直。口戰掉。
雄黃(研)羌活(去蘆頭)獨活〔去蘆頭各一兩(分)〕膩粉(研一錢)人參蘆薈(研)烏犀角(鎊)牛黃(研各半兩)烏蛇(酒浸去皮骨炙)白僵蠶(炒)白附子(炮)天南星(炮)干蝎(酒炒)槐膠(研)天麻(各一兩)上將十味搗羅為末。入五味研者和勻。
以酒煮根蔥二莖。熟后去蔥。別入槐膠末一兩。煎如稠膏。和藥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二丸。空心。午時臨臥溫酒下。漸加至四五丸。
治諸破傷風腫及頭面者。宜服此藥。
人參茯苓甘草前胡芎羌活桔梗柴胡枳殼當歸防風獨活荊芥(各等分)上咀。每服五錢。姜一片。水一鐘半。煎至一鐘去滓。不拘時服。
羌活湯治破傷風。身如鐵石。或如角弓反張。口噤不開。宜啟齒灌之。
羌活(去蘆頭)防風羚羊角(鎊)升麻黃芩(去黑心)蔓荊實(去皮各一兩半)犀角(鎊二兩)茯神(去木一兩)葛根(銼)甘草(炙各一兩)防風(去蘆頭三分)麻黃(去根節煎掠去沫焙干一兩)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以水一盞。入地黃汁半合。薤白二寸。
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日午臨臥溫服。如病急不拘時候服。蓋覆出汗愈。
乳香散治破傷中風。
乳香(炒軟候冷研)烏蛇(酒浸去皮骨炙)干蝎(酒炒)天麻赤茯苓(去黑皮)蛇黃(醋淬)白附子(炮)白芥子(炒)白僵蠶(炒)白芨半夏(湯洗七遍與生姜半兩同搗焙干)白蘞(各半兩)上為散。每服一錢匕。生姜溫酒調下。日二夜一服。小兒只一字。
用薄荷湯調下。
白僵蠶丸治破傷中風。
白僵蠶(炒)麝香(研)烏蛇(酒浸去皮骨炙)牛黃(研)干蝎(酒炒)木香龍骨(去土研)蟬蛻(炒去土)杜仲(去粗皮炙)天麻原蠶蛾(炒)雄黃(研各半兩)上將八味搗羅為末。與別研四味和勻。煉蜜丸如綠豆大。每服二丸。溫酒下。甚者三丸。并兩服。
豆淋酒下。汗出如珠顆。眼黃飲得水者可治。若汗出如油。直視吐涎水。心煩熱悶。頭發亂。
身
烏蛇丸治一切破傷風。
烏蛇(酒浸去皮骨炙)山梔子(去皮各半兩)獨活(去蘆頭)枳殼(去瓤麩炒)防風(去蘆頭)白蘚皮(銼)人參丹參芎沙參(各一兩)苦參(三分)玄參(三分)上為末。
附子散
(出圣惠方)
治破傷風。身體強直。筋脈拘急。口眼偏斜。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干蝎(一兩微炒)烏蛇〔三(二)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天麻(一兩)天南星(一兩炮裂)白附子(一兩炮裂)防風(一兩去蘆頭)白僵蠶(一兩微炒)枳殼(一兩)麻黃(一兩去根節)藿香(一兩)上搗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獨活散
(出圣惠方)
治破傷風。四肢不收。口中沫出。及中賊風。并治之。
獨活(一兩)白僵蠶(三分微炒)干蝎(半兩微炒)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防風(三分去蘆頭)芎(一兩)當歸(三分)麻黃(一兩去根節)桂心(一兩)赤芍藥(三分)天
如圣散治破傷風。
蒼術(米泔浸炒)白芷(各二兩半)細辛〔二(一)兩半〕防風(五錢)川芎(二兩半)大川烏(炮二兩半)天麻(半兩)全蝎(去毒半兩)麻黃(半兩)白術〔二(錢)兩半炮〕草烏(炮一兩半)上為末。每服一錢。溫酒調下。如金瘡血出用藥貼之。汗出即愈。如諸瘡貼患處。去頭風。口含水鼻內之。一方有桔梗。無全蝎、麻黃
