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福田鬼事
一
“阿羅漢如田,施主如農夫,施物如種子,依彼而生果。
二
為餓鬼、施主,其成田種子。餓鬼得享受,施主依福而增長。
三
此世為善業,供養于餓鬼,為諸善業者,彼得到天界。”
二 豚鬼事
一
“汝體是金色,照耀輝十方,汝之口如豚,前世為何業?”
二
“令制此身業,不制此口業,是故那羅陀,如汝之所見,我如此之姿;
三
是故那羅陀,我今實告汝,汝見是此姿,勿為口惡業,勿為如豚口。”
三 臭口鬼事
一
“汝如神之美姿,飄浮虛空中。然尸蟲食汝惡臭口,前世為何業?”
二
“我修惡業者,口中出惡語,以圣者之姿態,卻不制口業。依前之修業,我得此美姿,以口作兩舌,是以被腐蝕。
三
告汝那羅陀,此由汝所不見。深懷慈悲者,善人應勸言:勿為兩舌語,勿作妄語言,汝將得為惠藥叉。”
四 人形鬼事
一
“但得有機會,無貪為布施,前世為餓鬼,今作地居神。
二
護國四天王,名高稱四洲:俱吠羅、持國、廣目、增長天。彼等堪供養,施者有果報。
三
勿泣勿悲傷,其余所嘆息,彼鬼有何益?如是利彼親——
四
然,施物施僧團,供彼僧伽之使用,長為彼利益,善作利彼事。”
五 戶外鬼事
一
“彼等住家外,街頭四處立,自向舊家行,便立于門口。
二
依于過去業,多獲飲食物,供養軟硬食,彼是世因緣,誰會憶彼等?
三
茲有慈悲人,以時有因緣,清凈且殊勝,適時與飲食。‘與汝等食物,愿汝得幸福。’
四
彼等集此處,餓鬼集有因,多得飲食物,心非常歡喜。
五
(餓鬼等言):‘我等受此食,與我有因緣,彼皆得長生。為我行供養,施主得善果。
六
此實死世界,無耕無畜牧,亦無如商賈,及錢作買賣。
七
由此處所受,得生死界之餓鬼。如水高向低流,此處實如是;此處之所施,利益諸餓鬼。
八
川涌流滿海,此處實如是;此處之所施,利益諸餓鬼。
九
施我為善業,彼等與我有因緣。愿友愿親里,憶起過去業,施物與餓鬼。
一〇
勿泣勿悲傷,其余所嘆息,親亡有何益?如是利彼親——
一一
然,施物施僧團,供彼僧伽之使用,常為死者益,善為彼得利。’
一二
此處之所記,于此親朋者,所作之義務,供養諸餓鬼,僧伽處施力,汝甚得福不少。”
六 食兒鬼事(一)
一
“裸體之丑姿,放惡臭,呼出腐蝕氣,蠅子來群集。汝今立此處,我問汝是誰?”
二
“尊者!我為女餓鬼,行往惡趣道,住此閻魔界,多行惡業故,趣此餓鬼界。
三
晝生有五子,夜又生五兒,生子即為食,我猶不飽足。
四
我心饑中燒,闇中難飲食,不幸生惡趣,見我受災厄。”
五
“汝之身口意,如何造惡業,緣何業報果,令汝食子肉?”
六
“夫之妾妊娠,我即抱敵意,懷諸惡意行,使彼兒流產。
七
彼女二月胎,胎兒涂血出,彼女母怒我,**諸親戚,
八
對我施詛咒,且責我行惡,我恐被咒詛,故作妄語言。
九
并兼為詛咒,我食兒之肉,又因妄語業,兒身膿血滴,由此業果報,故食我子肉。”
七 食兒鬼事(二)
一
“裸體之丑姿,放惡臭,呼出腐蝕氣,蠅子來群集。汝今立此處,我問汝為誰?”
二
“尊者!我為女餓鬼,往生惡趣道,住此閻魔界,趣此餓鬼界。
三
晝生有七子,夜又生七兒,生子即為食,我猶不飽足。
四
我心饑中燒,闇中難寂靜,瞋心燃怒火,為激情所驅。”
五
“汝之身口意,如何造惡業,緣何業報果,令汝食子肉?”
六
“我有二兒子,成熟為青年,我子生而愚,為夫所輕蔑。
七
是故夫怒我,帶來他妻妾,彼女懷胎兒,我乃生敵意。
八
我以惡意行,流產其胎兒,彼女三月胎,腐敗涂血出。
九
彼女母怒我,**諸親戚,對我施詛咒,且責我行惡。我恐被詛咒,故作妄語言。
一〇
若我不犯此,我不食子肉,緣于妄語業,而生此業果,兒身膿血滴,食子之血肉。”
八 牛鬼事
一
“取割綠草如狂者,口中云食、食,汝何為此語,對此死老牛?
