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后,過了許多天,**徒的集群逐日在減少,有些人坐船返回,其他人分散開來,經不同的地方踏上了回程。這時,同國王留在耶路撒冷城的是:羅馬皇帝的總管康拉德;比安德拉泰的阿爾伯特;布洛瓦的斯蒂芬;勃艮第王公斯蒂芬;姓阿爾塔斯帕塔的奧托;布爾日的阿爾潘;福康貝格的雨果;呂西尼昂(Lusignan)的休;海斯泰爾特(Heestert)的鮑德溫;布魯塞爾(Brussels)的古特曼(Gutmann);佛蘭德斯內的阿爾斯特(Aalst)城堡的羅多爾夫(Rodolf);休·博通斯(Hugh Botuns);溫德克(Windeke)城堡的熱爾博(Gerbod);羅祖瓦的羅杰;其他眾多的貴族和卓越的騎士。這時,他們為了慶祝復活節,從所有地方**起來,在至愛之完全虔誠中,在豐富充裕中,快樂地慶祝了這段神圣的時光。
2.隨著圣靈降臨節[1] 的臨近,以及聚集在一起的**徒的銳減——有些是坐船,其他的是經陸路返回,一支無以計數的比以往都要龐大的埃及軍隊出現了。他們自阿什克倫行軍而來,一些人是坐船,其他人走陸路,攜帶著馬匹和大量的武器裝備。他們燒毀了距離拉姆拉城1羅馬里遠的圣喬治教堂,連同其中所發現的正帶著牧群和畜群從其面前逃走的所有人。事實上,他們毀掉了此地所有的莊稼,那是朝圣者不久前的辛勞,是整整一年的希望。就在這時,這座城市的主教羅伯特——一位至為虔誠的****——看到如此龐大的一支軍隊在用如此突然的火焰和劫掠蹂躪著此地,意識到在拉姆拉城被攻占后,他們就要前往耶路撒冷,進攻它的防御墻,將國王和**教人民一起圍困起來。于是,他立刻上馬,逃脫了敵人的進攻,率先趕到了耶路撒冷,告知國王:一支軍隊正從埃及趕來,并已然用火焰和劫掠燒毀了拉姆拉城所有的莊稼及臨近之地。
3.因此,在獲悉成千上萬的敵人已經趕來,要消滅大公教子民后,國王和他的兄弟公爵戈德弗里的整個家族,以及仍舊留在他身邊的其他貴族,立刻趕去武裝起來。大約有700人已然**了起來,穿上了鎖子甲,同國王一起,帶著喇叭、號角和紫旗,經王室大道向著敵人趕去。就在國王和他的人剛剛從山中出來的時候,薩拉森人、**人這些敵方的陣列,還有埃塞俄比亞人,正率著成千上萬的騎兵和步兵逼近這座山谷及拉姆拉極為寬廣的平原,意欲以此軍力重奪耶路撒冷,征服國王和**的信眾。
4.于是,國王和他的整個隊伍,看到敵人的陣列離得如此之近,就將對死亡的所有恐懼拋到了一邊,不顧性命,全體一致猛烈地沖入到敵人中,沖入到他們成千上萬的人當中,憑著軍力,穿透敵陣,憑著自己的武器展開了一場巨大的殺戮。正當這寥寥700人——確實是很小的一支隊伍,但都是杰出且非常英勇的戰士——以此方式,竭力用殺戮和毀滅來突破敵人的壁壘時,位于成千上萬異**中,勢不可擋的埃塞俄比亞人,用依照錘子的樣式以鐵和鉛制成的棍棒,向國王和他的人發起了攻擊。埃塞俄比亞人不僅攻擊騎士,還打擊馬匹,猛烈擊打它們的前額及肢體,造成重創,將其驅離了戰斗。余下的人包圍了這些杰出的人,以像無窮盡的從天而降的冰雹一樣的箭矢和投石不停地折磨著他們。直到最后,國王和所有人再無力為繼,轉身逃跑了。阿爾斯特的羅多爾夫、溫德克的熱爾博、阿韋訥的杰拉德、身材短小的杰弗里(Geoffrey)、公爵戈德弗里的內侍斯塔貝羅、里維拉(Rivira)城堡的伯爵霍斯托(Hosto)、普瓦圖土地上的阿勒馬扎(Almaz)的休、休·博通斯、巴森(Barson)的杰拉德,以及其余所有人,死于敵人中間。這些人當中,有50人向著拉姆拉奔逃出來,進了城門。康布雷(Cambrai)的利特哈德(Lithard)、羅祖瓦的羅杰、布永的菲利普(Philip)、海斯泰爾特的鮑德溫、拜爾蓋(Berga)的沃爾特、伯克的休,以及奎亞茲的阿多(Addo),逃往了雅法。在那里,10000名**徒與他們相遇,他們正急著去幫助國王。但是,在從這些人那里聽到了國王的不幸及他的人所受的毀滅后,他們逃回了雅法這座城市。
5.于是,這些人同逃跑的戰士進了城,關閉上城門,追擊他們的薩拉森人返回了同伴那里,用遍布拉姆拉城周圍的營地將拉姆拉城封鎖了起來。然而,國王因城市并不堅固感覺沒了活路,就僅僅在自己的一個扈從布魯利斯(Brulis)的休的陪同下,由城墻上的一處缺口出去,騎上賈澤拉,向著耶路撒冷的山區逃去。他徘徊了整整一個晝夜,漫無目的地行進著。直至最終,薩拉森人的絕大一部遇到了向著耶路撒冷前進卻迷了路的國王。于是,他被他們攔截了下來,無法逃入山中,受其追擊,受到重重壓迫,開始毫無目的地四處奔馳。于是,國王意識到自己無法逃到山中去了,在第二天破曉時,他依稀認出了路徑,撤往**徒的阿蘇夫城。盡管如此,沒多久他就被追擊者的箭矢射穿了鎖子甲,受了傷。整個晝夜他都在群山和偏遠之地中竭力掙扎著,直到最后,他站在了一片平原中,未得喘息,沒有食物,沒有馬匹的草料。他開始記起了地域和道路。就這樣,到了第二天早上,他進了阿蘇夫。在那里,作為封邑持有海法城的羅古斯(Rorgus)非常高興地接待了他,因為他原以為國王已然跟其他人一起喪了命。就這樣,國王從拉姆拉之圍,從薩拉森人的手中逃了出來,去了阿蘇夫。其他的人——康拉德、阿爾潘、布洛瓦的斯蒂芬、另一位勃艮第的斯蒂芬,以及所有著名的騎士們——為了防衛,進了拉姆拉的一座塔樓。
6.在第二天,薩拉森人,還有埃塞俄比亞人,摧毀了城市的城墻,憑借著強大的力量,他們開始用呈弧形的鐵制鶴嘴鋤猛烈地破壞、打擊那座塔樓。直到最后,這座塔樓被打了個洞,他們在其中點火,燃起黑煙,這樣一來,那些因炎熱和煙熏而被扼制、窒息的騎士,要么喪命,要么就得出來。但是,這些杰出的騎士們,寧可選擇光榮御敵、被殺死,也不愿選擇這般悲慘的窒息而亡。在第三天,在懇求耶穌之名及他的恩澤后,他們出來了,面對面地同薩拉森人激烈地戰斗著,用極多的血,以及對敵人的殺戮為自己的性命報了仇。康拉德勇武無雙,用寶劍大肆屠戮了薩拉森人,直到在場的所有人都驚詫不已、感到恐慌為止;他們撤開,離他遠遠的,停下手來,要求他停止駭人的殺戮,為了活命,接受他們伸出右手發出的誓約。這樣的話,他就會被交予埃及國王,只要國王的憤怒平息了,這樣著名且令人驚嘆的騎士就會在其眼中尋得好感,在鐐銬之后,就能獲得獎賞。事情就這樣做了。阿爾潘同樣被俘,保住了性命,因為在那里,靠著誠實的證人,人們得知,他曾經是希臘皇帝的騎士。其余所有人,連同至高的王公——斯蒂芬及另一名斯蒂芬——皆被斬首于此。
7.同時,這三天國王留在了阿蘇夫,聽聞了事情的結果。然而,這樣殘酷的消息傳到了耶路撒冷,令所有居住在那里的人都極度驚恐,整座城市都陷入了悲痛和慟哭之中。因為,所有人的心都因恐懼而變得脆弱,開始變得畏縮,以至于,若非一個出身于布魯塞爾,叫古特曼的人勉強逃脫出來,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安慰,并反復告誡他們,在知曉國王鮑德溫是否仍舊在世之前不要輕易從城市離開,他們就準備在晚上,在黑暗中,從這座城市離開了。終于,在不久之后,消息傳來:國王仍舊是安全的。在聽到這個消息后,所有人都歡欣不已,受到了鼓舞。于是,從這以后,每天他們都分散在防御墻上,保衛這座城市免受薩拉森人的攻擊。薩拉森人帶著其勝利的傲慢,成群結隊地趕到這里,持續不斷地挑釁**教市民。
8.在這些人被斬首,而康拉德和阿爾潘接受了薩拉森人右手的誓約,被帶到阿什克倫城羈押起來后,梅拉尤斯和埃及所有的權貴,憑借著巨大的力量及強大的軍隊,動身前往雅法城。薩拉森人使用了一臺非常巨大的裝置,還投射石頭,進行著軍事打擊,困扼著在城內的人們。因為熱爾博與國王相像,他們就砍掉了熱爾博的頭和腿,給它們穿上了貴重的紫布制成的鞋子和衣服,將它們展示給城市的守衛者看,聲稱這些頭和腿是國王鮑德溫的。薩拉森人極力催促居民從城里出來,屈服于埃及國王的權威,肢體可被保全,性命無憂。**徒確實以為遠處所展示的真是國王的頭和腿,感到極度絕望,互相商議,要帶著自己所有的東西從海上離開,靠著船得救。在這些天,國王鮑德溫的王后,他的妻子,就在這座雅法城內。她也因以為摯愛的國王已經死了而恐懼和悲痛,驚呆了,也想同其他人一起逃走。
9.然而,在過了7天之后,國王離開了阿蘇夫,乘上了一條通常被稱為雙桅帆船的船只,英格蘭王國的一個海盜,戈德里克(Godric)同他在一起。國王帶著少量的人,徑直向著雅法航行而去。他將旗幟固定在矛上,升在空中,以映照上陽光。這樣,**教市民在認出他的標志后,就能確信國王還活著,就不會輕易地被敵人的威脅嚇住,以至于難堪地逃走,或者被迫投降。因為,他知道,他們正因自己的性命和安全而感到非常的絕望。然而,薩拉森人看到,并認出了他的標志,就在他們海上圍城的地方,以20艘大帆船和30艘通常被稱作“卡茲”的艦船去迎擊他,想要包圍國王的雙桅帆船。但是,靠著上帝的幫助,在薩拉森人的對面,海浪洶涌澎湃,阻擋著他們,而國王的雙桅帆船則在暴風雨中經由一條直接、迅捷的航道溜了出來,疾馳而去。在躲避開了敵人后,突然間,他到達了當下被稱為雅法的約普港。在這條小船上,國王用弓擊中、打傷了6名薩拉森人。于是,國王進城后,就在他毫發無損地立于所有人的眼前時,所有哀悼著的人的精神重新振奮了起來:剛剛還一直在為他的死而悲痛的人們,現在喜極而泣。因為,**徒的首領和國王,耶路撒冷的王公回來了,仍然活著,沒有受傷。