走馬散治破傷中風。牙關緊急。口面斜。身體或硬或軟。小兒驚風并治之。
天麻天南星(炮)半夏(湯浸七遍與生姜半兩同搗焙干)白附子(炮)附子(炮裂去皮臍各半兩)丹砂(研)雄黃(研)牛黃(研)麝香(研)犀角(鎊各一分)膩粉(研三分)上先將六味搗羅為末。入五味研者和勻。每服半錢匕。豆淋酒調下。汗出即瘥。如未汗出再服一字。良久用熱生姜稀粥投。若小兒患每服一字。荊芥湯或熱水調下。要丸即用新炊餅丸如麻粒大。每服三丸至五丸。吐逆用生姜湯下。出汗用生姜酒熱粥飲投之。
天南星丸
(出圣惠方)
治破傷中急風。宜服。
天南星(生用半兩)白附子(三分生用)膩粉(半分)龍腦(一分細研)烏蛇肉(一兩生用)干蝎(半兩生用)麻黃(三分去根節)附子(一兩去皮臍生用)牛黃(一分細研)麝香(半兩細研)朱砂(三分細研)上搗羅為末。研令勻。以酒煮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不拘時候
益智湯
(出濟生拔粹方)
治破傷見血。
干生姜(四兩)杏仁(一斤炒)白面(三斤炒)甘草(七兩炒)鹽(三兩炒)益智仁(三兩)青皮陳皮〔各三(二)兩〕京三棱(一兩)蓬莪術(一兩)上為極細末。
白湯調服
靈砂丹
(出宣明論)
治破傷風。一切諸風等證。
威靈仙黑牽牛何首烏蒼術(各半兩)香附子(六兩)川烏頭(去尖)朱砂(二錢為衣)沒藥乳香(各三錢)陳皂角(四錢炙黃去皮)上為末。把皂角打破。用酒二升半。
春夏三日。秋冬七日。取汁打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如破傷風煎鰾酒下。如牙疼赤眼。捶研三五丸鼻之。
白丸子治破傷風。
安息香胡桃仁(與安息香同研各一兩)白膠香(研)牛黃(研)麝香(研)丹砂(研)芎壓去油)上將三味搗為細末。與別研七味和勻。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至二丸。溫酒下。量力飲之。但令醺醺勿至大醉。兼理中風手腳麻攣縮。及半身不遂。日二夜一服。不可過多。
麝香丸治破傷風。
麝香(研)牛香(研各一分)防風(去蘆頭)烏蛇(酒浸去皮骨炙)干蝎(酒炒)干姜(炮切)桂(去粗皮)烏頭(炮裂去皮臍)丹砂(研各半兩)天南星(炮一兩)上將七味搗羅為末。與別研三味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溫酒下。日二夜一服。甚者豆淋酒下。并二服。良久用熱生姜稀粥投。汗出仍避外風。
槐膠散
(出圣惠方)
治破傷風。口眼偏斜。四肢拘急。及腰背強硬。
槐膠(二兩)白花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獨活(一兩)白附子(一兩炮裂)防風(一兩去蘆頭)干蝎(半兩微炒)干姜〔二(半)兩炮裂〕天南星(半兩炮裂)天麻〔二(一)兩〕麝香〔一(分)兩細研〕上搗羅為散。入麝香研令勻。每服研薄荷汁半合。入酒三
烏梢散治破傷風及洗頭風
(出衛生寶鑒)蝎梢(二錢半)麻黃(一錢去節)蠻姜草烏頭黑附子(炮去皮)白附子天麻川芎烏梢蛇(各半兩好酒浸三夜去皮骨炙黃色為度)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熱酒調下。日進三五服。重者三五日必效。此證只宜早治。但邪氣入臟則難治。有四死證不可治。一、頭面青黑色。二、額上有汗珠不流。三、眼小目瞪。四、身汗出如油。
金烏散治破傷中風。牙關緊急。四肢強硬。不下食。
