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婕
(江都區圖書館, 江蘇江都225200)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社會合作;少兒閱讀推廣
摘要:公共圖書館與社會合作開展少兒閱讀推廣,在培養少兒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提高少兒素質教育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我國少年兒童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對我國社會各界合作開展少兒閱讀推廣工作進行了回顧,結合多年實踐提出了館社合作開展少兒閱讀推廣的工作內容。
中圖分類號:G2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3)01-0135-03
收稿日期:2012-10-21
作者簡介:張婕(1968-),揚州市江都區圖書館館員。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共圖書館宣言》中提出:“公共圖書館的使命包括從小培養和加強兒童的閱讀習慣;激發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支持和參與各年齡群體的識字活動和計劃,在必要時,組織發起此類活動。”公共圖書館要充分發揮少年兒童的第二課堂作用,在少兒閱讀推廣活動中,不應僅局限于圖書館之中,而應更多地聯合社會各界,與各級政府、新聞媒體、出版銷售、各類學校、廣大社區和少兒家庭合作,開展館社合作推動少兒閱讀推廣工作[1]。江都區圖書館長期堅持與社會各界合作開展少兒閱讀推廣活動,在培養少兒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及提高少兒素質教育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現結合我館多年與社會合作開展少年兒童閱讀推廣的工作實踐,對公共圖書館如何開展這一工作,提出個人見解。
1我國少年兒童閱讀中存在的問題
1.1啟蒙教育存在誤區
兒童早期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培養,是少兒閱讀啟蒙教育的關鍵。但是在我國對兒童早期閱讀缺乏正確引導,2011年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借助《幼兒畫報》等幼兒雜志平臺,對全國正在養育幼兒的家庭進行了一次家庭閱讀調查,發現有65%以上的父母很少陪孩子閱讀,同時大多數家長不能理解少兒閱讀活動的正確含義,對兒童早期閱讀活動缺乏科學的認識,很多家長認為閱讀只是為了增加知識,在孩子年幼時期更傾向于給孩子灌輸各種知識,幫助孩子認識各種事物,幫助識字、學數字等,我們應該以培養兒童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為主。
1.2應試教育影響閱讀
在閱讀內容上,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中小學生的閱讀普遍存在“淺閱讀”和“功利化閱讀”的現象。中小學生課余時間往往被各種輔導班占據,可以自主利用的時間越來越少,有時間去看“作文輔導”、“習題解答”,沒有時間去閱讀那些對他們的心靈有“意味深長”養育作用的少兒文學書籍,更沒有時間去閱讀經典名著。應試教育不僅占據了孩子們大量課外閱讀時間,而且孩子們被考試、分數、作業等壓得喘不過氣來,應試教育對少兒閱讀產生了影響。
1.3網絡閱讀帶來沖擊
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網絡閱讀作為一種嶄新的閱讀形式已逐漸深入到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之中,給我們的閱讀方式帶來了深刻的影響[2]。由于網絡中信息的內容生動活潑和自由無拘,文字、圖片、動畫、音樂、電影、電視并存的多媒體閱讀方式充分調動了人們的各種感觀, 人們往往把網絡閱讀作為一種娛樂來享受,這種閱讀方式充分吸引著少年兒童的視野。但是網上信息發布具有很大的隨意性,沒有經過篩選,信息質量良莠不齊;禁毀小說、色情文學、暴力傾向和種種低級趣味的作品肆意粉墨上網。網絡閱讀猶如一把雙刃劍,在給少年兒童帶來各種豐富信息的同時,也給少年兒童帶來許多負面影響。
1.4閱讀缺乏正確引導
少兒讀物出版中,國內原創作品少,外國作品多;適合不同年齡段少兒的讀物少;少兒讀物質量良莠不齊。少年兒童處在身心發育的重要年齡段,求知欲望強但閱讀心理不成熟,閱歷尚淺,價值觀、世界觀還未最終形成,對圖書內容的判別和鑒賞能力不足,閱讀的目的性不明確,往往帶有盲目性。少兒閱讀推廣未產生整體效果,加之受影視作品的影響,有些少年兒童成了“武俠迷”、“言情迷”,甚至許多迷信、不健康的作品都成了孩子們的所愛[3],嚴重影響了少兒閱讀效果。
2社會各界合作開展少兒閱讀推廣回顧
閱讀要從娃娃抓起,全社會應該從培養國民閱讀習慣上下工夫,尤其是從少年兒童抓起。前蘇聯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變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由此可見,閱讀對少年兒童的成長十分重要。在現代社會,任何人都離不開閱讀,尤其是處在成長階段的少年兒童,閱讀是他們獲取知識、開闊視野、通向未來成功之路的最佳途徑。閱讀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學習方式,沒有閱讀,學習無從談起,因為每一門學問都從閱讀書籍開始。然而閱讀的推動,僅靠圖書館有限的資源和力量,是難以達成這一目標的,因而公共圖書館要與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緊密結合,尋求社會各界的支持,共同創造良好的少兒閱讀氛圍,確保少兒閱讀行動的有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