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紅麗
(渤海大學圖書館,遼寧錦州121013)
關鍵詞:編目數據;在版編目數據;正題名;責任者;分類號;主題詞
摘要:編目員所在編的每一本圖書實體中都有一個在版編目數據,它與編目數據有不同之處也有共同之處,如何將其中的相同和不同之處進行銜接,讓它們成為唯一的、標準的編目數據,更好地實現書目數據的共知和共享,是圖書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目標。
中圖分類號:G25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4)03-0078-02
收稿日期:2014-02-05
作者簡介:羅紅麗(1969-),渤海大學圖書館館員。
1對編目數據與在版編目數據的認識
編目數據也稱中文機讀目錄,英文China Machine-Readable Catalogue,簡稱CNMARC,編目數據也稱為CNMARC數據,編目數據是以代碼和特定形式記錄并儲存于計算機載體上,它的主要作用是用于識別書目數據,是數字化的目錄。它分為從0~9十個大的著錄塊,每個著錄塊又分為多個字段與子字段,它比較詳盡地記錄了每本圖書的詳細特征,其中除了由計算機自動生成的字段外,對圖書的正題名、作者、出版社、出版地、ISBN號、分類號、主題詞、叢編項等進行了詳細的描述。編目數據的產生和發展在我國已有20年的時間了,目前已被國內圖書從業人員所接受,隨著計算機在圖書館的廣泛應用,這種數字化的目錄已經代替了卡片目錄,使得書目數據更加廣泛地實現了書目數據的交換和使用,實現了編目數據的共知和共享。
在版編目數據是由印度的圖書館學家阮岡納贊提出并稱之為“出版前的編目”。中國科學院閻立中把“Cataloging in Publication”引入國內并譯作“在版編目”,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信息中心對在版編目數據制作與審核,在版編目數據包括著錄數據和檢索數據兩大部分,其中有著錄格式和國家的統一標準,有書名、著者、出版社、出版地、ISBN號、分類號、出版年、主題詞、叢編等項內容。在版編目數據是由出版社和新聞出版總署信息中心在圖書出版前進行的合作編目。
2對編目數據與在版編目數據的對比
2.1正題名
編目數據與在版編目數據的正題名大多都是相同的,只有少數不完全相同,這種圖書多數在外語考試、資格考試及公務員考試等圖書中。一般情況下這種情況的出現都是因為封面和題名頁的印制比較復雜,取舍時出現了分歧。
例1 題名頁為教師資格考試重點題庫詳解
(含歷年真題)
教育學(小學組)
(第3版)
在版編目數據題名為:教育學:含歷年真題,小學組。在國家圖書館下載的編目數據中有兩種題名形式,一是200 1 ¥a教育學¥i小學組。二是200 1 ¥a教師資格考試重點題庫詳解。Calis下載的編目數據是200 1 ¥a 教師資格考試重點題庫詳解。
例2 題名頁為9分
雅思真題長難句過關教練
在版編目數據題名為:雅思9分真題長難句過關教練。在國家圖書館下載的編目數據中題名是200 1 ¥a雅思真題長難句過關教練。
編目數據與在版編目數據出現了題名不同的情況,編目員在取舍時出現了幾種選擇,使得同種圖書出現不同數據的情況,影響了書目數據的標準性和唯一性。
2.2責任者
一般情況下正序的責任者基本沒問題,在倒序外國責任者的國別、中文譯名,古代責任者的朝代,題名頁沒有的信息而著錄又有需要時,在版編目數據是編目數據的一個重要的信息源。
2.3分類號
只有一個主題一般不會出錯,對交叉主題出現兩個類號時的取舍時容易出現問題。分類號的標引與主題的標引是互相對應的,在版編目數據中的分類標引往往與主題詞相對應,出現錯誤主要是印刷錯誤,未按規定細分、復分、仿分和“-”、“=”、“0”的加法等錯誤。《圖書館學研究》2011年第8期吳溢華在《印前編目可行性分析》中指出:在2,903種圖書中,分類錯誤462種,占16%。筆者在237種圖書中分類錯誤33種,占7.2%,分類號標引的錯誤主要分以下幾種。
2.3.1大類錯誤
例3 《智能傳感器原理設計與應用》
在版編目數據為IP212.6,這是個根本不存在的類號,下載的套錄數據是P212.6,這也是個錯誤的類號,此種圖書的正確類號應為TP212.6。在版編目的錯誤類號明顯是印刷錯誤。
例4《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理論與實踐》
在版編目數據只有632.3,沒有類號,顯然是印刷的錯誤而產生的。
2.3.2交叉類的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