烏鴉(一只去嘴足并毛翅)天麻白附子(炮)狐肝(一具同烏鴉入罐子內蚯蚓泥固濟燒煙盡用三兩搗為末入后藥)天南星(炮)白僵蠶(炒)烏蛇(酒浸去皮骨炙)藿香葉桑螵蛸(炙各一兩)上為散。每服一錢匕。溫酒調下。晝夜五服。
急風一字散治破傷風。
雄黃(二錢半)天南星(半兩)川芎(半兩)全蝎(一錢半)白附子(二錢半)白芷(半兩)川烏頭(二錢半)辰砂(一錢)麝香(少許)上為末。每服半錢匕。溫酒調下。忌熱片時。
太白散
(出十便良方)
治破傷風欲死者。雖患人口已噤。但心腹間暖者。灌
入口。下咽喉即生。
附子(炮去皮臍)草烏(炮去皮臍)天南星(炮)藿香(去土)人參當歸〔各半(一)兩〕水銀(一錢)錫(一錢半結作砂子)麝香(一錢另研)上為末。每服半錢。溫酒調下。
惟
防風散
(出圣惠方)
治破傷風。傷刀中箭。筋脈拘急疼痛。
防風(一兩去蘆頭)麻黃(一兩去根節)川烏頭(炮裂去皮臍一兩)干姜(半兩炮裂銼)肉桂(一兩去皴皮)羌活(一兩)細辛(一兩)當歸(一兩)干蝎(半兩微炒)上搗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一錢。
天麻散
(出圣惠方)
治破傷風。牙關急硬。腰背強直。四肢拘急。
天麻(半兩)膩粉(半兩)干蝎(半兩微炒)砂(半兩)防風(半兩去蘆頭)細辛(半兩)川烏頭(半兩生用去皮臍)羌活(半兩)蟬殼(一分微炒)上搗羅為散。
入膩粉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豆淋酒調下半錢。
追風丸
(出圣惠方)
治破傷風。筋脈拘急。腰背強直。牙關急硬。
雀甕內蟲(七枚)桑螵蛸(七枚)干蝎尾(一分)半夏(一分)蘆薈(一分)天南星(一分)川烏頭(去皮臍一分)大蜘蛛(二枚干者)烏蛇肉(一分)上并生用。搗羅為末。
以熟棗瓤和丸如大豆大。每服以豆淋酒下五丸。更納一丸于瘡口中。上用薄紙蓋之。當追風出。如吹動紙為驗也。
熊膽丸治破傷中風。
熊膽(研)天麻紫菀(去土)防風(去蘆)丹砂(研)牛黃(研)麝香(研)龍骨(各半兩)上將四味搗羅為末。與別研四味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桑槐根湯
天南星散
(出圣惠方)
治破傷風及急風。
天南星(半兩炮裂)附子(一分炮裂去皮臍)干姜(半兩炮裂)漢防己(半兩)半夏(半分湯洗七遍去滑)天麻(一分)甜葶藶(半分隔紙炒令紫色)麝香(一兩細研)上搗羅為散
螵蛸一字散治破傷風。
草烏(去皮臍生)麻黃(去根節)雄黃明鰾(炮存性)白附子防風(各二錢)桑螵蛸(一錢)上搗羅為散每服一字。以溫酒調下。食后。日進二服。
茴香丸治破傷風。
八角茴香(半兩)川楝子(五個)川獨活(半兩)甘草(半兩以上酒炙)谷精草(半兩)末茶(一兩半兩為衣半兩入藥)蒼術(一兩酒炙)上為末。酒糊為丸。每服(五)十丸。
溫酒送下。不拘時。
白術湯
(出保命集)
治破傷風。大汗不止。筋攣搐搦。
白術葛根芍藥(各一兩)升麻黃芩(各五錢)甘草(二錢半)上咀。每服一兩。水煎服。無時。
江鰾丸
(出保命集)
治破傷風。驚而發搐。臟腑秘澀。知病在里。可用下
之。
江鰾(銼炒)野鴿糞(炒)白僵蠶(各半兩)雄黃〔一(二)兩〕蜈蚣(一對)天麻(一兩)上為細末。分作三分。二分用燒飯為丸梧桐子大。朱砂為衣。一分入巴豆霜二錢半。
亦以燒飯為丸梧桐子大。每服朱衣丸二十丸。加巴豆霜丸一丸。第二服二丸。加至利為度。
再服朱衣丸。病愈止。
小追風散治破傷洗頭風。口眼項強。潮搐。
防風(三錢)明雄黃(一錢)草烏(生去皮)蝎尾(去毒)蟬殼(各一錢)烏蛇(酒浸二錢)上為細末。每服一字。熱酒調下。食前。日進三服。
