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之為物,雖非登俎之貴,然見于經、引于傳、著于子史、志于隠逸,歌詠于詩人,雜岀于小說,皆有意謂焉。故因益以今之所見聞,次而譜之。自總論而列為上下二篇,又敘其后,聊亦以補博覽者所闕也。神宋嘉佑四年冬序。
總論
蟹,水蟲也。其字從蟲【盱鬼反】,亦曰魚屬,故古文從魚作蟹。以其外骨則曰介蟲,取其橫行目為螃蟹焉。骨眼蜩腹,□〈蟲匡〉腦鱟足,其爪類拳丁,其□〈敖上骨下〉類執鉞,匡跪又皆外刺。性復多躁,或編諸繩縷,或投諸笭箵,則引聲噀沫,必死方已。類皆□〈魚隋〉育,生于濟鄆者其色紺紫,出于江淛者其色青白。【此舉其所育多者爾,凡有水之地,不無此味。】小者謂之蟚蚎,中者謂之蟹匡,長而鋭者謂之蠞,【音截】甚大者謂之蝤蛑。雖皆有佳味,獨蟹參于藥論耳。明越溪澗石穴中亦出小蟹,其色赤而堅,俗呼為石蟹,與生伊洛者無異。厴圓多腴而奪之□〈敖上骨下〉,臍長多瘠而與之蝦。其生于盛夏者,無遺穗以自充,俗呼為蘆根蟹。【謂其止食茭蘆根】瘠小而味腥,至八月則蛻形。已蛻而形浸大,秋冬之交稻梁已足,各腹芒走江,俗呼為樂蟹,最號肥美。由江而納其芒于海,中之魁遇冰雪則自伏淤淀,不可得矣。今人設啖具以案酒者,此特為之先置焉。江淮間尚推重如此,況非所育之地乎。【何曽食疏,弘君食橄,虞悰飲食,亦未必不珍此味也。虞悰南史有傳,但名存而書亡,此為恨耳。】
曰蟚蚎者,二月、三月之盛出于海涂。呉俗猶所嗜尚,歲或不至,則指目禁煙,謂非佳節也。今之通泰,其類實繁,然有同蟚□〈蟲越〉差大而毛,好耕穴田畆中,謂之蟚蜝,毒不可食。晉蔡道明誤食之幾死,尤宜慎辨也。又多生于陂塘溝港穢雜之地,往往因雨則瀕海之家,列陣而上,填砌縁屋,雖驅挮之不去也。噫!蟹雖微類,至于腹芒以朝其魁,其得自然之禮歟。嗜欲已足,舍陂港而之江海,其得自然之智歟。雖外剛躁而內無他腸,其得自然之正歟。豈獨以其滋味饜世人之口腹哉。故論其畧而冠諸二篇之首。
上篇
離象 有匡 仄行 螖蠌 走遲 蟲孽 性躁 左持 捕鼠 不啖 郭索 蟚蜝 誅解系 蛙矜 龜長 侈味 瑣□〈王吉〉 介蟲之孽 無腸公子 天文 食證 異名 誡嗜 兵異 集鼠 鱟類 浦名 畫 輸芒 蛉腹 同鼠孽 為菑 玉篇 月令 圖經 琴聲 唐韻 說文 長生 食莨 斬王攄 藥證
離象
《易》之離,象曰:為鱉、為蟹、為蠃、為蚌、為龜。孔颕達云:取其剛在外也。
有匡
《檀弓》曰:成人有其兄死而不為衰者,聞子皋將為成宰為衰。成人曰:蠶則績而蟹有匡,范則冠而蟬有緌,兄則死而子皋為之衰。孔颕達云:蟹背殻似匡。
仄行
《周禮》:梓人為簨簴。別敘:小蟲,蟹屬,以為雕琢。鄭康成注云:刻畫祭器,愽庶物也。蟲自外骨,至胷鳴,內有仄行者。釋云:蟹屬。賈公彥疏曰:今人謂之螃蟹,以其側行者也。內郄行者螾□〈行外蟲內〉之屬,即由延也。脰鳴者即蝦蟇也,紆行者即蛇也。案周禮祭器未有以由延、螃蟹、蝦蟇及蛇為飾者,不知起何法制,且**但云以雕琢耳,康成專取為祭器之飾,義誠安考?
