蹤 華智冰 ? 23小時前 ? 漢語字典 ? 閱讀 5 部首 足部 總筆畫 15畫 部外筆畫 8畫 結構 左右結構 拼音 zong 聲調 zōng 五行 金 造字法 形聲字 五筆 KHPI 倉頡 RMJMF 鄭碼 JIWB 四角 63191 中文電碼 9338 區位碼 5557 統一碼 8E2A 繁體字 蹤 筆畫 [251212144511234] 豎、橫折、橫、豎、橫、豎、提、點、點、橫撇/橫鉤、橫、橫、豎鉤、撇、點 異體字 ? ? 蹤 蹤字拼音是zōng 部首是足, 五行屬金, 總筆畫是15畫, 蹤字是左右結構。 蹤字概述 〔蹤〕字拼音是zōng 部首是足, 總筆畫是15畫。 〔蹤〕字是左右結構 五行屬金。 〔蹤〕字倉頡碼是RMJMF 五筆是KHPI 四角號碼是63191 鄭碼是JIWB 中文電碼是9338 區位碼是5557。 〔蹤〕字的UNICODE是8E2A。 十進制為36394,UTF-32:00008e2a,UTF-8:E8 B8 AA。 〔蹤〕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是一級漢字。 〔蹤〕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是常用字。 〔蹤〕字的異體字是 ? ? 蹤 蹤的筆順 蹤的意思 蹤繁:蹤 zōngㄗㄨㄥ基本解釋 ◎人或動物走過留下的腳印。例如~影。~跡。追~。失~。跟~。無影無~。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足,從(宗)聲。本義:腳印,蹤跡。 2.同本義trace。 引證 :草合人蹤斷,塵濃鳥跡深。 —— 李白《謁老君廟》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 柳宗元《江雪》訪其遺蹤。 —— 宋· 蘇軾《石鐘山記》絕無蹤響。 —— 《聊齋志異·促織》膽寒潛蹤。 —— 《廣東軍務記》 例如 :蹤塵(塵世的事情);蹤緒(蹤跡,頭緒);蹤響(蹤跡和聲響);蹤轍(蹤跡) 3.事物的痕跡track。 引證 :翠華一去寂無蹤,玉樓歌吹,聲斷己隨風。 —— 《鹿虔扆·臨江仙》 例如 :蹤由(事情的始末);跟蹤 動詞 ◎追隨 follow 朕欲遠追周文,近蹤 光武,使宗廟有太山之安。——《晉書·劉曜載書》 質菲薄而難蹤,心恬愉而去惑。——《隋書》 又如:蹤行(跟著走) 蹤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酉集中 部首:足部 武英殿刻本: 第2947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32頁,第38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12頁,第21字 音《廣韻》:卽容切;《集韻》、《韻會》:將容切,??音從。《玉篇》:跡也。《釋名》:從也,人形從之也。《前漢?揚雄傳》:躡三皇之高蹤。〇〔按〕《說文》無蹤字,古皆以縱爲蹤。詳糸部縱字註。 音又,《韻補》葉卽王切,音匡──陸雲〈陸府君誄〉:耽精遐奧,肆志篇章;仰咨遺訓,思齊曩蹤。 注解 〔蹤〕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足部。 〔蹤〕字拼音是zōng,左右結構,可拆字為??、從。 〔蹤〕字造字法是形聲。從足,從聲。本義是腳印,蹤跡。 〔蹤〕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zōng] ⑴ 腳印;蹤跡。後作“蹤”。《釋名?釋言語》:“蹤,從也,人形從之也。”《玉篇?足部》:“蹤,蹤跡也。”⑵ 追隨;追蹤。《晉書?劉曜載記》:“義孫年長明德,又先世子也,朕欲遠追周文,近蹤光武,使宗廟有太山之安。”⑶ 縱身。明沈璟《義俠記》第四回:“閃的它回身處撲著空,轉眼處亂著蹤。”又“則見雙舉步兩挪蹤。”⑷ 姓。宋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辯證?鍾韻》:“蹤,今開封市人有此姓。莫知所自出。” 蹤的康熙字典解釋由天天國學網整理。蹤的解釋內容參考開放康熙字典。 蹤字的翻譯 英語 footprints, traces, tracks 德語 Fu?abdruck, F?hrte, Spur 法語 trace, empreinte 蹤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蹤字組詞 蹤字開頭蹤字結尾蹤字中間 蹤開頭的詞語 蹤影 蹤跡 蹤塵 蹤跡詭秘 蹤蹊 蹤響 蹤行 蹤緒 蹤繇 蹤影全無 蹤由 蹤兆 蹤轍 更多… 蹤結尾的詞語 跟蹤 失蹤 追蹤 無影無蹤 行蹤 影蹤 萍蹤 潛蹤 按跡循蹤 擺蹤 寶蹤 比蹤 筆蹤 藏蹤 參蹤 車蹤 赤繩系蹤 馳蹤 盜蹤 定蹤 遁蹤 發蹤 浮跡浪蹤 更多… 蹤在中間的詞語 藏蹤躡跡 發蹤指使 發蹤指示 浮蹤浪跡 跟蹤追擊 虎蹤貓跡 狐蹤兔穴 來蹤去跡 來蹤去路 渺無蹤影 迷蹤島 迷蹤拳 迷蹤失路 迷蹤藝 萍蹤梗跡 萍蹤浪跡 萍蹤浪影 萍蹤靡定 萍蹤俠影 潛蹤躡跡 潛蹤匿影 潛蹤隱跡 示蹤劑 更多… 含蹤字的成語 雨蹤云跡有影無蹤潛蹤躡跡潛蹤匿影潛蹤隱跡浮跡浪蹤行蹤飄忽行蹤無定萍蹤靡定覓跡尋蹤浮蹤浪跡按跡循蹤追蹤問跡蹤跡詭秘尋蹤覓跡萍蹤梗跡躡影潛蹤躡足潛蹤渺無人蹤渺無影蹤渺無蹤影迷蹤失路浪跡浮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