追風散治破傷風。牙關緊急。失音不語。口吐涎沫。喉中作聲。
附子(生用)白附子(去尖)烏頭(去尖)天南星半夏(湯洗七遍去滑姜制用各半兩)干蝎(全者炒一分)上為散。入膩粉一分研勻。每服一字。至半錢匕。豆淋酒調下。不拘時。
瘡口用藥末干摻封裹。
又追風散
(出圣惠方)
如有破傷處。用此封閉瘡口。其風自出。
天雄(半兩去皮臍)桂心(半兩)半夏(半兩)川烏頭(半兩去皮臍)天南星(半兩)密陀僧(半兩)上生用。搗羅為散。每取三錢封瘡口。其中如風雨聲便瘥。
阿膠散
(出十便良方)
治破傷風角弓反張者。
阿膠(三分搗碎炒令黃爆)白附子(三分炮裂)桂心(三分)羌活(三分)當歸(一兩)天麻(一兩)上搗羅為散。每服不拘時候。以溫酒調下二錢。頻服出汗為效。
防風散
(出醫方集成)
治破傷瘡瘍風邪。或身體疼痛。風邪攻疰攣急。及皮
膚
瘙癢。麻木不仁。頭昏悶。牙關緊欲成破傷風者。
防風(一兩)本羌活地骨皮荊芥穗(各半兩)上為細末。每服三錢。酒調服。
又方治破傷風。
南星赤小豆紫金皮白芷草烏上各等分為末。生姜自然汁調涂腫處。瘡口紙貼住。
追風白丸子治破傷風寒熱煩悶。狀似傷寒。
蜈蚣(赤足者姜汁浸一宿)乳香(研)麝香(研)白花蛇(項肉酒浸一宿炙)附子尖(生用各一分)上為末。煉蜜丸如蘿卜子大。量人大小用薄荷熟水研下一丸至五丸。或十丸。
要出汗。以桃柳
治破傷風。
天麻(一兩)雄黃半夏川烏草烏(各半兩)上為細末。加麝香少許。每服三錢。
正發時酒調服。汗出為效。勿令見風。忌發等物半月。一方無半夏。
白散子治破傷風。止疼生肌。滅瘢痕。
牡蠣(三兩研)寒水石(一兩半火)南星(炮)白僵蠶(炒去絲嘴)龍骨(以上三味各一分)上細研為末。摻瘡口。避風將息。勿令著水。又蟬蛻為末。摻瘡口。
治破傷風。背急口噤。身強直。
(出旅舍方)草烏頭(微炮末)防風(末)雄黃(研各一分)牛黃麝香(研各半分)上再研勻。每服一字。溫酒調下。如口噤以物拗開。熱湯調下半錢。神效。
鹿角霜丸
(出圣惠方)
治破傷風。角弓反張。及諸風。
鹿角(一斤以桑柴火及炭火燒搗為末又以漿水和作圓再燒如此九遍成霜)蛤粉(五兩)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麝香(一兩細研)瓷藥(七兩搗羅為末研令極細)上搗羅為末。
更研令極細。煮糯米飯和搗二三百杵。丸如彈子大。一丸分作兩服。不計時候。以溫酒磨下。
烏頭丸治破傷風。
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鹽(半兩)桑根白皮(一兩銼)灶突內煤(一兩)面(半兩)上搗羅為末。以濃醋和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于破處用醋研破一兩丸封之。如無風。三五日其瘡便可。如有毒。即出卻黃水便瘥。
治破傷風。口噤筋脈拘急。不知人事。宜服此方。
(出圣惠方)天南星(一兩炮裂)干蝎(一兩微炒)水銀(一兩入少棗內研令星盡)干姜(半兩炮裂銼)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上搗羅為末。用棗瓤和丸如綠豆大。不拘時候。以溫酒下十丸。
急風散
(出和劑方)
治久新諸瘡。破傷中風。項背強直。腰為反折。口噤不
語
。手足抽掣。眼目上視。喉中沸聲。及取箭頭。
丹砂(一兩)麝香〔一兩(分)研〕生烏頭(同草烏一處為末一分)草烏頭(一兩一半生用一半以火燒存性以米醋內淬令冷)上為細末和勻。破傷風。以酒一小盞調半錢。神效。
如
辰砂奪命丹
