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在參加完全省開發區2021年第一期“三個一批”活動集中簽約儀式之后,華遠國際陸港集團便和浙江海港集團立即啟動“一帶一路”晉浙物流大通道建設暨“中鼎物流園—寧波舟山港”鐵海聯運班列首發儀式,實現現場簽約、立即啟動、當下運營。華遠國際陸港集團朝著既定的打造國內現代物流產業旗艦勁旅的目標奮蹄揚鞭,奔向遠方。
國資國企改革事關山西轉型綜改全局,事關山西國企長遠健康發展。華遠國際陸港集團是我省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縮影。去年以來,我省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大刀闊斧,以深化國資監管體制改革為牽引,推動國資國企改革實現重大突破、根本突破。目前,此輪省屬國企戰略性重組基本完成,催生出能源產業“雙航母”和一批新興產業旗艦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加快恢復向好,國有經濟加快從“一煤獨大”到“八柱擎天”轉變。
新一輪省屬企業戰略性重組收官,催生出能源產業“雙航母”和一批新興產業旗艦企業
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6月份以來,省屬企業生產經營加快好轉,指標逐月修復,呈現行進平穩、穩中有升態勢。2020年1—11月實現利潤171.87億元,主要指標降幅連續收窄,9月實現利潤40.3億元,同比增長13.7%,創下歷史單月最高,也是2020年以來首次實現月度利潤正增長。
省屬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加快恢復向好的背后,得益于我省新一輪省屬企業戰略性重組的有力支撐。改革重組有力促進了效益回升,同時效益回升也為改革重組創造了難得的寬松環境。目前,此輪省屬企業戰略性重組已塵埃落定,國有企業脫胎換骨、面貌一新,國有資本布局更趨優化。
“我們以提高企業質量效益為中心,圍繞優化布局、轉型升級、提效增效、‘六新’突破等重點領域開展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舉措,已取得初步成效。”省國資運營公司戰略規劃部部長劉巍表示,改革效應正在逐步轉化為轉型效能和企業效益。
國資國企改革,是決定山西轉型前途的關鍵一招。優化國有資本布局,則是關鍵中的關鍵。2020年以來,省委省政府把專業化戰略重組作為推動省屬企業轉型發展蹚新路的重中之重,采取更名重組、整合新設、聯合重組、吸收合并、分立設立、調整充實等方式,集中實施了15個領域的改革重組,將省屬企業數量從28家調整至19家,催生出能源產業“雙航母”和一批新興產業旗艦企業,國有經濟加快從“一煤獨大”到“八柱擎天”轉變。
此輪戰略性重組,從去年4月成立華遠國際陸港集團起,到10月30日晉能控股集團掛牌止,只用了6個月時間,涉及資產達2.6萬億元,占省屬企業資產總額的近80%,重組的速度、深度、廣度、力度史無前例。“能源產業‘雙航母’領航格局已經形成,作為傳統產業必將為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育成長,給予堅強的支撐,為轉型出雛型贏得時間和空間。”晉能控股集團黨委專職副書記、副董事長劉敬表示。
以深化國資監管體制改革為牽引,推動我省國資國企改革實現重大突破、根本突破
唯有不斷改革,方能抓住機遇贏得先機,實現直道沖刺、彎道超車、換道領跑。我省國資國企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面臨最后窗口期,必須敢于涉險灘、敢于啃硬骨頭。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拿出專門篇幅,對國資國企工作進行集中部署,首次提出了“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并對國資國企工作提出“三個深化”“三個加快”等系統性要求,這為我省省屬企業改革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著力從“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牢牢把握市場化、法治化、專業化的改革取向。2020年4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山西國資國企改革再出發,省委書記樓陽生進一步強調,以深化國資監管體制改革為牽引,推動國資國企改革實現重大突破、根本突破。