螖蠌
《爾雅》釋魚篇云:螖蠌,小者蟧。【蟧,螺屬,見埤蒼。或曰即螖也,似蟹而小。】
走遲
《大司樂》:樂,六變。注:蛤蟹,走則遲。
蟲孽
越王勾踐召范蠡曰:“吾與子謀呉,子曰未可也,今其稻蟹不遺種,其可乎?”【注:蟹食稻。】對曰:“天應至矣,人事未盡也,王姑待之。”
性躁
《荀子勸學篇》云: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無所寄托者,用心躁也。【注:跪,足也。螯,蟹首上如鉞者。序語蟹皆八足,此云六者,謬文。然今觀蟹行,后兩小足不著地,以其無用,所畧而不言。】
左持
晉春秋畢吏部:卓字茂世,嘗謂人曰:左手持蟹螯,右手執酒杯,拍浮酒池中,足樂一生哉。
捕鼠
《淮南子》曰:使蟹捕鼠必不得。
不啖
虞預《會稽典録》云:吞舟之魚,不啖鰕蟹。【《玉篇》作鰕,長須蟲也。】熊虎之爪,不剝貍鼠。
郭索
《太玄》:鋭前一蟹之郭索,后蚓黃泉。【范明叔云:一水也所稱泉,亦為水所稱蟹,五為裸所稱蚓,言蟹之與蚓者,用心之不一,雖有郭索多足之蟹,不如無足之蚓者,以其用心之一也。】
蟚蜝
《晉書》:蔡謨字明道,初渡江,見蟚蜝大。喜曰:蟹有八足,加以二螯,令烹之。既食,吐下委頓,方知非蟹。后詣謝尚而說之。尚曰:卿讀《爾雅》不熟,幾為勸學死。
誅解系
晉解系字少連,與趙王倫同討叛羌。時倫信用佞人,孫秀與系爭軍事,更相表奏。朝廷知系守正不撓,而召倫還。系表殺秀以謝氐羌,不從。后倫、秀以宿憾收系兄弟,梁王彤救系等。倫曰:“我于水中見蟹且惡之,況此人兄弟輕我邪。”遂害之。
蛙矜
《莊子秋水篇》:公子牟曰:子獨不聞夫埳井之鼃乎?謂東海之鱉曰:“吾樂與!吾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闕甃之崖,赴水則接掖持頥,蹶泥則沒足滅跗,還虷【音寒,義云井中赤蟲,一名蜎。】蟹與科斗,莫吾能若也!”
龜長
《大戴禮》云:甲蟲三百六十四,神龜為之長,蟹亦蟲之一也。
侈味
《南史》:何胤字子季,出繼叔父曠所,更字胤叔。初胤侈于食味,前必方丈,后稍欲去。甚者猶食白魚□〈魚旦〉【市演反】、脯糖蟹,以為非見生物,擬食蚶蠣,使門人議之。學生鍾岏曰:□〈魚旦〉魚就脯,驟見屈伸。蟹之將糖,躁擾彌甚。仁人用意深懐此怛,至于車螯蚶蠣,眉目內闕,慚渾沌之竒獷,殻外緘非金人之慎。不悴不榮,曽草木之不若。無馨無臭,與瓦鑠其何殊。故宜長充庖廚,永為口實。
瑣□〈王吉〉
郭景純《江賦》云:“瑣□〈王吉〉腹蟹,水母目蝦。”又《松陵集》注云:瑣□〈王吉〉似蜯,常有一小蟹在腹中為□〈王吉〉出求食,蟹或不至,□〈王吉〉餒死。所以淮海人呼為蟹奴。
介蟲之孽
《月令》章句曰:介者,甲也。謂龜蟹之屬。【后漢五行志】
無腸公子
《抱樸子》云:山中無腸公子者,蟹也。
天文
《釋典》云:十二星宮有巨蟹焉。
食證
孟詵《食療本草》云:蟹雖消食,治胃氣、理經絡,然腹中有毒,中之或致死,急取大黃、紫蘇、冬瓜汁解之,卽差。又云:蟹目相向者不可食。又云:以鹽漬之,甚有佳味,沃以苦酒,通利支節,去五臟煩悶。【予謂亦不可與柿子同食,發霍瀉。】
異名
《中華古今注》云:蟚蚎,小蟹也。生海涂中,食土。一名長卿,其一螯偏大者為擁劍,一名執火。
誡嗜
《混俗頥生論》曰:凡人常膳之間,豬無筋、魚無氣、雞無髓、蟹無腹,皆物之稟氣不足者,不可多食。
兵異
《軍畧災篇》云:地忽生蟹,當急遷砦柵,不遷,將士亡。
集鼠
陶隠居云:僊方以黒犬血灌蟹,三日燒之,諸鼠畢集。
鱟類
郭景純傳山海經云:鱟形如惠文冠,青黒色,十二足,長五六尺,似蟹。雌常負雄而行,漁者取之必雙得。即呉都賦所謂乘鱟者也。呂延濟亦注云似蟹。
浦名
南齊建武四年,崔慧景作亂到都下。【今之金陵】不克,單馬至蟹浦,投漁人太叔榮之,榮之故為慧景門人,時為蟹浦戍,因斬慧景頭納鰍籃中,送都下焉。
畫
唐韓晉公滉善畫,以張僧繇為之師,善狀人物、異獸、水牛等,尤妙于螃蠏。
輸芒
孟詵《食療本草》云:蟹至八月卽啖芒,兩莖長寸許。東向至海,輸送蟹王之所。陶隠居亦云:今開蟹腹中,猶有海水,乃是其證。予謂即陸魯望云執穗,以朝其魁者也。與夫羔羊跪乳,蜂房會衙,俱得自然之禮。
蛉腹
《唐韻》況字,逋翁混胎丈人攝魔還精符曰:螟蛉之子,蝦目蟹腹,卽卽周周,兩不相掩,此之謂體異而氣同。
同鼠孽
唐陸龜蒙字魯望,作《稻鼠記》,引《國語》曰:今吾稻蟹不遺種,豈呉人之土鼠與蟹更俟其便而効其力,殱其民歟?
