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夏論》作者:顧歡 戚少商 ? 4天前 ? 儒學 ? 閱讀 5 南朝宋末道士顧歡作。從揚道抑佛的立場出發,提出佛教適于夷邦,不適于中夏,“剪發曠衣,群夷之服”;“火焚水沈,西戎之俗”;“毀貌易性,絕惡之學”。還比較了佛道優劣,認為“佛是破惡之方,道是興善之術。興善,則自然為高,破惡,則勇猛為貴”。可見并未完全否定佛教。但此論一出,引起廣泛的爭論。論辯深化了人們對儒、道、佛三教同異及其社會作用的認識。收入《南齊書·顧歡傳》。批評之論述,多見于《弘明集》卷六、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