10.在正午時分,國王立即上馬,帶著6名非常杰出的騎士從城門出去,去挑釁正在圍困的薩拉森人,并向所有人表明,他仍舊活著,且安然無恙。因此,在知曉國王在世且安然無恙后,整個異**的部群自雅法拔營,進入了阿什克倫平原,在那里停留了3個星期,他們要確認,是否有援軍前來增援國王鮑德溫。為了求援,國王的使節已然經由城堡、城市及各個地區被派往所有兄弟們那里。但是,在這時,坦克雷德、雷蒙德、伯克的鮑德溫沒有帶來支援,因為他們離得太遠了。薩拉森人從阿什克倫出來,再次包圍了雅法,一直過了15天。
11.其間,就在這場圍困正在進行的時候,200艘**徒的船只經海上駛入雅法,以去耶路撒冷做禮拜。這些人當中,據說,加拉西亞(Galacia)土地上的伯納德·維塔茲(Bernard Witarzh)、英格蘭的哈丁(Hardin)、羅日(Roges)的奧托、威斯特伐利亞權貴哈德沃克(Hadewerk)是首領和指揮者。在正對面,在海上封鎖這座城市的薩拉森人,看到如此眾多的**徒船只到來,決定從海上發起進攻,同他們戰斗。但是,**徒的船只因上帝的恩澤,靠著帆、槳及有利的風向占據了上風,有力地抵擋住了異**的軍力,登上了陸地。他們同市民及國王本人會合,進城增援。這樣一個非常龐大的集團在扎營之后,同樣駐扎在了正對面開闊的原野中。這是7月的一個星期二,在這天,因上帝天佑,這些**徒的軍隊經海上聚集到了這里,來支援這些受困、被圍的人們。薩拉森軍隊看到**徒的軍力正無所畏懼地向著自己聚集起來,就面對面地駐扎在附近,在半夜時分月亮沉下后拔營,撤出了1羅馬里還多之后駐扎下來。到了清晨,他們進行商議,是退回阿什克倫,還是以持續不斷的攻勢困扼雅法的市民。
12.自這個星期二起,薩拉森人因龐大的人數而自負、傲慢,堅穩不動,憑著武器帶來的極大恐懼折磨著**教子民。到了星期五,也就是第六日,國王帶著喇叭和號角從雅法出來,憑著一支由騎兵和步兵組成的英勇軍隊,發起殘酷的戰斗,向薩拉森軍隊攻去,各處皆發出雷鳴般的響聲。同樣地,那些從海上而來的**徒們,也同國王鮑德溫一樣,發出了巨大的喧囂聲,喇叭大聲轟鳴著,向著埃及人發起了一場猛攻,對他們造成嚴酷而致命的打擊。直到最后,薩拉森人因戰斗而精疲力竭,再也抵擋不住,逃向了阿什克倫。一些人想要逃脫這些追擊者,將希望寄托于海上,卻被暴風雨那不可抵擋的洶涌浪潮所吞沒。就這樣,雅法城連同它的居民被解救了出來。在這天,薩拉森人死了3000人,人們發現,只有很少的**徒喪生。
13.因此,國王鮑德溫光榮地取得了對敵人的勝利,在巨大的歡樂中,同所有聚集到這里,有著大量戰利品的朝圣者們一起,于雅法度過了這個夜晚。翌日,他帶著所有的朝圣者動身前往耶路撒冷,平靜而有效地安排所有的事情,命令為朝圣者打開主圣墓的圣殿,以在耶路撒冷敬拜**,履行他們的誓言。不過,在這之前,因新近的這支朝圣者軍隊的援助還沒有從海上到來,國王鮑德溫焦慮不安,因他的人的死傷而極度絕望,向安條克的坦克雷德及埃德薩城中的伯克的鮑德溫派去了使者,讓他們趕緊前來救援,否則,他不久就會失去敘利亞的整個地區及耶路撒冷王國。他還告知了薩拉森人靠著大膽蠻橫取得的勝利,以及他因這些敵人而遭受的損兵折將的巨大災禍。他們立刻**起軍隊——坦克雷德在安條克周圍,鮑德溫在埃德薩,約有500名騎兵、1000名步兵——于約定之日一起**,前往安條克城。普瓦蒂埃王公威廉也被收到了這支隊伍當中。在敬拜過主的圣墓,過了復活節之后,他剛剛從耶路撒冷返回到坦克雷德那里。現在,他們通過了大馬士革山谷和卡莫拉,但他們繞過了太巴列,到達了愷撒里亞科納利,在那里扎營,過了一夜。就這樣,到了清晨,他們決定駐扎在不遠于雅法1羅馬里的地方,便扎營于阿蘇夫的河畔。他們是在9月趕到的,正值秋季,這個時候,那里通常是充滿了大量的各種果實。
14.國王鮑德溫當時正待在雅法城,得知了如此勇敢的人們的到來,便委派專門的信使去迎接他們。使者們熱情地為他們準備好了所有生活所需,有面包、肉、葡萄酒、油和大麥,以令因長時間的旅程而勞頓的戰士及其馬匹重新振作。事實上,戴貝爾也在這群顯赫的貴族當中,他曾受到國王本人的斥責。他想要恢復宗主教的顯要職位,便決定同坦克雷德前往雅法。因此,坦克雷德和伯克的鮑德溫、普瓦蒂埃伯爵威廉,還有“木匠”威廉,商議該如何恢復宗主教的職位,然后向國王送去了信函:國王應將這位宗主教重新任命到其教座上,否則他們無法前往阿什克倫,為他的人報仇。國王在聽了他們的函告后,不愿意答應他們的請求,他曾因埋入地下的金錢而對這位宗主教感到極端的惱怒。不過,他還是接受了自己人的建議,向戴貝爾的這些卓越的調停人讓了步:首先,他們前往阿什克倫,去對付埃及國王的戰士,然后,他將依照公正的裁決及他們的建議,處理有關宗主教的所有事宜。他還頒布命令,所有這些事情要交予巴黎的羅伯特——他是樞機主教及羅馬的代表——來權衡。在莫里斯死后不久,羅伯特被羅馬教宗帕斯加爾派來,以檢查、糾正在東方區域內,神圣普世教會中的非法之事。
15.在聽了國王的這番承諾后,坦克雷德、伯克的鮑德溫、兩位威廉,憑著對自己人的武器和力量的信賴,同國王動身前往阿什克倫,圍困了它的防御墻8天,摧毀了葡萄園、莊稼及其一年的全部希望,持續不斷地猛攻著城墻。最終,就在他們憑著毫不停歇的進攻肆虐于此,攻打塔樓和防御墻的時候,埃及國王的一位非常尊貴的埃米爾,名叫馬代爾帕斯(Mardepas)——他留下來保護市民——突然間憑著龐大的軍力從城里沖了出來,仗著他的人發出的鐵箭雨前來挑戰**徒。但是,因上帝的恩澤和力量,他突然間就被**徒殺死了。埃及國王的這位甚為著名的埃米爾馬代爾帕斯就這樣被消滅了。阿什克倫的所有異教市民被趕了回去,不敢再做抵抗,在**徒的面前將城門關閉起來。國王覺得自己人的進攻和辛勞不會有結果了,在權貴們的建議下,從這座看來無法被人力所征服的城市撤走了,連同坦克雷德、伯克的鮑德溫、兩位威廉,一起轉道去了雅法。在那里,在完全的榮耀和喜悅中,他們共享盛宴。
16.然后,在那里,在同主教、修道院長、所有階層的教士做過商議后,依照在場所有教父的裁決,宗主教重新被授予了所有曾被國王剝奪了的榮耀和尊貴,并被帶回了耶路撒冷,體面地復歸于宗主教的御座。于是,在宗主教戴貝爾就這樣被帶回了耶路撒冷,重歸其威嚴的教座之后,在第二天,在主圣墓的圣殿召開了一場會議。其中,合乎規矩的證人及原告們——愷撒里亞城主教鮑德溫、拉姆拉主教羅伯特、主圣墓的教長及執事長阿努爾夫,還有其他許多教士——聚集在了樞機主教閣下及整個教會的眼前與聽證之下。他們堅定、憤然地控告他:有些人控告他買賣圣職;有些人指控他在凱法利尼亞(Cephalonia)島上教唆熱那亞人謀殺**教希臘人;有些人指控他背叛了國王鮑德溫;還有些人指控他將信眾的金錢和捐贈埋藏于地下。同時在這場會議中的有拉昂主教林格洛蘭德,還有皮亞琴察(Piacenza)主教、塔爾蘇斯主教、馬米斯特拉主教,以及其他約18位主教和大主教。拉丁圣馬利亞修道院長、約沙法山谷修道院長、泰伯(Tabor)山修道院長,以及其他約6名來自高盧土地的修道院長,據說也坐在了那里。
17.在那里,前述的那位樞機主教就坐在這些非常可靠之人的**當中,以公正的裁決來審查這件事情。這位宗主教因為背信棄義和其他的罪過,被這些合乎體統的證人擊敗了,驚愕沮喪,沉默不言。依照上帝和樞機主教的懲罰,他被證實反叛且不順從,他還一直在頑固不化地為自己做荒謬的辯解。依照全體信眾的裁決,他被罷黜,并被革除了教籍。坦克雷德及其他的王公,看到這件事情以及對真相公正的裁決結果,不再阻攔,而是告別了國王,返回了安條克和埃德薩的土地,還帶著被摒棄了的宗主教。不過,據人們所言,因這些非常顯貴的人的懇求,他獲得了寬恕。國王非常歡樂、榮耀地留在了耶路撒冷。沒有耽擱,在這位樞機主教羅伯特的建議下,并在羅伯特教士及所有人的選擇之下,一位叫埃夫爾馬(Evremar)[2] 的人——他是一位有著美好品格的教士,一位杰出而令人愉悅的布施者——被任命為宗主教,接替戴貝爾的地位和職位,憑著對宗教及美好行為舉止完全的虔誠,以兄弟般的仁慈之愛,在這里,在主上帝圣墓之圣殿侍奉,成為了國王鮑德溫的助手,以對抗薩拉森人等不信者。