(出儒門事親書)鳳凰臺川烏頭(生各二錢)麝香(少許)朱砂(少許)上為細末。棗肉和為丸。
如彈子大。朱砂為衣。鰾酒送下。量病患虛實加減用之。小兒半丸。以吐為度。不止。以蔥白湯解之。
蜈蚣散
(出儒門事親書)
治破傷風。
蜈蚣頭烏頭尖附子底蝎梢(四味各等分)上為細末。每用一錢(字)或半錢(字)。
熱酒調下。如噤了牙關。用匙尾斡開灌之。調服半錢。卻將藥貼箭瘡上。一方用生烏頭。
治破傷風將欲死者。
(出濟生拔粹方)川烏頭(生)天南星(生)半夏(生)天麻(去蘆頭各等分)上以童男子小便三升。隔夜浸藥。明日煎取一大升。空心溫服。分為三服。進次服。調檳榔末三錢。約如人行十里更一服。丈夫病婦人煎。婦人病丈夫煎。合藥時。忌孝子孕婦病患。及腥穢物、雞、犬等。仍忌油膩、濕面、生冷、硬物。服至一二劑即吐出蟲子。或泄瀉。更不須服余藥。若未吐利即當盡服。病在上即吐。在下即利。皆出蟲如馬尾人發即瘥。能逐諸疾。若五臟虛弱。魂魄不安。即以白茯苓湯補之。
白茯苓湯
白茯苓(一錢)人參(三錢)遠志(三錢去心)龍骨防風(各二錢)甘草(三錢)犀角末(五錢)生地黃(四錢)大棗(七枚)麥門冬(去心四錢)上以水二大盞。煎作八合。
分三服。溫服。如人行五里一服。仍避風寒。苦覺未安。隔日更作一劑。以上兩藥須連服之。
羌活防風湯
(出保命集)
治破傷風邪初傳在表。
羌活防風川芎本當歸芍藥甘草(各四兩)地榆細辛(各二兩)上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七分。熱服無時。量緊慢加減用之。如熱加大黃三兩。大便秘加大黃一兩。緩緩令過。熱甚更加黃芩二兩。
白術防風湯
(出保命集)白術黃(各一兩)防風(二兩)上咀。每服七錢。水一盞半。煎一盞。溫服無時。
如破傷風。臟腑秘小便赤。用熱藥自汗不休。故知無寒也。宜連下之。先用芎黃湯三二服。
后用大芎黃湯下之。若汗多惡風甚者。加桂枝一二錢匕。
芎黃湯
(出保命集)川芎(一兩)黃芩(六錢)甘草(二錢)上咀。每服五七錢。水一盞半。煎一盞。溫服無時。三服即止。再用下藥。
大芎黃湯
(出保命集)川芎(五錢)羌活黃芩大黃(各一兩)上咀。根據前煎服。宜和為度。
羌活湯
(出保命集)
治風。半在表半在里。
羌活菊花麻黃川芎白茯苓防風石膏前胡黃芩蔓荊子細辛甘草枳殼(各一兩)薄荷白芷(各半兩)上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生姜五片。同煎至一盞
防風湯
(出保命集)
治破傷風。同傷寒表證未傳入里。宜急服此藥。
防風羌活獨活川芎(各等分)上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溫服。
后宜調蜈蚣散大用。
蜈蚣散
(出保命集)蜈蚣(一對)鰾(五錢)左盤龍(五錢炒煙盡用)上為細末。用防風湯調下。如前藥解表不已。覺直轉入里。當服左盤龍丸。服之漸漸看大便硬軟。加巴豆霜服之即愈。一方無左盤龍。
左盤龍丸
(出保命集)
治直轉在里者。
左盤龍(炒)白僵蠶(炒)鰾(炒各五錢)雄黃(一錢研)上為細末。燒飯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溫酒下。如里證不已。當于左盤龍丸。內一半末加入巴豆霜半錢。燒飯為丸如梧桐子大。同左盤龍丸一處。每服加一丸。漸加至利為度。若利后如若搐不已。亦宜
羌活湯
(出保命集)羌活獨活地榆防風(各一兩)上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
如有熱加黃芩。有涎加半夏。若病日久氣血漸虛。邪氣入胃。全氣養血為度。
