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發明塑料以來,塑料制品的使用日益廣泛,給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方便。但與此同時,塑料污染問題也日益嚴峻,成為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熱點環境問題。如何在方便生活與保護環境之間尋找平衡,成為全世界面臨的共同議題,也是我們每一個人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許多人對“白色污染”還缺乏認識。具體來講,“白色污染”給生態造成的危害可以從以下方面來說:
第一、侵占土地過多。塑料類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時間長,一般可達200——400年,有的可達500年。

第二、污染空氣。塑料、紙屑和粉塵隨風飛揚。

第三、污染水體。河、海水面上漂著的塑料瓶和飯盒,水面上方樹枝上掛著的塑料袋、面包紙等,不僅造成環境污染,而且如果動物誤食了白色垃圾會傷及健康,甚至會因其在消化道中無法消化而活活餓死。

第四、火災隱患。白色垃圾幾乎都是可燃物,在天然堆放過程中會產生甲烷等可燃氣,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災事故,時常會造成重大損失。

第五、白色垃圾可能成為有害生物的巢穴。它們能為老鼠、鳥類及蚊蠅提供食物、棲息和繁殖的場所,而其中的殘留物也常常是傳染疾病的根源。




《生態中國 城市立體綠》


《低碳環保科普圖書 下冊》


《清潔能源 地熱》


《水的秘密》


《百草傳奇 大自然的藥物寶庫》


— 識別二維碼,常有書相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