18.在坦克雷德連同其他王公返回后,有超過140000人的朝圣者——他們于當年[3] 聚集在耶路撒冷做禮拜,趕走了埃及人,解除了雅法所受之圍——因長期的逗留而疲倦,已然為船只準備好了帆和槳,在向國王告別后,駛向了外海,返回自己的出生之地。此時,大海已從極度的狂暴及風暴的旋渦中平靜了下來。但是,這些人僅僅在平靜的天氣中航行了兩天,隨后,大約是在冬季的晝夜平分時,天空的寧靜開始被攪亂了,可怖的風被激起,船只全都陷入了颶風的險境之中,被嚴酷的風暴顛覆、反復拍擊著。最終,海員和朝圣者筋疲力盡,被洶涌的海浪淹沒,一些人在帆和槳被摧毀后,被帶入了深淵;一些人則被狂風驅散,被拋入了未知的海域,不知所終;一些人到達了阿克;一些人則到了薩吉塔,也就是西頓;還有人到了阿什克倫:他們留在異**的城市中,或是被俘虜,或是被屠戮,或是被波浪溺死。事實上,有300艘**徒的船只被毀了,它們當中,據說有十分之一被勉強救了起來。在耶路撒冷,在獲悉了這樣眾多的一大群人的這場災禍后,國王及城中的所有男女陷入了極度的悲傷和哭泣之中,因為他們這樣多的成千上萬的兄弟們如此殘酷地死去了,不僅因波濤,還因異**的屠殺。
19.在這之后,在其治下的第三年[4] ,國王鮑德溫對阿克城感到非常的憤怒,因為它對朝圣者的伏擊和突襲越發頻繁,變本加厲。冬季嚴酷的寒冷已然過去了,溫和的春季到來。在前一年的復活節周之后——當時,他在拉姆拉的平原上交戰,他所有的人都被消滅了,他帶著他的戰士中所余下很少的人,勉強從突厥人的軍隊下逃了出來——他**起約5000人的軍隊,前往上述這座城市的防御墻。在四面合圍后,在5周的時間里,他仗著投石機的轟擊、攻城塔的高度,進攻著這座城市。結果,市民無力再承受這些戰士之力及猛烈的攻勢,以及投石的密集轟擊,在獲得活命的擔保后,被迫要攜這座城市向國王投降。3個薩拉森人秘密地從城里出來,其他人完全不知道。他們要同國王和解,使得自己的靈魂受到寬恕。他們將強者與市民的所有災禍及困乏都告知與他。他們還說,里面的人害怕到了如此程度,以至于若再猛攻這座城市一次的話,毫無疑問地,城門會被打開,城市就會被投降到國王本人的手中。就在這三人剛同國王講完話,說了建議后,夜幕降臨時分,突然間,12艘大帆船帶著眾多武裝的戰士趕來了,一起的還有一艘龐大的船只,載有500名戰士。他們來自埃及治下的諸城市:蘇爾,也就是提爾;薩吉塔,也就是西頓;的波拉,也就是的黎波里。他們于當晚連夜進城,散布在防御墻和城市中。他們沒有等到白天便立刻用硫黃、油、瀝青和亞麻點起烈火,將火突然間擲向了國王的攻城塔,為的是將那些在上方不斷地射箭、猛攻城市的人們從里面嚇跑。
20.然而,在得知薩拉森人來了,并且火焰已然頻繁地投擲到攻城塔周圍后,國王的一位騎士,賴諾爾德——他箭術非常高超,乃弓手中的**——激勵同伴們防御。他本人,持起弩,對敵人造成了致命的打擊,消滅了超過150名薩拉森人。但是,到了清晨后,雙方的戰斗開始變得越發激烈,戰火加劇。薩拉森戰士頻繁地從城門里沖出來,以矛和箭矢給一些**的朝圣者造成重創,頃刻間就將一些人殺死了。然后,就在這個白天,正當賴諾爾德在攻城塔上同敵人大戰,大肆殺敵的時候,過于魯莽和無畏,他露天站著,一架投石車發動突襲,擲出了一塊石頭,擊中了他的頭。他就這樣死了。按照國王的命令,他被運走,被虔誠的修士安葬在泰伯山中。國王看到,由于剛從前述的那些城市經海路**于這座城市,前來支援的這群不可抵擋的龐大人群,薩拉森人的力量占據了上風,同時,自己人的隊伍不僅不堪戰斗的重負,還因長期圍城而搖搖欲墜,難以抵抗。在其權貴的建議下,他命令點燃攻城塔。他極度焦慮、悲痛地從這里撤走了,因為這次他沒能得到一個勝利的結果。
21.國王離開了未被征服的阿克,由雅法前往耶路撒冷,他要趁著戰爭的間歇在那兒休息一小段時間。就在這一年,大約是7月時的一天,他僅帶著10名騎士出去打獵。正當他從群山進入了毗鄰愷撒里亞城的密林,熱切地享受著這樣的消遣時,大約60名薩拉森人從阿什克倫和阿克前來伏擊**徒,準備在平原和山中攔截、斬殺**徒,劫掠他們的財物。這個時候,偶然間,一群**教信仰的人迎面遇到了他們。上述的這些異**可謂膽大妄為,決定去追擊他們,殺死他們,搶奪他們的財物,這樣一來,他們就能帶著從信者那兒搶來的東西,榮耀、勝利地返回自己的城市。于是,薩拉森人懷著這樣殘忍的意圖追蹤著這些**徒的蹤跡。整個地區都被有關他們的消息所擾亂、震撼,因為人們所估算的這些異**的軍力,要大于其實際的力量。國王鮑德溫對所有這些事情一無所知,他只是專注于狩獵。有人向他通報,薩拉森人已經進入了這個地區,要伏擊、屠殺永生上帝之圣子的子民,人們請求他,在這樣緊急的情況下立即施以援手。在聽到此事后,他立即高尚地去督促與他同行的10位同伴,不要有所耽擱,去追擊敵人,決不允許他們未受損害就離開這個地方,要勇敢地同他們戰斗,去奪取戰利品及自己兄弟們被掠走的東西。很快,他們不再將狩獵的技藝放在心上,奧托·阿爾塔斯帕塔、比安德拉泰的阿爾伯特及其他同國王一起狩獵的人,盡管沒有裝備鎖子甲、盾牌和長矛,只是帶著寶劍和箭袋,還是將所有對死亡的恐懼遠遠地拋到了一邊,以馬刺驅策著戰馬。偶然間,他們看到了薩拉森人,隨即徑直追擊上去,拔出了箭矢和寶劍,突然間發起了沖鋒,兩邊激烈交戰。
22.國王鮑德溫于其他所有人之前,更為急切地沖入敵人之中,用寶劍不斷殺戮著。在飛奔的馬匹的疾馳之下,他不經意間來到了一片低矮林地的灌木叢旁,在那里,他被一名躲藏在樹枝及密不透光的樹葉中的薩拉森侍從用暗藏的矛刺穿了大腿和腎臟。立刻,血流如注,血從令這位極其強大的國王如此痛苦的傷口中噴涌而出。他的臉開始變得蒼白,他的心臟和力氣開始衰減,他的手停了下來,不再持劍打擊。直到最終,他從馬上跌落到了地上,仿佛死了,被毀滅了一般,人們以為他已經斷了氣。他的戰友們看到此景后,立即被激起了無法估量的悲傷,開始更為廣泛、更加猛烈地砍殺、追擊敵人,直到一些薩拉森人被殺死,其余的轉身逃跑,被打散、逃入群山及杳無人煙之地為止。然后,他們簇擁在國王鮑德溫周圍,痛哭著。他們將他安置到擔架上,在男人女人們極度的哀傷和哭泣中,將他載回了耶路撒冷,為他找來了最富經驗的醫生,憑著他們的技術和經驗,國王,這位強壯的斗士,從這個致命的創傷中恢復了健康。
23.在聽聞國王鮑德溫所受創傷及所處險境后,埃及國王和梅拉尤斯從整個王國里**起一支軍隊,由海上征伐,前往雅法,在那里拋錨,自海上圍城。依照國王的命令,阿什克倫的人也于陸上前去支援,于內外各處激烈交戰,竭力以各種進攻征服它。其間,正當圍城進行著,雅法的市民和阿什克倫的敵人彼此攻伐,日復一日地戰斗的時候,兩艘船——較小的一艘被人們稱為大帆船,較大的一艘被人們稱為快速大帆船——出乎意料地載著一群**徒駛了過來:他們要去耶路撒冷做禮拜。這兩艘船中較大的那艘——除了婦女外,載有超過500名男人——趁著異教軍隊不知曉的情況下,于夜深人靜之時,秘密地停泊在了雅法城的港口和海岸上。但是,海浪洶涌翻騰,它受到反復拍擊,加之物資和人員所帶來的重荷,爆裂成了幾個部分,開了洞,困在了沙子之中。另一方面,薩拉森人看到這艘船在這般不可通行的航向及疾馳中解體,被困在海岸上含沙的淤泥中,隨即乘船疾馳過去,想要攻擊這些遭受海難的人,劫掠他們的財物及所有必需之物,并互相瓜分。然而,在看到這些**徒的危險后,站在雅法城的這片海岸上,聚集起來觀看此事結果的**徒們,為了救助這些遭受海難的人而激烈抵抗著。他們趕走了這群殘忍的人,最終,在上帝的幫助下,異**被趕走了,他們得以解救了自己的兄弟們。
24.然而,另外那一艘較小的船,行駛的時候操舵不當,因船長缺乏經驗而駛入了歧途。在漆黑的夜晚中,它突然間,迅即地沖到了敵人的船只當中。在意識到此事后,船長帶著自己的7名同伴秘密地乘著一艘小船逃走了,將這艘船棄置于敵人中間。就在這艘船上,除了女人外,有150個男人,還有7名騎士及他們的馬匹和大量的裝備。異**在察覺到**徒的這條船因愚蠢的錯誤而滑入到他們當中后,從四面八方包圍了這艘船,徹夜以劇烈的攻勢折磨著它上面的乘員。反過來,這些**徒則在勇敢地抵抗著。拂曉時分,他們再也無力承受如此眾多數以千計的人的投射和力量,放棄了抵抗,所有人,連同那7位騎士及全部的婦女,都被俘虜、斬首,僅有一位扈從除外,他不顧一切地縱入波濤中,靠著游泳勉強逃過一劫。此外,他們搶奪了這些被殺死或被溺死者的全部財物,并在彼此間瓜分,為這般幸運的勝利就這樣突然地落入自己的手中而欣喜、歡呼雀躍。
25.就在這時,國王鮑德溫得知了在雅法城周圍的這場長時間的圍困,知曉了自己兄弟們的毀滅,他自己已然在不久前恢復了健康,于是決定前往雅法。這樣一來,在聽到他到來后,薩拉森人就不怎么能威嚇到**教的市民,也就不能繼續圍城。另一方面,在發現這位極其強大的國王到來了,且安然無恙,并估量他所帶來的龐大軍力后,薩拉森人不敢再留在那里,趁著冬季10月這個機會——當時,海上風暴肆虐,日趨猛烈——立即準備返回。國王和雅法城的**徒決定乘快速的雙桅帆船和劃槳船去追擊他們,運氣好的話,可以抓住一些安穩、緩慢航行的人。但是這次,他們一點機會都沒有,也沒法為他們的**教兄弟報仇雪恨。國王和居住在雅法的所有**的信眾都為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如此榮耀的全部事情而歡欣,興高采烈,安穩地睡眠,自此以后,耕種著農田和葡萄園。隨著國王逐漸康復,阿什克倫的人不敢再這般挑釁雅法的人與之一戰。他們也因為和平而感到喜悅,并且,因為國王的雙手并未忙于戰事,在這一年當中,他們自己同樣也處于平靜之中,在耕地和葡萄園之中大力辛勞。