養血當歸地黃湯
(出保命集)當歸地黃芍藥川芎本防風白芷(各一兩)細辛(五錢)上為粗末。
水煎服。
治破傷風。手中戰掉不已者。
朱砂(別研)南星(姜制)獨活(去皮各二錢)人手足指甲(燒絕煙六錢)上為細末。分作三分。酒調服之立效。
治破傷風
魚鰾(二兩燒灰)全蝎(七個)江子(五粒燒灰)筋聚(不以多少燒灰)上為細末。每服一二錢。用好酒調下。
天南星散
(出楊氏家藏方)
治破傷風游入四肢。口不能語。及四肢強硬。
蜈蚣(一條全去頭足炒黃)天南星(生用)防風(生用)草烏(去皮尖生用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熱酒調下。不拘時候。
雄黃散
(出保命集)
治破傷風。
南星〔一(三)錢〕半夏(五錢)天麻(五錢)雄黃(二錢半)上為末。每服一錢。以酒調下。有涎于藥中可加大黃下之。
地榆防風散
(出保命集)
治破傷風中風。半表半里。頭微汗。身無汗。不可
發
汗。宜服。
地榆防風地丁馬齒莧(各等分)上為末。米飲下三錢。
白術湯治破傷風大汗不止。筋攣搐搦。
白術干葛(一兩)升麻(二兩)黃芩(半兩)上為細散。水二盞。煎一盞服。
治破傷風
(出儒門事親書)烏梢蛇頭(尾)(一個)兩頭尖(四個)全蝎(四個)上為細末。另用鍛石五升。
柴灰五升。沸湯五升。淋灰水澄清。下藥熬之。鐵鍋器內攪成膏子。如稠用唾津調。先用溫漿洗凈瘡口。后涂藥。實時藥行吐黃水一日。以新水漱口即愈。
玉真散
(一名奪命散一名防風散出三因方)
治風自諸瘡入。破傷風及金刃
傷。
打撲傷損。
天南星防風(各等分)沒藥(半兩另研)上為細末。破傷風以藥敷貼瘡口。然后以溫酒調下一錢。如牙關緊急。角弓反張。用藥二錢。童子小便調下。或因斗毆相打內有傷損。
以藥二錢。溫酒調下。打傷至死。但心頭微溫。以童子小便灌下二錢。并進三服。天南星為防風制服之。不麻。出黃水盡為效。一日一次換。一方無沒藥。或以醋作靨急貼瘡上。一方用清油調涂瘡上。昔張知府宰清流日。以此二方授直聽醫者。救欲死者數人。凡居官者不可無此二方。極效。
治破傷風口噤身強直
(出海上名方)藿香草烏頭(生用去皮尖)黃上等分為細末。每服一字。至半錢。熱酒調下。
后用藥貼瘡口。
治破傷風
白芷南星防風上各等分為末。干摻瘡口。亦可水煎服之。
神應丸
(一名救命丹)
治緊急破傷風。身體沉重。或角弓反張。搐搦不省人
事
。
半夏(一兩半)草烏頭(三兩)巴豆(一兩去殼并生用)上為細末。好棗四兩。
換水煮爛剝去皮。同藥搗成劑。丸如蓮子大。緊者無灰酒磨一丸。慢者半丸。吐涎或瀉勿疑。輕者不須服。更審量老幼歲數虛實加減之。
天南星丸治破傷風牙關緊急。口噤不開。口面斜。肢體弛緩。
天南星(一枚及三分者炮)地龍(五條醋炙)土虺蛇(一條去頭尾腸皮骨醋炙)上為末。醋煮面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至五丸。生姜酒下。稀蔥粥投。汗出即瘥。昔宮使明(名**)
干蝎丸治破傷風。
干蝎(酒炒)天麻(各半兩)蟾酥(二錢湯浸化如稀糊)上將二味搗羅為末。用蟾酥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丸至二丸。豆淋酒下。甚者加三丸至五丸。
定命散治破傷風。項頸緊硬。身體強直。
蜈蚣(一條全者)白花蛇(項后取)烏蛇(項后取各二寸酒洗浸去皮骨并酒炙)上為細散。每服二錢匕。至三錢匕。煎酒小沸調服。
守宮丸
(出圣惠方)
治破傷風。身如角弓反張。及筋脈拘急口噤。