為菑
晉《隠逸傳》,夏統字仲御,會稽永興人也。幼孤貧,養親以孝睦聞。初兄弟毎采梠求食,星行夜歸,或至海邊采螊□〈蟲越〉以自資養。
玉篇
八足【蟹二螯八足】□〈蟲不〉【普流反,似蟹二足,亦見郭璞江賦。】蜅□〈蟲尃〉【上方武下布莫反,皆蟹也。】
月令
季冬行秋令,介蟲為妖。【丑為鱉蟹】
圖經
羅處約《新修蘇州圖經鳥獸蟲魚篇》,蟹居其末。
琴聲
《琴譜履霜操》有蟹行聲。
唐韻
蟚螖【戶八反,似蟹而小。予謂即今之蟚蚏也,一名蟚螖耳。】□〈蟲兀〉【王忽反,蛤屬,似蟹。】蟹【水蟲也。】蝤蛑【上自秋下莫浮,似蟹而大,生海邊。】蠞【似蟹,生海中。予謂于食品中與苣勝胡麻相宜。】螯【蟹屬。】□〈敖上骨下〉【蟹大時也,予謂古今用□〈敖上骨下〉跪字通作螯。】螃【螃蟹,釋云本蟹云,俗加螃字。予案周禮疏推作旁,取其橫行,今字益蟲,乃是俗加。陸徳明所謂蟲屬,要作蟲旁,草類皆從兩屮,是也。然則旁蟹之呼名古矣,但不當加蟲字耳。予謂今秀州華亭縣濟村所出甚多小者,謂之黃甲,越人云和鹽泥養之可踰月。】□〈魚折〉魟【下音功,江蟲也,形似蟹可食,又音炴。】□〈魚良〉□〈魚豈〉【下音孩,雄蟹也。】虷【胡安反,虷蟹,一名蚱蟲。】擁劍【劍蟲,形似蟹。崔豹《古今注》折劍,一名執火,其螯赤,謂之執火。】鰖【蟹子也,以水反,又他果切。】厴【蟹腹下厴,于琰反。】蝑【鹽藏蟹,事夜切。】江□〈蟲折〉【寺絶反,似蝤蛑,生海中。】□〈北上蟲下〉【蟲,似蟹四足,音北。】
說文
六足【許慎說文云:蟹,六足二螯者也。】蛫【九毀切,唐韻云:獸似龜,白身赤首。】胥【相居切,蟹醢也,唐韻從蟲鹽藏之。】
長生
陶隠居云:僊方投蟹于漆中,化為水,飲之長生。
食茛
陶隠居云:蟹未被霜者,甚有毒,以其食水茛也。人或中之,不即療則多死。至八月,腹內有稻芒,食之無毒。
斬王攄
《晉書》:劉聰字符明,即偽位左都水使者,襄陵王攄坐魚蟹,不供,斬于東市。
藥證
《本草》云:蟹蝑,味咸,性寒,有毒。主胷中邪氣熱結,痛喎僻音建面腫,解結散血,愈漆瘡,養筋益氣。取黃以涂久疽瘡,無不差者。又殺莨菪毒,其爪尖主破胞墮胎。《陳藏器本草》云:人或斷絶筋骨者,取脛中髓及腦與黃微熬納瘡中,即自然連續。《海藥本草》云:石蟹,案廣州記云:出南海,祇是尋常蟹,年深歲久,日被水沫相抱,因茲化成石蟹。每遇海潮,即飄出。又有一般者,入洞穴年深,亦成石蟹。味咸寒有毒,主消青盲眼浮翳,又主眼澀。皆細研水飛入藥,相佐用以點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