26.然后,在接下來的一年,也就是國王鮑德溫治下的第四年,3月伊始[5] ,比薩人和威尼斯人——他們為了在耶路撒冷做禮拜而**起來——再次乘著艦船前往朱拜勒城:他們自拉塔基亞而來,他們是在那里過的冬天。伯爵雷蒙德自托爾托薩城前去見他們,為了征服這座朱拜勒城而去尋求他們的幫助和力量,這樣一來,在將薩拉森市民趕走后,這座城市就是**徒的了。他們欣然同意了他的請求,以一大群艦船包圍了這座城市,并勇猛地攻擊它。伯爵在陸上圍困它,用持續不斷的攻勢及攻城器械壓制住了它。直到最后,這座城市被占領,它的市民被征服,伯爵獲得了這座臣服于他的城市。
27.在這座城市被占領后不久,國王鮑德溫的使者到了這些熱那亞和比薩人那里,代表國王本人向他們熱情致意。然后,國王的一個極具說服力的心愿被傳達給了所有人:為了上帝和耶路撒冷的圣徒,他們應該以海軍在海上封鎖,進攻普托梅達城——人們這時稱其為阿克,他本人則在上帝的幫助下,帶領**信眾的軍隊在陸上圍困。在聽到國王這番請求和建議后,所有人都很高興,立即乘著船,帶著一支強大的軍隊抵達了阿克,也就是以革倫。同時,國王于陸上,扎營在城墻周圍。在那里,他們用了一些天建造投石機和攻城塔,然后,他們不受約束地,嚴厲無情地猛烈攻打這座城市和市民,到處都在交戰,直到薩拉森的軍隊精疲力竭,再不敢抵抗為止。
28.這時,這座城市的埃米爾看到,自己的人漸漸無力防御,他們不能指望任何支援,并且不敢再抵御國王的軍力,就請求達成和約,延緩戰事。如此的話,這位埃米爾就采納這番建議:在市民的安全得到保證后,這座城市可以被移交到國王的支配之下。然后,因埃米爾的請求,雙方右手起誓,達成了和約,人們完全平息了爭斗。然后,這位埃米爾將全部薩拉森市民召集到一起,焦慮不安地同他們商議,在所有人的面前這樣講道:“我們已然防守了這座城市許久,乃至拋灑鮮血。但是現在,由于海上圍困的阻礙,我們無法如從前所慣常的那樣,寄望于從我們的埃及國王,抑或他的城市那里獲得幫助。因此,現在,如果我們所有的人都愿接受的話,在這個萬分緊急的時刻,在我們被他的武器毀滅,我們的性命或城市都無法保全,終將毀滅之前,我們要將這座城市洞開,投降國王鮑德溫。如果我的建議看起來還算有益,并找不到其他更好主意的話,在這座城市向他洞開之前,在我們和他之間,應達成這樣的協議:我們要帶著自己的妻子、兒女及全部的財物安然無恙地離開,我們要有一條能夠和平通行,完全不受他的人阻礙、伏擊的通道。”所有人都同意了埃米爾的這個建議。埃米爾也立刻將這個提議傳遞到了國王的耳中,即,在絕對的信任下,以右手發誓,應提供給市民一個和平的出口,他們將不再抵抗,他們將為國王打開城門。于是,國王和宗主教埃夫爾馬同自己人對這個提議進行商議。因為,如果拒絕那些人的請求,不予以信任和應允,市民因安全無保不敢出城的話,他們不可能在**徒不遭受危險和損害的情況下征服這座城市。于是,**徒就這樣答應了他們的請求:在投降并打開城門后,他們可以帶著全部的財物和平地離開,不用擔憂任何的危險。然而,比薩和熱那亞人因對異**財物的貪婪而被激怒了,做出答復,絕不能讓城市的財物及其無可估量的珍寶就這樣被和平地運出去。最后,因為國王和宗主教閣下,他們恢復了常態,平靜了下來,不再反對,答應了所有的事情:對他們而言,為了**徒的安全,這些看來是更好的選擇。就這樣,在國王以誓言向薩拉森人承諾、確認了和約后,在神圣而著名的耶穌升天節[6] 那天,城市和它的城門被打開了。
29.國王和他的軍隊被放了進去,這座城市的王公和其他的居民,連同妻子和孩子,帶著自己的牧群和全部的財產和平地出來了。比薩和熱那亞人,看到他們帶著全部家資出來,還載著讓他們難以置信的財寶,因強烈的貪婪而失去了理智,忘記了他們同國王所達成的信用及和約,突然沖到城市之中,殺戮市民,搶奪金銀、各種的紫衣及許多珍貴的東西。從陸上跟著國王進了城的高盧人,看到比薩人在城中四處奔跑,殺戮市民,搶奪難以置信的財寶后,同樣燃起了貪婪之火,忘記了誓言,將大約4000名市民擊殺于劍下,攫取財寶、衣服、牧群及他們無法估量的全部財產。在這場不法的暴亂最終平息后,國王因為誓約,對比薩和熱那亞人對自己所造成的不義之行勃然大怒。并且,這樣一來,為了免得人們以為**徒是因詭計及他本人的應允而違反的信義及和約,國王斥責了他的同伴和家屬。他想要嚴厲地懲罰這次的罪行,只是宗主教閣下做調解,并頻繁地跪在他的腳下,以審慎的建議安撫住了他,才恢復了雙方之間的和平及和睦。
30.在普托梅達——也被稱為以革倫,通常被稱為阿克——被占領后,在同一年[7] ,已然到了9月中旬之后,就在榮升圣十字架之日[8] ,約500名**戰士騎著馬,持著武器從阿什克倫出發,行至雅法,當太陽正在天空穹頂灼燒之際,他們站在了城門前,企圖挑釁大公教的戰士與之一戰。這時,姓阿爾塔斯帕塔的奧托——他是比安德拉泰的阿爾伯特姊妹的兒子,是一位無畏的騎士和新手——僅僅帶著20名在此駐守城市的同伴,在穿戴上頭盔和鎖子甲之后,向著500名戰士沖了過去。他們騎在馬上,竭力挑釁著敵人,以莽夫之勇去進攻其軍隊。最終,他們被卷入到了異**那龐大的陣線之中,根本無法從中掙脫出來,也沒法回去。最后,據說,連同5位兄弟一起,奧托被敵人殺死于那里。即刻間,薩拉森人和**人下了馬,將這些被殺戮的人的頭割下來,作為勝利的象征帶回阿什克倫。如此一來,在看到這些頭顱后,市民們就會受到激勵,去做出一些勇敢的事跡。
31.然后,僅僅過了7天,60名武裝著的**人,也想著憑顯赫功績為自己取得榮耀和勝利的名聲,向著愷撒里亞城進發。在使徒、傳福音者馬太的誕生之日[9] ,他們想著,在可能的情況下,突襲一些粗心大意的**徒。但是,因為未遇到一個人,他們就在牧場中,搶奪了城市的防御墻前所發現的**徒的牛羊,這樣一來,**徒勢必要從城里出來追擊他們,就會受了算計,遭到懲罰。于是,愷撒里亞城的**教市民被這些劫掠東西的人激怒了,差不多有200人從城里沖了出來,連同一名騎士:他身染熱病許久了,非常虛弱,迄今都沒有恢復健康。他們去追擊在遠處持著弓、箭和矛的**戰士,以奪回被搶走的東西。另一方面,**人勇敢地抵抗著,頻繁地擊退步行的**徒,他們殺死了那位最近依舊虛弱、正在緊緊追擊著的騎士。他們將他的頭割了下來,將其放在自己扈從的小袋子中,通常,他們在馬上用這樣的袋子來運載草料。立刻,這件事情傳到了正待在雅法——也就是約普——的國王鮑德溫那里:60名**戰士為了劫掠已經轉往了愷撒里亞。迄今,他身邊只有40名騎士,他將他們分為10人一組,將他們派到山中,預先搶占了他所預判的敵人返回時經過的所有路徑。他本人則帶上了10個人,動身出發,走由雅法通往愷撒里亞的直接路徑。如果湊巧的話,他就能碰到上述的那60名戰士,這樣,他就能為他們在愷撒里亞犯下的惡行好好地報復他們。于是,就在國王和他的人差不多要走完了這段路的時候,他們迎面遇到了**人的扈從和奴隸,這些人穿著鎖子甲,拿著武器,走在前面,帶著劫掠之物及那位騎士的人頭。國王對他們一無所知,反之亦然。同時,那60名戰士,也在這條路上,穿著盔甲,持著武器,正在遠處跟隨著。國王和他的人抓住了這些扈從,問他們從何而來,并打開了他們的行李,在其中一人的袋子中,他們發現了那位**教騎士的人頭。在看到并認出這顆頭顱后,阿什克倫人的殘暴行徑顯露無遺。國王立刻以酷刑的威脅和恐怖強迫他們將做過的全部事情交代出來。若是拒絕,國王威脅要以斬首之刑當場懲處他們。他們當即供認,他們的主人就跟在這條他們已經走過來的路徑上,并已經決定經山區返回雅法。在聽到這些后,國王立刻用盾牌覆蓋住了胸口,拿起了矛,帶著10名同伴沿著這條伊始就走的道路疾馳,猛撲向那些敵人,唯恐偶然間他們聽到些傳聞,從這條路上折返。然后,沒有間隔太久,這60名正在走近的**人不經意間就撞見了國王和他的人,他們根本就沒有料想到會在這里遇到國王或者埋伏。這些人如此掉以輕心地就落到了國王的手中,國王猛烈地踢刺著馬的肋腹,他的人也是同樣驅策著馬匹,伴隨著突然間的吶喊及沖鋒,向敵人攻去。**徒沖入其中,用矛刺穿了一些人,將其他人從馬上摔了下來,用寶劍屠戮著他們,暴怒異常。最后,當國王以其全部勇力占據了上風,如對梗莖一般刺穿、驅散**人的時候,敵人再無力堅持戰斗,轉身逃走。他們中,不算被殺死的人,有10人被俘虜,羈押起來。他們的馬匹中,有不少于40匹被俘,更不用說他們的武器及劫走的東西,國王帶著這些東西,在巨大的榮耀中返回了雅法,為自己的那位被斬首的騎士報了仇。雅法及獲悉了此事的信眾所在的所有城市,自這天起,都歡欣不已,倍感欣慰。因此,國王名揚于阿什克倫人及所有異**的領土之內。他帶著10名同伴,如此成功地與60名**人交鋒,將一些人殺死,并將其他人俘虜、帶走,這令他們非常恐懼,驚嘆不已。