守宮(炙干去足七枚)膩粉(半分)天南星(一兩酒浸三日爆干以上二味搗為末)上同研勻細。薄荷面糊丸如綠豆大。每服斡口開。以酒灌下七丸。有汗出得解。更與一服。再汗即瘥。一方加白附子一兩。煉蜜為丸。守宮一名辟宮子。
烏頭散治破傷風發熱頭痛。惡心煩悶。
草烏頭(生用去蘆頭)白礬(生用)蜀椒(去目并閉口者生用各一分)上為細末。
瘡口未合。以津唾調涂。覺清水出是效。
三味追風散
烏頭(生去皮臍一枚)雄黃(研一分)麝香(研一分)上為細散。每服一錢匕。
以溫酒調下。
銀花散治破傷風。打撲內損。
天南星(大者半生半炮)白附子(半生半炮)防風(去蘆頭各等分)上為細散。
每服二錢匕。重者童子小便調下。稍輕熱酒調下。如外傷用此藥貼瘡口。仍根據法服之。如破傷風先以小便溫洗瘡口。次用藥干貼追出風毒立愈。勢稍惡口噤者。亦童子小便調。斡開口灌之。
如斗打至死。但心頭微暖者。并灌二服即活。常須合下以備急用。
天南星散治諸般風。及治撲損傷中風。
天南星雄黃烏頭尖(各等分)上同研為細末。干摻上。或揉微破敷之。
治破傷風。無問表里。角弓反張。
地膚子(炒八錢)秋蟬(二個)麝香(少許)上為末。酒調服。每服二錢。
雄黃散
(出保命集)
治破傷風牙關緊急。
草烏頭(去皮)防風(為末)雄黃(別研)上等分。每服一字。熱酒調灌之。亦治洗頭風噤了牙關者。如破傷風身體強硬。更用天南星二兩。防風一兩。為末。先以熱小便洗瘡貼之。有紫汗出效。一方。里和可服。里不和不可服。
治破傷風
(出神效方儒門事親)白芷(生用)草烏尖(生用去其皮各等分)上為末。每服半錢。冷酒一盞。入蔥白少許。
同
治破傷風見血
(出濟生拔粹方)半兩當歸。蝎二錢。合來捶碎酒同煎。直須軟爛連吃。一切傷瘡保萬全。
香膠散
(出三因方)
治破傷風。口噤強直。狀如中風。
魚膠(燒七分留性)麝香(少許)上為細末。每服一二錢。用酒調下。如不飲酒只用米湯調下。又一方。以蘇木煎調下。
麝香散治破傷風。
麝香(研)干蝎〔各一(二)分〕上為末。敷患處。令追風速愈。
生大豆治破傷風。神效。
黑豆(四十個味甘辛)朱砂(二十文)上同研為末。以酒半盞。調一錢(字)下。
辟宮子丸
(出圣惠方)
治破傷風。身體拘急。口噤。眼亦不開。
辟宮子(一條一名守宮酒浸三日曝干搗羅為末)膩粉(半分)上同研令勻。以煮槐膠和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拗口開。以溫酒灌下七丸。逡巡汗出瘥。未汗再服。
治破傷風
(出儒門事親書)病患耳塞。并爪甲上刮末。唾津調涂瘡口上立效。無瘡口者難用。
又方
用白面燒鹽各一撮。新水調涂瘡上。
又方
用蝦二兩半。切爛為泥。入花椒一兩。同酒炒熟。再入酒二盞半。熱服之。如重車行五里地。通身汗出。神效。
治破傷風腫方
(出千金方)取杏仁研為膏。濃涂患處。仍燃麻燭遙炙之。
治因瘡腫痛者。皆中水中風寒所作。腫入腹則殺人方。
(出千金方)溫桑灰汁漬。冷復溫之。常令熱。神效。
治破傷風欲死者
用蜈蚣碾為細末。搽牙吐去涎沫立瘥。
治破傷風
(出瑞竹堂方)無問新舊鍛石。驗瘡大小盡干涂之。不須封裹神效。
治破傷風。迷悶不省人危急者。但氣絕心腹溫可治。
用避陰槐樹枝皮。旋用刀刻取一塊。連粗皮在外安在破傷處。用艾蘸于槐皮上灸百炷不妨。如瘡口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然后用火摩。不拘時候。
又方
(出瑞竹堂方)
治緊急破傷風。
用黃蠟一塊。以熱酒化服之立瘥。與前玉真散一對連用。
牡蠣散
(出三因方)
治破傷風口噤強直。
以牡蠣取末粉敷瘡口。仍以末二錢。煎甘草湯調下。
獨圣散治破傷風。
