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hép34下
注解:扶渠葉。今爾雅曰:其葉蕸。音義云:眾家無此句,惟郭有,就郭本中或復無此句,亦并闕讀。玉裁按:無者是也。高注淮南云:荷夫渠也,其莖曰茄,其本曰蔤,其根曰藕,其華曰夫容,其秀曰□萏,其實蓮,蓮之藏者菂,菂之中心曰薏。大致與爾雅同,亦無其葉蕸三字。葢大葉駭人,故謂之荷。大葉扶搖而起,渠央寬大,故曰夫渠。爾雅假葉名其通體,故分別莖華實根各名而冠以荷夫渠三字,則不必更言其葉也。荷夫渠之華為□萏,□萏之葉為荷夫渠,省文互見之法也。或疑闕葉而補之,亦必當曰其葉荷,不嫌重復,無庸肊造蕸字。又案屈原、宋玉、楊雄皆以芙蓉與芰荷對文,然則芰者菱之葉,菱者芰之實,菱之言棱角也,芰之言支起也。從艸何聲。胡哥切。十七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蔤mì
注解:扶渠本。釋艸:其本蔤。郭云莖下白蒻在泥中者。按蔤之言入水深密也,蒲本亦偁蔤。周書□席,今作蔑席,纖蒻席也。檀弓:子蒲卒,哭者呼滅。注曰:滅葢子蒲名,哭呼名,故子皋非之。□滅皆蔤之叚借也,名蔤,故字蒲。從艸密聲。美必切。十二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蕅ǒu
注解:扶渠根。釋艸:其根耦。按釋艸以其本蔤系于荷扶渠其莖茄之下者,謂此乃全荷之本,今俗所謂藕者是也。蔤之言滅□于泥中也。以其根藕系于其華□□其實蓮之下者,謂此乃花實之根。凡花實之莖必偕葉一莖同出,似有耦然,故下近蔤,上近花莖之根曰藕。本言其全,根言其偏。本在下,根上于本。下文的薏仍冡花實言之,此作爾雅之精意也。叔重列字次弟,未得其解矣。從艸水,會意。禺聲。五厚切。四部。今訂之乃從艸從耦,會意兼形聲。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蘢lóng
注解:天蘥也。見釋艸。從艸龍聲。盧紅切。九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蓍shī
注解:蒿屬。謂似蒿而非蒿也。陸機曰:似藾蕭,靑色。生千歲三百莖。艸木疏、博物志說皆同。尚書大傳曰:蓍之為言耆也,百年一本生百莖。易□為□。數,筭也,謂占易者必以是計筭也。詳易□辭。天子蓍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此禮三正記文也,亦見白虎通。儀禮特牲饋食:筮者坐筮。少牢饋食:筮者立筮。鄭注:卿大夫蓍五尺,立筮。士之蓍短,坐筮。皆由便也。賈公彥曰:然則天子諸侯立筮可知。從艸耆聲。式脂切。十五部。〖注〗□,古文。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菣qìnp35上
注解:香蒿也。詩:食野之蒿。爾雅、毛傳皆云:蒿,菣也。郭樸云:今人呼為靑蒿。香中炙啖者為菣。從艸臤聲。云刃切。十二部。□,菣或從堅。按陸德明曰:菣,字林作□。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莪é
注解:莪,蘿也。此三字舊作蘿莪二字,今正。莪系復舉,不當倒于蘿下。小雅菁菁者莪,蓼蓼者莪。釋艸曰:莪,蘿。以蘿釋莪。毛傳曰:莪,蘿蒿也。以蘿蒿釋莪。陸璣亦云:莪蒿一名蘿蒿。蒿屬。凡言屬則別在其中,故鄭注周禮□云屬別。從艸我聲。五何切。十七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蘿luó
注解:莪也。是謂轉注。從艸羅聲。魯何切。十七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菻lǐn
注解:蒿屬。郭樸曰:莪蒿亦曰□蒿。按□同菻。許不言莪菻一物也。從艸林聲。力稔切。七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蔚wèi
注解:牡蒿也。小雅:匪莪伊蔚。釋艸、毛傳皆云:牡菣。按牡菣猶牡蒿也。郭云:無子者,陸璣云:牡蒿,七月華,八月角,一名馬薪蒿。與郭異。名醫別錄有牡蒿一條,唐人注曰:齊頭蒿也。從艸尉聲。于胃切。十五部。古多借為茂郁字。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蕭xiāo
注解:艾蒿也。大雅:取蕭祭脂。郊特牲:焫蕭合馨香。故毛公曰:蕭,所以共祭祀。鄭君曰:蕭,薌蒿也。陸璣曰:今人所謂萩蒿也,或云牛尾蒿。許愼以為艾蒿,非也。按陸語非是,此物蒿類而似艾,一名艾蒿,許非謂艾為蕭也。齊高帝云:蕭卽艾也。乃為誤耳。○又按曹風傳曰:蕭,蒿也。此統言之。諸家云薌蒿艾蒿者,析言之。從艸肅聲。蘇雕切。古音在三部。音修,亦與肅同音通用。甸師:共肅茅。杜子春讀肅為蕭。蕭墻、蕭斧皆訓肅。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萩qiū
