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五人為三公 袁安
右按《后漢書》:袁安太仆卿,為司空,遷司徒。安子敞,光祿勛,為司空。敞子湯,太仆卿,為司空、司徒、太尉。湯子逢,屯騎校尉,為司空。逢弟隗,太常卿,為司空、太尉。
四世四人為太尉 楊震
右按《后漢書》:宏農楊震八世祖喜,封赤泉侯。高祖敞,為丞相。父寶,隱居不仕。自孝安帝至獻帝七世,父子并有德業。震子秉,秉子賜,賜子彪,自震至玄孫彪,四世為太尉。
四世四人為三公 寶巖
右按《后魏書》:竇巖為司徒,巖子略少傅,略子熾太傅,略孫毅大司馬。
三世四人為三公 宇文永
右按《后魏書》:宇文永為太尉,子測少保,測弟深少師,深子孝伯少冢宰。
三世三人為三公 李沖 長孫雅
右按《后魏書》:隴西李沖,沖之子延實,延實之子成,三世三人并為司空。
右按《西魏書》:長孫雅為太師,子紹遠為大司空,紹遠子覽為大司徒。
一門七人為三公 荀勖
右按《晉書》:荀勖為司徒,子藩太保,組為太尉,藩子邃為太保。勖即漢司空爽之曾孫,魏太尉堂曾孫,晉太尉顗從祖兄子也。
一門四人為三公 賀拔允
右按《北齊書》:賀拔允為太尉,弟勝為太師,岳為太尉,勝堂弟仁為太師。
一門三人為三公 于謹
右按《后周書》:于謹為太師,子實司空,實弟翼太尉。
四代為司徒太尉 王宏
右按《晉書》:王宏,瑯琊臨沂人。曾祖導晉司徒,父珣司徒,宏至太尉,孫僧達為太尉。
屏風隔坐 第五倫 鄭宏
右按《后漢書》:第五倫為會稽太守,舉鄭宏孝廉。后宏為太尉,倫為司空,班次之,每朝見,鄭常曲躬自卑。章帝問其故,遂聽置云母屏風,分隔其間,青史羨之。
四辭仆射而后受 荀顗
右按《晉書》:荀顗代陳泰為仆射,領吏部,四辭而后受。
三拜左仆射 李程
右按《唐書》:彭原公李程,自河中節度使拜左仆射,頃之領汴州,拜左仆射一歲,鎮襄陽,又拜左仆射,自武德至長安四年已前,兩拜仆射為丞相。其后以南省事疎,方帶平章之號,然非耆德碩老有高名者,莫得居焉。程故三拜此官,不處于古,振古為盛。
一門三仆射 韋待價
右按《唐書》:韋待價為右仆射,三從弟安石為左仆射,再從侄巨源為左仆射。
四世為仆射 封回
右按《后魏書》:封回子隆之,隆之子子繪,子繪子德彝,四世為仆射,德彝入唐。【模按:原奉作「封回」,查《后魏書》作「封回」,因為更正。】
三世為仆射 謝安
右按《晉書》:謝安,安之子琰,琰之子混,三世為仆射。
三世為令仆 王述 孔愉
右按《晉書》:中書令王述,述子坦之,坦之子瑜,三世為中書令兼仆射。
右按《晉書》:孔愉為仆射,愉子安國為仆射,孫靖為仆射兼尚書令。
神告仆射 李靖
右按小說:李衛公始困于貧賤,因過華山廟訴于神,且請告以官位所至,詞色抗厲,觀者異之。佇立良久乃去,出廟門百許步,聞后有大聲曰:「仆射好去。」顧不見人。其后竟至端揆。
白衣尚書 鄭均
右按《后漢書》:鄭均為尚書,澹泊無欲,以病乞骸骨,終不肯起。帝嘗車駕幸均舍,勅賜尚書祿終其身,時人號為白衣尚書。
五世為吏部尚書 何尚之
右按《宋書》:何尚之,子偃,偃子戢,戢子昌禹,昌禹子敬容,五世為吏部尚書。
四世五人為吏部尚書 王敬恒
右按《宋書》:王敬恒,子瓚之、延之,瓚之子秀之,秀之子俊之,四世五人皆為吏部尚書。
兄弟同時為左右丞 崔知悌
右按《唐書》:崔知悌為左丞,知悌之弟知溫為右丞,兄弟同時對居二轄。
從者答神人曰魏公舒 魏舒
右按《晉陽春秋》:魏舒少時,嘗宿于野。主人產子,俄而聞車馬聲,有人問:「為男為女?」從者曰:「男也。」令書之:「年十五當以兵死。」又問寢者誰,曰:「魏公舒。」后十五年,舒往問之,所生子果為斫桑斧所傷而死。舒后果為三公,是知人之爵祿前定矣。悲夫!銳于名者如之何?
贈童子木馬 段暉
右按《北史》:段暉,姑**。漢太尉颎之后。身長八尺余,師事歐陽氏。有一童子,與暉同志,后二年辭歸,從暉請馬,暉戲作木馬與之。童子甚悅,謝暉曰:「吾太山府君子,奉勅游學,今將歸。損子厚贈,無以報德。子后當至方伯封侯,非報也,且以為好。」言終,乘馬騰虛而去。暉乃自知必將貴,仕乞伏熾盤,為輔國大將軍、涼州刺史,遷御史大夫、西海侯。
白須公神語 羅宏信
右按小說:羅宏信初為本軍步射小校,掌牧圉。曾宿魏州觀音院,院門外其地有神祠,俗號曰白須公。巫有宋千者,忽謂宏信曰:「夜來神有語,君不久為此地主。」佗日復言之。不期月,軍變,推宏信為帥,累加至太尉,封臨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