二
雖與飲食物,死牛無復生,汝何癡又愚,他事亦如是。”
三
“汝觀此牛體,頭尾與四足,若眼如生時,此牛必得起。
四
未見我祖父,手足及頭體,唯望其墓土,即哭泣涕生,猶如對死牛,汝何此愚蠢?”
五
“如火注酥油,實為苦所燒,如以水注火,一切苦全消。
六
汝知我懸心,拔取煩惱矢。汝去我惱苦,失父之煩惱。
七
除去煩惱矢,我心得寂靜,如無煩惱苦。我子!而今聞汝言,我已無悲泣。”
八
智慧同情者,以如是行之,由悲得離脫,若如善生父。
九 織女鬼事
一
“彼女食膿血,且食排泄物,此為何業果,常時食膿血?如此之婦人,曾為如何業?
二
美好又柔軟,新衣被麗毛,施與此婦人,皆如銅板失。如此之婦人,曾為如何業?”
三
“尊者!此人是我妻,慳食深嫉妒,當我之施與,沙門婆羅門,罵我且責備:
四
‘膿血排泄物,不凈汝永食,汝今于此世,應衣銅板服。’為此不善業,永遠來此世,以食不凈物。”
一〇 禿頭鬼事
一
“汝住宮殿中,為何不外出,汝本是何人?幸福者出來,我等欲見汝。”
二
“裸體行外出,我恥且為難,我只被毛發,福業幾無作。”
三
“我與汝外衣,取此而著之。幸福之人!汝可來外面,我等欲見汝。”
四
“貴君所施與,此物我無益;此有佛**,信深優婆塞,
五
為我獻布施,我可著此衣,彼使我幸福,達成此快樂。”
六
此等眾商人,使彼女入浴,涂香并著衣,為彼獻布施。
七
無間捧獻果,衣服與飲食,得成布施果。
八
于此彼女美,身著清凈衣,上衣迦尸絹,微笑出宮殿。“此為布施果”,彼女作此言。
九
“滿足心喜悅,輝耀汝宮殿,問汝如神者,何業得此果?”
一〇
“正行一比丘,我以清凈心,供奉油果子。
一一
依此善業果,我得住宮殿,長久得享受,今此時已短。
一二
自今四月后,期限已來臨,我恐生地獄,非常之苦極。
一三
四角有四窗,諸屋皆相似,鐵壁圍四周,頂柵以鐵覆。
一四
鐵地用火燒,四側百由旬,充滿烈火焰,每時皆此狀。
一五
此處長期間,我為惡業果,不得不受苦,是故我悲嘆。”
一一 象鬼事
一
“先者乘白象,彼人為先行;中央牽騾馬,車乘而驅去。更后一處女,乘轎耀十方。
二
汝等持棍棒,面泣身割破,汝等人似鬼,為如何惡業,相互而吸血?”
三
“先者乘白象,為我最長子,彼多為布施,而受此幸福。
四
中央四騾馬,車乘速行者,中有我兒子,彼素無貪行,而為布施主,以此彼光輝。
五
最后乘轎去,年青之婦人,賢明眼優美。彼為我幼女,享受多幸福。
六
彼等于前世,沙門婆羅門,誠心行布施;我等為慳貪,罵沙門婆羅門,彼等喜布施;我等如蘆草,刈割成凋落。”
七
“汝等何食物,以何為寢具,如何而生活,相互為傷害?有限多財寶,而無幸福無本,今日受痛苦。”
八
“我等相互害,吸食膿與血,多吸無滿足,亦無歡喜時。
九
不行布施者,惱苦如我等,死而往閻魔;彼等近食物,終于離他去,所食無湯汁,亦無何福業。
一〇
此世為餓鬼,長久受饑渴,惱燒之痛苦;成熟苦果業,當受激苦果。
一一
財寶富無常,此世壽無常;無常知無常,賢者作庇護。
一二
如是善知者,持法受尊敬,彼等聞人語,不再輕布施。”
一二 蛇鬼事
一
“脫去蛇舊皮,彼移行新體,此體亦不要,餓鬼時限來,死時亦如是。
二
燒者之不知,因緣人悲嘆;故我不悲嘆,彼已成去者,是為彼惡趣。
三
不招而自來,不命而自去;自來又自去,有何可悲者。
四
燒者之不知,因緣人悲嘆;故我不悲嘆,彼已成去者,是為彼惡趣。
五
若悲嘆貧陋,于此得何果;有緣知友人,更為我等悲。
六
燒者之不知,因緣人悲嘆。故我不悲嘆,彼已成去者,是為彼惡趣。
七
少年追空月,行去且哭泣,如人將死去,悲泣亦如是。
八
燒者之不知,因緣人悲嘆;故我不悲嘆,彼已成去者,是為彼惡趣。
九
婆羅門!猶如破之水瓶,不能再接合,如人將死去,悲泣亦如是。
一〇
燒者之不知,因緣人悲嘆;故我不悲嘆,彼已成去者,是為彼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