32.還是在這一年的這個時候,伯爵雷蒙德在從各個地區、王國**起一支**徒的軍隊后,包圍了的黎波里城,人們通常稱之為的波拉。他用了許多天、許多年,竭力以攻城塔和武器去征服它。但是,在很長時間內,他在這座城市及它的防御墻周圍的努力都沒有成效,他的戰爭計謀也是效果甚微,他也不能靠著饑餓的困境迫使他們將城市交出來,因為他們總是能從埃及、阿什克倫、西頓和提爾獲得援助,他們還能從海上獲得大量的物資。在同自己的人做過商議后,伯爵雷蒙德命令,建造一座可令他一直對付這座城市的新堡壘,他的人就可以撤到其中,就能一直受到保護,免受敵人的襲擊。這座城堡被稱為“朝圣者之山”,因為在那里,它一直被當成朝圣者和**教戰士抵御異教軍力的筑壘。在攻占阿克,修建好這座被稱為“朝圣者之山”的新城堡的兩年后,在2月,上帝圣母凈禮之后,伯爵雷蒙德逝世,被以大公教的方式安葬在了他所建造的這座新的城堡中。[10]
33.同時,就在上述的,于阿克——它又被稱為普托梅達——周圍長期的行動正在進行,一些人在圍城,一些人在贖回市民、投降城市的時候,君士坦丁堡的皇帝阿列克修斯一直在猜疑博希蒙德,唯恐不能將其從王國中驅趕出去。經由持著信件、接連不斷的使團,皇帝向顯赫的突厥王公達尼什曼德提出,要給予他260000拜占庭金幣,請求他將迄今還被拘禁的西西里王公博希蒙德交到自己的掌控之下。皇帝想要他死在永遠的放逐或者終身的罪罰中,唯恐他再能用什么詭計危害自己的王國。
34.蘇雷曼——在這些年之前,他曾經是尼西亞城的王公——獲悉皇帝為了贖回博希蒙德而承諾了這筆如此巨大數目的錢款后,經由一個攜帶著信件的謹慎而秘密的使團,斥責了與他共事的貴族達尼什曼德,要分享這筆巨款。因為在戰爭及眾多的侵襲中,他們彼此一直都是朋友和伙伴。但是達尼什曼德渴望將這筆財富全部納為己有,就抓住了這個巧妙的機會,斷然拒絕了他。蘇雷曼收到了這個糟糕的答復,隨即打破了同他所達成的友誼和協定,開始持續不斷地進攻他,還洗劫了屬于他的東西。在**起軍隊之后,他擊敗了已然被第三次的戰爭所激怒,飽受眾多伏擊困擾的達尼什曼德,并將其擊退。確實,因為蘇雷曼的活躍,達尼什曼德受到了侮辱,丟了臉,開始在他所有朋友的旁聽下陳述自己這般的不幸,非常哀傷,悲嘆不已。他想以此獲得他們的幫助,以對自己所受到的這些傷害進行報復。
35.博希蒙德憑借著詭譎的耳朵,漸漸聽到了尼克山大城王公達尼什曼德的這些怨言,就在他依舊被拘禁的時候,他開始秘密地向其守衛和監護者詢問,是什么令如此卓越的王公達尼什曼德舉止悲傷,令他的全家人現今要比平常更焦慮不安。有的人詳述了發生的事情,有的人則是刻意隱瞞了實情。最終,在某一天,當達尼什曼德得知博希蒙德打聽他所受到的傷害及侮辱,并為這些事情哀嘆不已后,他前往那所監獄。在其中,博希蒙德被鐵鏈鎖著,被看守著。達尼什曼德向他敘述了自己因皇帝為贖他提供的金錢——他拒絕同蘇雷曼共享這筆錢——而遭受的來自蘇雷曼的伏擊和災禍。達尼什曼德清楚,這位博希蒙德是一個深思熟慮的人,是一個可以想出極好主意的人,在聽了他所言之后,興許自己能更清楚該如何為了所受到的不公好好報復蘇雷曼。對于得知的所有這些事情,博希蒙德想出了一個他所能想到的最好的主意,這樣答復他:“只要您不為了這筆高昂的錢款及將我出賣而如此輕易地同阿列克修斯皇帝達成協議的話,您就能從所有這些不利于您的事情中得到一個足夠好的主意,將蘇雷曼對您和您的人所做的所有事情都還到他的頭上。”這時,因為急欲為自己所受傷害復仇而怒火中燒的達尼什曼德,再三請求博希蒙德將他想出的好主意教給自己。他立即作答:“只要您愿意拒絕皇帝的這筆錢款,接受我的錢款——是這筆巨大金額的一半——并恢復我往昔的自由,將我從這些鐐銬中釋放出來,并在任何您所樂意的條件下向我的上帝宣誓保證的話,我將在牢不可分的友愛、忠誠之紐帶下同您聯合起來,所有的**教王公也會如此。我的朋友和親屬——他們在安條克,在埃德薩,或居于耶路撒冷及所有的地方——在這樣誠信的羈絆之下,將會同您聯合,會一直關切您的榮耀和安危,并為之而行動。此外,如果您更看重為了毀滅我而被提供給您的金錢,而非我和我的兄弟們的信義、友誼和服侍的話,您已可確信無疑的是,這筆錢會逐日減少,被瓜分掉。您將會知道,只要我的親屬和兄弟中的一人還生活在這些地方,得了勢,您和您的土地就永遠不會缺少來自他們的憎恨、敵對、伏擊及有害的陰謀。如果您傾向于我及我的人的服侍和友誼,拒絕皇帝的金錢,接受我所承諾的這筆錢,盡管它要少一些,您就可確保我的所有兄弟們的友誼,并且,毫無疑問地,在您所有的事務當中,您會一直得到他們的軍事協助,完全忠實且順從。若雙方發下誓言,結成同盟,成為朋友,憑借著您和我們的力量,我們不僅能輕易地擊敗飛揚跋扈、與您為敵、令您丟臉、想要侮辱您的蘇雷曼,征服他所占據的羅姆之地,將他擊敗、趕走,我們還能如您所愿那般迅速地,使得皇帝的王國和土地臣服于我們的支配之下。”
36.在聽了博希蒙德的這些話及美好的承諾后,達尼什曼德心中是相當的搖擺不定,開始為他應首先選擇什么、拒絕什么而苦惱。于是,達尼什曼德向他做出了這番答復:“我從您口中聽到的所有這些是足夠令我滿意的,如果您能用行動來實現這番不朽忠誠的言語的話。但是,不跟我的人商議就向您伸出右手做承諾,是不合適的。因此,不久后,我同他們進行商議,將您的意圖和提議透露給他們。我或是立刻就照您所提議的去做,或是同意我的人的建議,終歸,我不會忽視更有益的建議。”然后,過了一些天,他們進行了商議,達尼什曼德將從博希蒙德那里聽到的言語告知他的人,一切都令他們感到滿意。在他們所有人看來,不再拒絕他的主意和請求,將之付諸實施才是合適、有益的,不過,要有一個既定不變的條件,即雙方要憑借著各自的法律和宣言,信守這份友誼和協約。在這樣定了之后,他們向博希蒙德免掉了皇帝所承諾的錢款的一半。他們同意,要償付、收取的只有100000拜占庭金幣。于是,在這個數額被敲定之后,達尼什曼德向皇帝派去了使者,拒絕了他所提出的那筆金幣。因此,博希蒙德大喜過望,因為他已經忍受了兩年的束縛和囚禁,此外,還因為,靠著上帝的憐憫,他在達尼什曼德的眼中獲得了好感,獲得了他在贖金上的寬容。為了湊齊這筆錢,他向所有在安條克、埃德薩和西西里的親戚和朋友送去消息,他們應在約定的日子將集齊的錢運入梅利泰內城的地界,他將被帶回到那里,釋放回去,并將在那里同達尼什曼德達成和約及協議。很快,在聽說贖回他的事情后,所有人都滿懷歡喜愉悅,一絲不茍地執行他的命令,在約定的日子**起來,將從各地籌措、聚集起來的金錢運到了指定的地方。正如所宣布的那樣,他們在那兒看到了達尼什曼德和博希蒙德,于是將約定了數量和重量的錢交給了達尼什曼德本人及他的人。雙方平等地建立起友誼,達成了協議,彼此間重歸于好,成為了朋友。在這筆錢被達尼什曼德的仆從和侍者接收、存放起來后,博希蒙德舉右手起誓,承擔起至高友愛的關系。他完全自由了,連同他的人一起,被送回了安條克。在那里,在巨大的喜悅中,他們受到了所有**教市民的接待,受到了尊敬,被接了進去。
37.在知曉了這些后,蘇雷曼非常惱怒,因為他無法分享這筆錢。于是他寫信說達尼什曼德的壞話,并挑撥呼羅珊和巴格達(Baghdad)——它是突厥王國的都城——的國王索爾坦(Soltan)及其他所有異教王公與他為敵,剝奪國王對他的支持和恩澤,因為他無視國王,釋放了博希蒙德:他是一個好戰之徒,在所有軍務中都是狡詐至極,總是在突厥人和希臘人的領地上對突厥人作惡,謀劃埋伏。不久,因為蘇雷曼向突厥國王的控訴,危險的使者到來了,從他們那里,達尼什曼德得知了國王和所有突厥貴族的怒氣、憤慨及各種的威脅,這使得他感到非常憂慮。一天,蘇雷曼以這樣的方式向他寫了一封信:“達尼什曼德,突厥族的兄弟和兒子,直到現今,因為你所發動的戰爭、贏得的勝利,對突厥的國王和整個王國而言,你是一個卓越而受歡迎的人。但是,你的聲望大大下降,在呼羅珊國王和你的整個族群面前已經是身敗名裂,被所有人憎惡,因為你如此輕率地就讓博希蒙德被贖了回去,并且,你將我們對于這次的協議和贖買的建議視作無足輕重,毫無意義。但是,如果你想要擺脫你的恥辱,安撫國王和呼羅珊的貴族們的憤怒的話,你就假裝求助,邀博希蒙德——在所有**徒中,我們最不信任的就是他——到我所標明的地點來。到時,我們設好埋伏,他就會突然間被包圍、抓住。否則的話,你要清楚,你將永遠不能再獲得國王的恩澤,永遠無法擺脫突厥人的軍隊和憤怒。”但是,達尼什曼德根本沒有答應他,以免他和所有突厥人的信義在**徒和其他異**面前變得一文不值。
