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琪(宜昌市第二中學圖書館 湖北宜昌 443000)
[摘要] 中學時代是人生觀形成和健全人格養成之關鍵時期,中學圖書館是開展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和第二課堂,在中學教育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須緊緊圍繞教學和教改這一中心,大力解決經費不足、人手不夠等問題,加強其基礎設施建設,充實館藏,優化結構,配備既熟悉中學教育又熱心于圖書館事業的專門人才,提升服務水平。
[關鍵詞] 中學圖書館 素質教育
當今世界,大國博弈和國力競爭日趨激烈。教育在綜合國力的形成中始終處于先導性、戰略性、全局性的基礎地位,國力的強弱越來越取決于勞動者的素質,越來越取決于各類人才的質量和數量以及由此構建起來的整體人才體系。這就對培養和造就我國21世紀新一代國民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學教育教學必須主動適應這一全新的背景,完成從應試到素質教育的華麗轉身,作為中學教育有機體一部分的中學圖書館也必須直面新的挑戰,配合學校教學教改,主動出擊,優化館藏,改進服務措施,加強自身建設,把圖書館建成實施中學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和第二課堂。
1 素質教育與圖書館緊密聯系
1.1 素質教育的含義
素質教育,是以提高國民素質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圍繞三個面向,造就“四有”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素質教育強調學習科學文化與加強思想修養的統一,堅持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提倡讀萬卷書同時行萬里路,尊重個性充分自由發展,提倡多樣性共生互利相互包容,施教者與被教者教學相長。因此,中學素質教育應針對新形勢下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因材施教,培養他們堅忍不拔的意志、艱苦奮斗的精神、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1.2 中學圖書館與素質教育
中學圖書館是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的第二課堂。圖書館自產生以來就有教育職能,到了現代社會,教育的職能更明顯體現出來。圖書館富集的知識信息文獻,幾乎涵蓋了古今中外幾乎所有的學科門類,而各種層次、不同深度的讀物又能滿足不同讀者的閱讀需求。而且,在圖書館學習很少有條條框框限制,可以很好地滿足部分學生張揚個性塑造自我的強烈意識,他們可以不受束縛,根據自己的程度和需求進行閱讀。可見素質教育為圖書館提供了發揮知識寶庫功能的機遇,而圖書館反過來更好地促進素質教育的實施,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2 中學圖書館在素質教育的作用
具體說來,中學圖書館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有以下幾個方面:
2.1 圖書館為中學生提供自由學習自主學習、增知識長才干的嶄新天地
中學圖書館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寓教于樂、寓教于動,不強加學習者任何壓力和束縛,是學生自由學習的樂園。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程度、興趣和愛好來選擇圖書,滿足自己的求知欲。這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方式,積極主動的學習環境,往往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實踐能力,這是任何課堂教育都不能替代的。
2.1.1 圖書館豐富的藏書,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富貴資源
創造力是人類特有的一種本領,任何創造都離不開知識。知識豐富,有利于更多更好地提出創造性設想;有利于對設想進行科學的分析鑒別或簡化、調整、修正。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知識越豐富,產生創造設想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中學圖書館是國家創新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師生擴充知識儲備優化知識結構、涵養精神氣質提升道德情操、培養創新思維開展創造實驗的理想場所。在圖書館,借助其豐富的館藏,學生暢游在知識的海洋,吸取各種知識和思想,為未來的人生之路和創造之旅打下堅實的基礎。
2.1.2 圖書館為中學生提供迅速有效的信息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人類近30年來所各界的科學知識占有史以來的科學知識量的90%,而在此之前的幾千年所積累的科學知識僅占10%。英國技術預測專家詹姆斯·馬丁的預測結果也表明了同樣的趨勢,人類的知識在19世紀每50年翻一番,20世紀初是每10年翻一番,70年代是每5年翻一番,而近10年大約每3年翻一番,信息和知識就象產品一樣頻繁地更新換代,如果不能以最有效的方法獲取、分析和加工,就無法及時地利用這些信息。變化快是信息的重要特點,稍有延誤就會過時,失去利用價值。雖然人類現已進人數字化生存,但利用圖書館仍然是一種最直接最有效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途徑。圖書館作為文獻信息存儲和傳遞中心,對各種文獻進行的專業化選擇、收集、加工、整理、存儲、組織、管理、控制、轉化和傳遞,使各種科技知識得以濃縮提純而不失其本真,使圖書館利用者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繼續探索,使所有拓荒者始于前沿輕裝遠行。中學圖書館也具有同樣功效,通過文獻整序,編制書目、索引、文摘、專題資料匯編等方式幫助學校師生和其他員工在最短的時間內查找到最需要的資料掌握最急需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