用蘇枋木不拘多少。搗羅為細散。每服三錢匕。酒調服之立效。一方用巴豆七粒。碎同用。
必效散治破傷風。身項強硬。不知人事。兼治打撲損傷。
(一名海神散)用鰾膠白色者不拘多少。于新瓦上用炭火爆焦黑色為度。搗羅為細散。每服三錢匕。熱酒
急風散治破傷風。腰背反折。項強直。牙關緊急。
用草烏頭不拘多少。用釅醋煮十余沸。漉出曝干。如此十遍為度。搗羅為細散。每服一錢(字)。溫酒調下。
白僵蠶散治破傷風。身腫牙關不開。
用白僵蠶直者。不拘多少。生研為末。每用以生姜自然汁調。以雞翎于瘡口掃之。勿令干。斯須腫拓皮皺為效。仍用生姜汁調半錢匕服。一方治癮疹及大腸風秘。以酒調服之。一方治風痰。生姜汁一茶腳。溫水調灌之。
治破傷風
用燈心草爛嚼和唾貼之。以帛裹血立效。
治狗咬破傷風
以人參不拘多少。桑柴火上燒令煙絕。用盞子合。研末摻瘡上立效。
治破傷風
用大黃末一兩。加干大糞作三服。以好酒服之。以利三五行為度。
治破傷風。瘡口作白痂無血者。殺人最急。治之。
用雄雀糞。直者研細。熱酒調半錢服之。
舒筋法治破傷后。筋攣縮不能伸。他病筋縮亦可用。
以大竹管長尺余。鉆一竅。系以繩掛于腰間。坐貼舉足搓袞之。勿計工程。久當有效。
此方出夷堅志。言之有理。曾試自有效。
治破傷風
黃明膠燒存性。調二錢。以好酒調之。
追風散治破傷風。
蟬蛻(去土不以多少)上件為細末。摻在瘡口上。毒瓦斯自散。
治破傷風
燒鰾三錢為灰。熱酒調下。口噤挑開灌下。一方入麝香少許。
又方
生天南星一個。為細末。水調涂四面。水出為效。
赤散子治破傷風。
雄黃(少許)草烏頭(四個)天南星(十個)上為細末。患者看瘡口大小。以新水調涂之。用紙覆面蓋。如瘡忍痛即以半夏散治之。
半夏(半兩)黑附子(半兩)天南星(半兩)蟬殼(三十個)藿香(少許)烏蛇(一分取肉炙)上件六味同為末。每服一(字)錢。豆淋酒調下。如瘡上忍痛即并吃三服立效。如不
蜈蚣散
蜈蚣(一對)鰾(五錢)左盤龍(五錢炒煙盡為度野蛤糞是也)上件為細末。每服一錢。清酒調下。治法根據前和用。里和至愈可服。但有里證不可服。次當下之。前蜈蚣散四錢。
巴豆霜半錢。燒飯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丸。漸加六七丸。清酒調蜈蚣散少許送下。以宣利為度。內外風去。可常服羌活湯緩緩而治。不拘時候服之。羌活湯者。治半在表半在里也。
治一切破傷風。水毒腫痛不可勝忍。
用麝香末一(字)錢。納在破傷瘡口中。用舊罩翠紙裹定。取出盡膿水便效。
朱砂丸治破傷風。目瞪。口噤不語。手足搦搐。項筋強直。不能轉側。發則不識
人。
朱砂(研)半夏(洗)川烏頭(各一錢)雄黃(五錢)鳳凰苔(三錢)麝香(少許)上為細末。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或二丸。冷水下。以吐為度。
天麻丸治破傷風。
天麻(三錢)川烏頭(三錢去皮生用)草烏頭(一錢半)雄黃(一錢半)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溫酒送下。不拘時候。
立效散治破傷風。及沐發中風極效方。
上以亂發如雞子大。無油器中熬焦黑。研為末。以好酒一盞沃之。何首烏末二錢。同攪候溫灌之。下咽喉過一二刻。再灌立效。
除風破血
以草石蠶浸酒服。草石蠶生高山石上。根如箸。上有毛。節如蠶。葉似卷柏。
治破傷風
防風天南星上二味等分為末。每服三二匙。童子小便五升。煎至四升。服愈即止。
治破傷風入瘡強直。
天南星防風上等分為末。以醋調作靨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