38.在這之后,在普托梅達,也就是阿克被占領的同一年[11] ,在5月份,博希蒙德由流放和囚禁之中返回了安條克。喬庫米什(Chokurmish)——他是突厥人的卓越王公,科布哈的親戚,索克曼的兄弟,在他非法侵占的耶路撒冷王國因埃及國王的軍力陷落后,隨著**教軍隊到來伊始,他就逃到了大馬士革,在那兒受到了突厥人的保護,他是呼羅珊王國的一位權勢者——**起一支由60000名突厥人組成的軍隊,持著驕橫之氣和龐大的軍力,動身出發,前去圍困羅哈斯——也被稱為埃德薩——的城墻和防御墻。
39.被國王鮑德溫任命為這座城市王公的伯克的鮑德溫,因這樣無法計數的一群人的到來及突如其來的傳言驚訝不已,以雇傭金為代價,將身邊所有人召集起來,布置他們去防守防御墻。此外,他出了城,向博希蒙德和坦克雷德送去了信函,請求他們出手增援。他以上帝之名請求、懇求他們,勿要縱容突厥人狂傲地對**教兄弟作威作福。在收到他的信函后,立即,大約3000名騎兵和7000名步兵從安條克的各處及諸城堡中**起來,前往所約定的地點,也就是阿蘭(Aran),即卡蘭(Caran)城[12] 的平原,鮑德溫正率著其剛剛**起來的全部軍隊在那里等候他們。在那里,鮑德溫伯爵、博希蒙德及坦克雷德從一個**人那里得知,突厥人的整個聯軍正急速逼近,要去圍困城墻,猛攻埃德薩城的筑壘。于是,在聽到了如此眾多的敵人即將到來的消息后,他們將營地和自己所有的裝備移到了喬巴(Chobar)河畔,這條河經河道從埃及王國界內一直流入到這個地方。有人說,他們在扎營之后,在河道的岸邊過了一個晚上。然后,天一亮,他們就拔營,在拉卡(Ra**a)城的平原上布陣,在安條克宗主教及埃德薩城主教本尼迪克特(Benedict)的面前懺悔了所有的罪惡和過錯,將全部的紛爭重歸于友愛。他們組成了20個陣列,布陣于左右,以抵御敵人,支援**教盟友,由此來減輕他們所承受的戰爭重壓。就在這些陣列剛剛安排妥當后,索克曼率領著30000名強壯的武士和弓箭手從右翼逼近,大膽突襲,伴隨著喇叭駭人的鳴聲參戰。博希蒙德、坦克雷德及安條克的全部軍隊沒有懈怠,持著武器,穿戴著鎖子甲和頭盔,將盾牌舉過頭頂以作抵擋,高聲吹響喇叭和號角,迅速地正面迎敵。在左側,伯克的鮑德溫和庫特奈(Courtenay)的喬斯林(Joscelin)[13] ——作為鮑德溫的禮物,他還持有人稱柏薩庇的圖柏賽臘作封邑——穿上了鎖子甲,持著長矛和寶劍,騎著極為迅捷的馬匹沖了過去,喇叭和號角聲震天鳴響,他們加入了戰斗。博希蒙德和坦克雷德在右翼同敵人搏殺,上帝憐憫,他們開始占據上風,開始穿透、驅散敵人,直到其力量被削弱,逃走為止。在這場博希蒙德于右側進行的戰斗中,死了500名突厥戰士,差不多有200名**徒被殺死。伯克的鮑德溫、庫特奈的喬斯林,以及其他顯赫的騎士們,距離博希蒙德及其陣列超過1羅馬里遠,獲悉博希蒙德和坦克雷德已然交戰并占據了上風,便試圖憑借著馬匹的速度,在快速的突擊中突入、摧毀對手密集的陣線,急切地想要同博希蒙德和坦克雷德的陣列會合,混合在一起,以作增援。但是,突然間,10000名突厥人自埋伏中沖了出來,用弓和箭矢迎面猛攻過來。這些突厥人猛烈地突襲他們,向他們射箭,直到全軍潰逃為止。他們當中,有些被抓住殺死了,許多人被掠走,流放到了異鄉之地。
40.就在這次殘酷的潰逃中,18名教士和3名修士——他們為了激勵**教戰士,做宗教訓誡而來——被斬首。主教本尼迪克特被俘虜并掠走;甚至,因為過于渴望殺敵,輕率地沖殺,埃德薩王公鮑德溫沒有適宜地等待博希蒙德得勝的軍團,而被打敗、俘虜、掠走。這時,坦克雷德正榮耀地從當前對突厥人的殺戮中過來,但是,他因為這個不幸的消息而沮喪,帶著自己的人猛沖過去,追擊那些屠戮鮑德溫和他的人,成為了勝利者的突厥人,以奪回俘虜。但是,他們已經在路上疾馳而去,逃走了。只有主教和3名戰士被勉強救出并帶了回來。然后,隨著夜幕降臨,白晝退去,博希蒙德和坦克雷德帶著所有的同伴返回了自己的營地,以恢復在這個白天因戰事的極度重荷而精疲力竭的肢體。
41.然后,到了拂曉,人們確認鮑德溫失蹤了,所有人都感到了即刻而至的恐懼,迅速逃往埃德薩城,以搶先一步,去守衛城墻和防御墻,以免這座城市被投降給趁著勝勢而在前面疾馳的突厥人。此外,埃德薩的市民——他們本身也是**徒——聽說了自己人的災禍和毀滅,知道他們非常卓越的王公被掠走了,悲嘆痛哭成一片,但他們還是極力地去安慰所有的**教戰士去保護城市。這一天是禮拜日,是受到**教子民至高尊崇的日子。此外,到了翌日清晨,這座城市的亞美尼亞市民,在同**起來哀悼如此顯赫王公的所有人商議過之后,讓坦克雷德頂替他的位置,直到他們確定鮑德溫是否能被贖回或者解救出來為止。坦克雷德就這樣受到委任,替代鮑德溫掌控這座城市,獲得了它的統治權,然后,博希蒙德帶著自己的人順利地返回了安條克。
42.在這之后,過了8天,當坦克雷德正警惕地看守著埃德薩的城堡和它的防御墻的時候,喬庫米什和索克曼——他們因自己的勝績和俘虜鮑德溫自吹自擂,還想要取得更大的勝利,覺得能輕易地將坦克雷德和他的統治,以及高盧人的全部軍力從埃德薩城中趕走——對坦克雷德感到極為惱怒,從突厥人所有的地方和領地召集起比之前龐大得多的軍隊。帶著這些人,在強大的軍勢之下,他們來到了埃德薩平原,圍困城門和它的防御墻,廣扎營地。于是,在看到如此眾多的人、如此眾多的帳篷,以及敵人如此眾多各種各樣的裝備后,坦克雷德開始陷入巨大的險境中。因為,相對于突厥人而言,高盧人的力量根本是微不足道的,無力迎戰、抵抗如此眾多被**起來的突厥軍團。因此,在聽取了建議后,坦克雷德用一支忠誠的衛戍保衛這座城市,他還安慰市民們,承諾過不了多久他就會帶著自己的人去同敵人的部隊戰斗,英勇一搏。他們理解他慰藉的話語,知道他是一個非常可信、勇敢的人,城里的所有市民和戰士都分散到了城墻和防御墻上,同圍城的敵人戰斗,將突厥人趕出去很遠。他們毫不懈怠,以全部的聰明才智加固門閂和城門。
43.但是,正當他們四處交戰,突厥人圍城不退的時候,坦克雷德——在各種軍事行動中,他都是一個狡黠的人——秘密地向安條克送去了信函,這樣說道:“坦克雷德向舅父,博希蒙德閣下,上帝委任的安條克卓越王公致以問候并祝好。自您離開我們,并由我來替代忠誠的鮑德溫成為埃德薩城的保護者和守衛者以來,喬庫米什和索克曼再次聚集起他們的軍力和部隊,突然圍困了埃德薩城及其城墻。在塔樓和防御墻被摧毀后,他們就能屠戮市民,劫掠城市,將我像鮑德溫那樣抓住,帶到蠻族的土地去。因此,我們冒險前來,要仰賴您一直對**的信者所持的仁慈,決定讓您知曉我們的困境和危險。這樣,您就能知曉我們的厄運和困境,能更為迅速地將同伴和朋友召集起來,能迅疾地從安條克和其他地方趕來支援被圍困、受圍攻的我們。您將終結突厥人的威脅和夸耀,并以上帝之名,將他們從當前的圍城中趕走。您應該想得到,在這朝圣之地,我們人數甚微。因此,我們不可輕易地因倦怠對敵之戰事、厭倦對敵之辛勞而落敗。他們處心積慮、急不可待、不知疲倦地等待著機會,要進攻并摧毀我們。然而,不管適宜與否,個人的重擔總是要互相擔當的[14] ,我們應該共同擔待、共同行事,去經受逆境和順境。反之,如果懶惰俘虜了我們,憤怒阻礙了我們,或令我們變得疏于救助兄弟的話,我看我們還是離開這片土地,將它交與無時無刻不在作亂的敵人為好。顯而易見,因為我們人少,如果我們分隔開來并變得倦怠的話,我們就會落敗。在如此多敵人的力量面前,我們承受不住,是不可能幸存下來的。”在聽了這些話后,博希蒙德趕緊**起300名騎兵和500名步兵,動身出發,去解救他親愛的外甥坦克雷德及埃德薩城的大公教居民們。但是,他們似乎受到山中艱險地勢及7天旅程的極大阻礙,并遭受著突厥人每日的突襲和圍攻。
44.因此,坦克雷德和其他的兄弟及市民們,每日深深嘆息,等待著他。但是,在緊要關頭他并沒有到來,他們徹底絕望了。他們全體發誓,寧死也不要被抓走,流放到呼羅珊,被邪惡的人以各種刑罰無恥地折磨。然后,在**到一起后,市民和戰士決定戰斗,天一亮,他們就帶著武器從城里列隊出來,寂靜無聲地向著突厥人的營地迅速移動。在逼近之后,他們要用喇叭和號角制造出巨大的喧鬧聲,突然間向著仍舊酣睡、安然無憂地做夢的敵人沖過去,打他們個措手不及。突厥人根本來不及跑過去拿武器,**徒就能迅速展開屠殺,將他們斬殺。他們依照既定的計劃行事,很快,天一亮,他們就帶著所能聚集起來的全部武器和軍力出城,伴隨著出其不意的猛烈喧鬧和喊叫聲,他們攻進了敵人的營地。突厥人仍舊因昨日的葡萄酒而昏昏沉沉,未加防范,**徒將他們全部擊殺于劍下。最終,周圍的平原是尸橫遍野,血流成河。此外,隨著天色大亮,坦克雷德的軍隊和力量開始占據更大的優勢,敵人變得更加恐懼。最終,突厥人因極端的屠殺而害怕,他們的軍隊被迫徑直逃往首領的營帳。最后,喬庫米什和索克曼看到他們所有的軍隊都被摧毀、潰逃后,勉強上了馬,帶著所有扎營在自己身邊的人,將他們的所有帳篷及其他的東西、劫掠品、貢金都丟棄了,匆忙逃走。坦克雷德對他們緊追不舍,大肆殺戮。就在他們被驅散、潰逃,坦克雷德在后面窮追不舍的時候,拜上帝憐憫和恩準,就在當天,博希蒙德帶著自己全部的同伴與這些逃跑的人迎面相遇了。事實上,他知道他們在晚上的時候還有力地占據著那座城市的平原,但完全不知道坦克雷德在早晨進行了一場大戰。然而,在這個時候,正如一個審慎的、富有戰爭謀略的人一樣,他注意到,突厥人的傲氣和力量已然消退了,且一心逃跑,就歡欣不已,隨著巨大的吶喊聲,去追趕**徒那勝利的旗幟。在**徒將自己的軍隊混到一起后,同樣地,博希蒙德也在追擊這些逃走的人。有人說,整整一個白天,他都在不停地殺戮、抓捕他們。
