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為進一步加強合同格式條款監督管理,有效遏制消費領域“霸王條款”現象,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省市場監管局邀請法律專家團隊對房屋裝修、二手車交易及校外培訓機構等行業200余條不公平格式條款進行評審,并于近日向社會公布10條典型不公平格式條款,提醒消費者切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據了解,企業經營者利用合同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成了消費領域人民群眾和消費者反映較為突出的熱點和焦點問題。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近期重點針對房屋裝修、二手車交易及校外培訓機構等行業中的典型不公平格式條款,開展評審和集中規范整治。
為進一步加強合同格式條款監督管理,有效遏制消費領域“霸王條款”現象,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省市場監管局邀請法律專家團隊對房屋裝修、二手車交易及校外培訓機構等行業200余條不公平格式條款進行評審,并于近日向社會公布10條典型不公平格式條款,提醒消費者切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據了解,企業經營者利用合同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成了消費領域人民群眾和消費者反映較為突出的熱點和焦點問題。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近期重點針對房屋裝修、二手車交易及校外培訓機構等行業中的典型不公平格式條款,開展評審和集中規范整治。經初步篩選面向社會公布涉及房屋裝修、二手車交易及校外培訓機構等行業10條典型不公平格式條款,提醒消費者切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公布的不公平格式條款包括:利用未支付工程尾款規避保修義務、規避按期竣工責任、縮短保修期限;以合同條款規避質量保證責任、規避經營者義務;經營者以現場驗收為由免除質量保證責任;宣傳內容與合同條款不一致;利用格式條款免除經營者安全保障義務、避免經營者退款義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