按照新的改革方略,我省率先深度改革國資監管體制。根據“分級授權、厘清職責、品字架構”的改革總體要求,省國資運營公司被定位為特殊機構,代表“市場之手”,履行出資人管資本職責,切實承擔起了山西國有資本“進退留轉保”的職能,推動國有資本優化布局、戰略重組、創新體制、服務轉型,實現了從“管企業”向“管資本”的戰略轉變。
2020年10月13日,省國資運營公司召集會議,向金融機構通報國企改革重組情況,相關涉改省屬國企與30家銀行或證券公司開誠布公,進一步加強銀企溝通,提振金融機構投資信心;2020年10月26日,山西省屬企業94個“騰籠換鳥”項目集中亮相杭州,現場簽約31.2億元;2020年11月上旬,省國資運營公司組織部分省屬企業和金融機構赴上海等地有關企業考察調研,學習借鑒先進理念和模式,積極推動發達地區優秀企業、先進模式落戶山西……
我省國資國企重點領域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為騰挪更多的資金投向“六新”領域,2020年的“騰籠換鳥”資金完成150.1億元,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為國資國企改革發展騰出了新空間,換出了新動能;為破解省屬企業機構多、層級多、冗員多、效率低等問題,在全國先行先試開展國有企業“六定”改革,省屬企業集團總部機構、員額分別壓減40%和72.14%;同時,市縣國資國企改革也全面提速。
破解結構性、體制性、素質性矛盾,國有經濟加快從“一煤獨大”到“八柱擎天”轉變
在去年12月召開的2021年度全國煤炭交易會暨中國太原煤炭交易大會上,首次亮相全國性大會的晉能控股集團,共簽訂中長期購銷合同13.75億噸。使得此次交易會成為創辦以來簽約客戶最多、簽約量最大的一次會議,充分展現了晉能控股集團新形象、山西國資國企改革新成果。
長期以來,由于“一煤獨大”的結構性矛盾、“一股獨大”的體制性矛盾、創新不足的素質性矛盾錯綜相連,與國有企業粗放管理、經營的問題相疊加,導致國有企業同質化問題嚴重,市場競爭力和話語權普遍不強。重塑山西國企的競爭力和話語權,始終是省委省政府謀劃的重中之重。
山西要實現轉型發展,首先要做優做綠能源產業。重組后的晉能控股集團是全球第三、全國第二大煤炭企業,集團資產總額達到了1.11萬億元,煤炭產能近4億噸,電力裝機容量3800萬千瓦,煤機裝備制造資產規模368.65億元;重組后的山西焦煤集團資產總額達4416.4億元,煤炭產能約2億噸,目標是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煉焦煤和焦化企業。
除做強能源產業“雙航母”,山西還要做強做大特色優勢產業。1月6日,在平定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國陽泉時尚科創產業城項目建設現場,開挖地基、平整場地,施工車輛往來穿梭,一派繁忙景象。該項目瞄準新材料領域,由陽泉市政府、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山東如意集團三方合作投資建設,欲打通現代煤化工全產業鏈,是目前全國唯一從煤炭原料到終端產品的新材料鏈式產業項目。據悉,項目從前期策劃到奠基開工,僅用了不到3個月時間。目前項目建設正快速推進。
由陽煤集團更名設立的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被賦予新使命,專攻新材料產業。此外,新設立的潞安化工集團加快推動我省傳統煤化工向現代煤化工轉變,重組后的山西建投集團資產質量、資本實力明顯提升,圍繞“六新”加快轉型,發揮出我省建筑行業領頭羊的作用。
我省還著力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化提升公共基礎產業。組建或重組華艦體育、神農科技、云時代、萬家寨水控集團、華新燃氣等一批承載轉型使命的新興產業旗艦企業。
改革潮正涌,奮進正當時。站在“十四五”轉型出雛型開局之年的新起點,推進國資國企改革不停頓、不止步,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明的金光大道堅定前行,按照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不懈奮斗,山西國資國企改革一定能改出一片新天地,為全省轉型綜改提供更強有力支撐、注入更強勁動能。(劉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