45.于是,在這場突厥人的潰逃和沉重的毀滅中,喬庫米什和索克曼僅是勉強帶著少數人逃了出來。但是,一位呼羅珊國非常尊貴的夫人——她帶來了援助和軍隊,還有大量的裝備——于此地被坦克雷德和他的同伴抓獲,羈押了起來。然后,在靠著上帝憐憫,這樣取得勝利后,博希蒙德、坦克雷德,以及所有的**教戰士平靜地取得了眾多突厥人的戰利品,帶著它們,在巨大的歡樂和榮耀中進了埃德薩城。
46.在這之后,過了一些天,一封來自喬庫米什和呼羅珊王國權貴的信函被交予在埃德薩城的博希蒙德和坦克雷德,事關那名被俘夫人的贖回:為了換回她,他們愿意將被拘押在監獄中的伯克的鮑德溫送回來,或者,他們可以用15000拜占庭金幣將她贖回。當喬庫米什的這封信及如此尊貴的一位夫人被俘的消息傳到耶路撒冷后,國王鮑德溫的含有眾多懇求之詞、內容謙卑的信函到來了,他請求博希蒙德和坦克雷德,釋放那位被俘的夫人,將他的兄弟,埃德薩的王公鮑德溫換回來,多少錢也沒有這件事情重要,他們也不該覬覦這筆錢。博希蒙德和坦克雷德這樣親切地答復國王關于此事的請求:“博希蒙德和坦克雷德,隨時都向鮑德溫閣下,耶路撒冷最虔誠的**教國王鮑德溫敬表順服。我們決定,完全、自愿地服從您關于贖回我們的朋友和同伴鮑德溫的命令,從過去到現在,這件事情一直都為我們所掛念。但是,在這個時候,對此事做些掩飾,保持沉默是必要的。或許,我們能利用將這位夫人放回去的事情,在將這位鮑德溫兄弟要回來的同時,勒索到一些金錢。我們焦慮不已,非常需要錢,以償付那些在不懈的奮斗中同我們一起辛勞的戰士們。”他們的這些答復足夠美好和圓滑,但是其中根本沒有信義、真實可言,更別說任何贖回那個人的意愿。因為他們有謀求這座城市以及來自各樣商業和交易的收益的野心,這些收益大多來自防御墻之內,每年總計約有40000拜占庭金幣,這還不算眾多附屬于這座城市的城堡和地區所贈予的那些收入。在用一個友好的答復和承諾如此滿足了國王后,博希蒙德返回了安條克,坦克雷德則留下來保護、駐守埃德薩城。
47.然后,在伯克的鮑德溫被俘的第二年,也就是國王鮑德溫治下的第五年[15] ,博希蒙德動身出發,不僅去了意大利,還去了高盧,去募集軍力,挑動王公們反對希臘國王阿列克修斯。此外,坦克雷德代替他的舅父留在安條克,看管這座城市,埃德薩也由這位坦克雷德來監護。阿勒頗的卓越王公,突厥人的兄弟里德萬抓住了這個機會,詭詐地廢棄了同坦克雷德的友誼和協議,大肆劫掠了附屬于安條克城的地方和城鎮,甚至阿博拉城的主教都逃走了,許多上帝的教堂也被毀了。但是,這樣的劫掠和屠殺依舊無法使他滿足,終于,他率領了10000名騎兵和20000名步兵,從自己的土也上動身出發,無比傲慢、自以為是,要進攻安條克城,征服坦克雷德。另一方面,在獲悉里德萬的力量和軍隊數量已然增長到了不可阻擋的地步后,坦克雷德和他的人感到無比的恐懼,但是,他依舊立刻向圖柏賽臘、埃德薩及馬拉什送去了消息,也就是說,他召喚周圍所有的大公**前來救援,并安排他們在安條克**。隨著大約1000名騎兵和9000名步兵**起來后,安條克主教對所有人做了布道:他們勿要因敵人龐大的數量而躊躇,要因上帝之名及力,自信御敵,有上帝相助,必勝無疑。然后,在主教的建議下,他們宣布,并完成了3天的齋戒,此后,坦克雷德帶著10000名騎兵和步兵一路來到奧龍特斯河的橋上,并在這里過了一夜。翌日天亮后,坦克雷德起床,他的人也起了床,組成陣列,豎起旗幟,裝備著鎖子甲、頭盔、盾牌和矛,動身前往阿塔。里德萬憑借著無數的騎兵和裝備占據了那里的全部地方。于是,在這里,在得知**徒和他們的王公坦克雷德到來后,里德萬命令組織起陣列和隊形,在迫近這個白天第三個小時的時候,雙方交戰了。然而,這場戰斗和巨大殺戮,一直延續到第九個小時,在主耶穌**的幫助下,**徒的陣列不可戰勝,堅持到了最后,異**則被摧毀、驅散,都逃跑了。坦克雷德和他的人追擊他們,殺了一些人,將其他人抓起來并羈押,連同的還有武器和馬匹這些戰利品。翌日,在獲得并分發了敵人的戰利品和武器之后,坦克雷德在勝利的巨大榮耀和喜悅之中,返回了安條克。**的全體信眾,以及安條克的市民,連同這座城市的宗主教和主教一起歡呼雀躍,喜悅不已,感謝、贊頌上帝和主耶穌**,正是因為他的仁慈和保護,這位非常虔誠的大公教王公安然無恙,取得了勝利。
48.然后,在阿克城被攻占的第二年[16] ,埃及國王的一支人數、裝備眾多的軍隊,在8月由海路和陸路出發,去圍困杰費特(Jafeth),也就是雅法城,然后用海軍征伐之。他們移營在阿什克倫城的平原上,出人意料地從海、陸全面入侵這個地區。如此一來,因為對手措手不及,他們可更輕易地征服國王鮑德溫和他的人。國王鮑德溫這時正待在雅法。在看到這支海軍后,他立即識破了埃及人的詭計和謀略,意識到他們是出于這樣的緣由才先從海上圍困城市:即當國王率他的人正專注于抵御海上之敵的時候,其余的異教軍隊就從阿什克倫的平原上猛沖過來,突然間征服雅法城。不過,國王意識到了他們的騙局,也知道他們的軍力已經在阿什克倫的平原上駐扎了3個星期,隱匿且完全不暴露出向雅法的迫近和攻勢。他毫不懈怠地召喚盟友,聚集武器,以在整個間隙期間做好準備,設防筑壘,這樣,不管他們哪天到來,他本人都可帶著他的軍隊前去御敵。太巴列的休;海法的羅古斯;大衛塔的古弗里德(Gunfrid);圣亞伯拉罕的休;尤斯塔斯·格蘭納留斯(Eustace Granarius);布魯塞爾——它是布拉班特(Brabant)的一座城堡——的古特曼;高盧城市康布雷的利特哈德;圖奧納(Tuorna)的皮賽洛和海斯泰爾特的鮑德溫,兩人都來自佛蘭德斯的城堡。所有這些人都受到國王召喚,在**起**教的騎兵和步兵部隊后,他們由各地**起來,去做支援。在國王的這支隊伍中,有一名年輕的突厥人,是一個頑強的戰士,名叫馬胡麥特[17] ,論武器和人數的話,他有100名突厥弓箭手。因為對個人成就的貪婪和朝思暮想,他被從父親的家庭及大馬士革的土地上驅逐了出去。現在,他同國王達成了協議,他會于各種軍事援助中向國王保持忠誠,果敢迅捷,相應地,他會在同大馬士革的對抗中獲得國王的幫助。同時,薩拉森的軍團看到他們的詭計和圈套已經被國王識破了,已有先見之明,當下從四面八方調集起一支軍隊支援,他們就從阿什克倫的平原上拔營,自恃人數眾多,動身前往被稱為哈比蘭(Habilin)的地方。
49.就在國王預感到薩拉森人到來,并毫無疑問地確認他們已然逼近的時候,他向耶路撒冷宗主教送去了信函,告訴他立刻**起信者的部隊,趕緊增援人力和物力應敵。然后,在接到國王的消息后,宗主教**起150名步兵,并提供武裝,依照國王的命令中向其布置的那樣,朝著拉姆拉趕去。在這之后,國王和所有為了這次的戰事**起來的信眾,被主肉和血的圣餐所強化,大約有6000人,在星期五離開了雅法城,他們將康布雷的利特哈德,連同300人留在了這座城里,抵御敵軍及海上的進攻,因為他是一個謹慎而忠誠的人。于是,國王帶著他的所有同伴離開了,帶著喇叭、武器和旗幟,行軍到了拉姆拉,于星期六逗留在那里,等待宗主教埃夫爾馬閣下及整個耶路撒冷教會。在接待了宗主教及耶路撒冷的其他兄弟后,在禮拜天的清晨,國王將騎兵和步兵組成了5個陣列去同敵人交戰,他本人則無畏地留在騎兵中殿后,以激勵、鼓舞自己的人。事實上,只有很少的騎兵——從數量上說,有160人——圍繞著他。這樣少的數量并不讓人感到驚訝,因為在這片土地上一直都缺少馬匹。在這些陣列被國王這樣安排好,全體**徒被宗主教閣下憑圣十字架的標記圣潔化之后,旗幟被樹立起來,喇叭和號角不斷地發出巨大的鳴響。國王和他的人做好了準備,要向敵人的營地沖去,他們要首先發起戰斗,再不能讓敵人未受懲罰地經過此地。同樣地,在發現國王和他的軍隊已經近在咫尺之后,異**也帶著武器、旗幟和馬匹,在無法忍受的喇叭的巨響聲中,從營地里出來。他們數量非常龐大,有40000人,向**徒迎了過去,同樣是迫不及待地要來交戰。頃刻間,就在雙方的軍隊出現在平原上之后,四面八方都響起了雷鳴般的喇叭聲,信者和不信者的軍隊猛烈激戰,自8月末禮拜日[18] 的清晨,一直持續到第九個小時。這時,因上帝的恩澤和憐憫,薩拉森人變弱了,他們逃走了,竭力趕在斬殺、追擊他們的**徒之前撤退,進入阿什克倫。
50.事實上,7000名異**死在了這場戰斗中,阿什克倫的埃米爾也死了。阿克的埃米爾,還有阿蘇夫的埃米爾——他們曾經被國王饒了性命,投降之后,在前年逃到了阿什克倫——連同他們所有的劫掠之物一起被俘獲。此外,因上帝和主耶穌**的援助而取得勝利后,國王帶著從敵人那兒得來的無可估量的戰利品,在巨大的榮耀中返回了雅法。在他的隊伍中,只有100人被殺,還有一位卓越的騎士,凡爾登(Verdun)的雷納爾(Reinard),國王和整個教會都沉痛地哀悼他,以大公教葬儀安葬他。在城市的一側仍舊有海軍。海上的敵人覺得是自己人取勝了,朝圣者被擊敗逃走了,發誓要突襲這座城市。然而,在看到被斬首的阿什克倫的埃米爾,那位首領的首級,并得知了阿什克倫人及埃及人的潰逃及慘敗后,他們哀傷而絕望,劃船疾馳,從雅法城附近的地方離開了。懷著避難的希望,他們航行到了的黎波里,并在那兒過了一夜,到了清晨,他們就坐船返回了阿什克倫和埃及。此外,名為威廉的塞爾達涅(Cerdagne)伯爵,在他的叔叔伯爵雷蒙德死后,靠著血親的繼承權,繼任了卡莫拉的土地和城鎮。現在,在他叔叔死后,他正從那座被稱為“朝圣者之山”的城堡——正是雷蒙德本人將它建造得非常牢固——對的波拉,也就是的黎波里城進行著猛烈的進攻。因為駐扎在的黎波里的海軍,他對其港口無計可施,既不能對峙,也無法力奪,這既是因為他們仰賴著海水,還因為城里總會有多到難以抵擋的大群人到海邊去幫助他們。盡管如此,這位伯爵還是付出巨大的努力,克服萬難,竭力阻止他們返回,有的時候是用投石車,有的時候是用弓箭手。但是,異**在水上很有信心,強勢地停泊在阿什克倫近旁,不受阻礙和傷害。
51.于是,在這場戰爭后,當國王在位于阿什克倫和拉姆拉之間的哈比蘭獲得勝利之后,國王的土地平靜了下來,阿什克倫人和埃及人的內心感到非常的恐懼,因為他們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少數人組成的部隊打敗,陣亡、潰逃,在他的面前,他們再無抵抗或幸存的希望了。在這樣的哀傷和絕望中,薩拉森人安定了下來,這時,他們平靜了8個月的時間。其間,他們經營葡萄園,因國王停止兵戈而歡欣,迫不及待地用相互間的和約,以及贈禮來取悅他。不過,他們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費心機,除非他們將阿什克倫城交到他的手中。春天的月份到了,這時,這一年的水果等作物,以及所有的希望都在萌發、結果、成熟,豐收在即。于是,就在所有這些都顯得那么稱心、豐碩,整個阿什克倫的平原上都在忙著收獲的時候,國王從耶路撒冷及所有給予他幫助的地方**起戰士和大量的武器,并在祈禱日期間[19] ——在這個時候,這些地方的所有作物都在急著收獲——搶占了阿什克倫人的土地,以一支強大的軍隊收割葡萄園、無花果樹及各種的樹木。甚至,國王不滿足于將作為馬匹、駱駝及其他牲畜草料的作物毀掉,還用火將它們燒掉了。這樣一來,無論如何,因為這番無法估量的損害,這個堅強、難以馴服的民族就會俯首稱臣。就這樣,整個地區不但是被人之軍隊,亦被火焰所毀滅了。隨后,國王帶著他的一部分軍隊返回了耶路撒冷。所有陪同他的人在山中行進的時候,吹響了喇叭和號角,巨大的轟鳴聲響聲震天,周圍的群山和峽谷中的所有地方頓時都陷入了巨大的恐懼之中。憑借著自己的力量,他們從這些地方穿行而過。眾多野獸都被這種無法估量的巨大喧嘩聲嚇呆了,恐懼得都從自己的洞穴及山中的荒野之地中出來,迷了路,一反常態地在道路上徘徊。這并不讓人感到驚訝,因為,飛鳥都無法忍受人們大聲喊叫所帶來的喧鬧聲,被巨大的聲響所驚嚇,無法飛翔,從空中掉落到了人群中。于是,正當各種野獸就這樣被從洞穴中嚇出來,受到這樣巨大聲響驚嚇的時候,偶然間,一頭膽怯的小鹿不幸地從山中出來,亂竄一氣,匆忙間逃到了人群中間。立刻,軍隊的先鋒看到這頭鹿之后,縱馬疾馳,從各個方向去追擊它,他們要趕到前面,以將其抓獲。他們就像是參與狩獵一般。
52.正當極尊貴的年輕的阿諾爾夫[20] ——他是一位優秀的騎士,還是奧德納爾德(Oudenaarde)城堡的一位王公——的一名扈從快馬加鞭,急迫地追逐這頭鉆到人們中間,向著山里疾馳的小鹿的時候,在這樣竭力的奔馳中,扈從馬匹的肚帶斷裂了,他就從馬上掉了下來,跌到了地上,停止了追逐。他的馬因周圍喊叫的人的喧嘩聲而受到驚嚇,無法馴服地快速向山中跑去。沒有人能靠近或者抓住它。直到最后,它逃到了山中的隘路間,再也看不到了。這時,一些人急忙去尋找這匹逃掉的馬,阿諾爾夫也加入到其中。但是,在找了很久之后,他們也沒找到這匹馬,每個人都因山中艱難的地勢疲倦不堪,撤了回來。唯獨阿諾爾夫,因這匹馬而焦慮,心煩意亂。他不能沒有扈從的支持和服侍。為了找這匹馬,阿諾爾夫追出去很遠,想著若是運氣好,或許能發現它,將它帶回來。但是,非常不幸,馬是找到了,這位卓越的年輕人卻再未回到自己人那里。因為那里隱藏著**人的埋伏,他們由阿什克倫來到了山中充滿著潛伏之地的山峰之間,想著要燒毀、蹂躪這個地區,并對付**教軍隊中任何一個毫無準備地與他們相遇的人,為他們所遭受過的劫掠和火焰復仇。他們看到這位非常尊貴的年輕人獨自一人,沒有武裝,在山脊和山坡間徘徊著,于是,他們出其不意地大喊著,持著武器去攻擊他。他拔出武器,在相當長的時間里竭力抵抗、防御,但徒勞無益,最終,他不堪長時間的持續戰斗,精疲力盡。他們用矛和箭矢刺穿了他的肝和肺。他從馬上掉了下來,流了很多的血。他們殺死了他。并且,他們將他的頭砍了下來,作為勝利的象征帶回了阿什克倫。然后,他所騎的馬,在山中的隘路和陡坡上疾馳,異**根本抓不住它,直到最后,它跑出了山,回到了國王的軍隊中,沾著它的主人,它的騎乘者的血跡。所有人都清楚,這表明他已經死了。實際上,當國王和所有**徒同伴看到這匹沾滿鮮血的馬后,他們就想到,阿諾爾夫一定是掉以輕心,死在了阿什克倫人的武器之下。他們立刻就在山中散開,去找出、追擊這些敵人。但是,他們只找到了躺倒在地死了,且沒有了頭的阿諾爾夫。他們根本就沒能看到那些**人。他們收起死尸,將其帶回了耶路撒冷,以大公教的葬儀將其光榮地安葬在了約沙法峽谷中,就在主耶穌之母圣瑪利亞的拉丁教堂旁。國王在葬禮這天為他痛哭,軍隊所有的王公也都在哭泣。埃諾伯爵尊貴的妻子,也為他流下了最為悲痛的眼淚,因為在她從遙遠的高盧到耶路撒冷朝拜的時候,他是她的同伴和同行者。這并不令人驚訝,這位年輕人配得上如此多的大人物的眼淚和哀痛,因為所有人都覺得他謙恭、友善,他沒有拒絕過任何的軍事行動,沒留下任何壞名聲。然后,在這樣著名的一名騎士被安葬后的第三天,經中間人,阿什克倫人將**徒正在尋找的他的腦袋送了回來,連帶著的,還有系在他的一縷頭發上的信件。信中這樣寫道:“阿什克倫人將這個被殺死的人,這個至為尊貴的人的腦袋送回給國王鮑德溫,并不是出于任何友愛的緣由,而僅是要重新喚起、增加他以及看到他的人們的悲哀。這樣做的目的是讓****明白:這樣一個人的死,根本不能與阿什克倫人所遭受的全部毀滅及烈焰相提并論,無法相抵;斬首了這樣一名騎士后,阿什克倫人再不想去回憶、哀痛自己所受的傷害。”
[1] 譯者注:1102年5月25日。
[2] 譯者注:即紹克的埃夫爾馬。
[3] 譯者注:1102年。
[4] 譯者注:阿爾伯特后四卷的時間經常出現混淆,不甚準確。
[5] 譯者注:1104年春天。
[6] 譯者注:1104年5月26日。
[7] 譯者注:1104年。
[8] 譯者注:1104年9月14日。
[9] 譯者注:1104年9月21日。
[10] 譯者注:雷蒙德死于1105年2月28日。他所修建的這座城堡,現在稱為的黎波里城堡,到20世紀90年代,一直被作為軍事之用。亞琛的阿爾伯特:《耶路撒冷史》,第680頁。
[11] 譯者注:博西蒙德是在1103年被釋放的。亞琛的阿爾伯特:《耶路撒冷史》,第688頁。
[12] 譯者注:應該是哈蘭(Harran)。
[13] 譯者注:庫特奈的喬斯林是在第一次十字軍結束后到的東方,大約是在1101年。他到了東方后,去埃德薩找了他的親戚伯克的鮑德溫,成為了圖柏賽臘的領主。1118年,他接替鮑德溫,成為了埃德薩伯爵。亞琛的阿爾伯特:《耶路撒冷史》,第692頁。
[14] 譯者注:《加拉太書》,6:2。
[15] 譯者注:1105年。
[16] 譯者注:1105年。
[17] 譯者注:即別克塔什·伊本·突突什(Bektash ibn Tutush),他是大馬士革的杜卡克的兄弟,因為繼承權問題與杜卡克頗有恩怨。亞琛的阿爾伯特:《耶路撒冷史》,第707頁。
[18] 譯者注:1105年8月27日。
[19] 譯者注:起始于1106年4月30日。拉丁原文為“rogationum”,即“Rogation days”,祈禱日,即**升天節前的三天,祈禱日沿襲**誕生以前的儀式,以傳統的齋戒和禱告為特征,是**徒專門祈求豐收的節日。
[20] 譯者注:奧德納爾德的阿諾爾夫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