注解:蕭也。從艸秌聲。七由切。三部。古多以萩為楸,如左氏傳伐雍門之萩,史漢河濟之閑干樹萩是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芍xiào
注解:鳧茈也。見釋艸。今人謂之葧臍,卽鳧茈之轉語。郭樸云:苗似龍須,根可食,黑色。是也。廣雅云:葃姑,水芋,烏芋也。名醫別錄云:烏芋一名藉姑,一名水萍。藉與葃同音,萍必芋之誤,此專謂茨菰,不必因烏字牽合鳧茈也。茈,租咨切。從艸勺聲。胡了切。二部。古勺聲與弱聲同。芍之可食者,其蒻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jiǎn
注解:王彗也。釋艸字作葥,郭云;似藜可為彗。按凡物呼王者皆謂大。從艸湔聲。昨先切。十二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蔿wěip35下
注解:艸也。晉有士蔿,楚有蔿姓。從艸為聲。于委切。古音在十七部。大徐引唐韻于鬼切,鬼字恐誤。左傳蔿薳錯出。薳卽蔿字。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chén
注解:艸也。此與□蕃各物。從艸冘聲。直深切。古在八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蘜jú
注解:治墻也。未詳何物。集韻七之曰菭蘠,艸名。從艸鞠聲。居六切。三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蘠qiáng
注解:蘠靡,虋冬也。見釋艸。按本艸經有天門冬,麥門冬,未知爾雅、說文謂何品也。從艸墻聲。賤羊切。十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芪qí
注解:芪母也。三字一句。按前已有□,不與芪字為伍,則說爾雅者謂□卽芪母,非許意也。從艸氏聲。常支切。十六部。一名蝭母,一名知母,一名蚔母,皆同部同音。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菀wǎn
注解:茈菀,本艸經作紫菀,古紫通用茈,見上。唐本艸注云:白菀謂之女菀。急就篇:牡蒙甘艸菀藜蘆。師古曰:菀謂紫菀,女菀之屬也。出漢中房陵。本艸亦曰:生房陵山谷。從艸宛聲。于阮切。十四部。詩菀彼北林,有菀者桺,假借為郁字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莔méng
注解:貝母也。言詩:采其蝱。毛傳曰:蝱,貝母。釋艸、說文作莔。莔,正字。蝱,假借字也。根下子如聚小貝。韻會引作貝母艸,療蛇毒六字。從艸,朙省聲。武庚切。古音在十部。不曰囧聲,而曰省聲者,取皆讀如茫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zhú
注解:山薊也。見釋艸、本艸經。從艸術聲。直律切。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蓂mì
注解:析蓂,二字。大薺也。此薺當作齊,許君薺為蒺黎字,則薺菜必當作齊,如洛為歸德水名,則知豫州水名必作雒也。說文字多與爾雅異,后人依爾雅改之。釋艸曰:菥蓂,大薺。郭云:似薺葉細。按此齊菜中之一種也。從艸冥聲。莫歷切。古音在十一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菋wèi
注解:荎藸也。見釋艸。郭云:五味也。從艸味聲。無沸切。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荎chí
注解:荎藸艸也。四字句。釋艸有味荎藸,釋木有味荎著,實一物也。春初生苗,引赤蔓于高木,長六七尺,故又入釋木。從艸至聲。直尼切。古音在十二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葛gé
注解:絺绤艸也。周南:葛之覃兮,為絺為绤。從艸曷聲。古達切。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蔓màn
注解:葛屬也。此專謂葛屬,則知滋蔓字古只作曼,正如蔓延字多作莚。從艸曼聲。無販切。十四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gāop36上
注解:葛屬也,白華。南山經:其名曰白□。廣雅曰:□蘇,白□也。按未知卽此物與否。從艸皐聲。古勞切。古音在三部。□音同。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莕xìng
注解:菨余也。周南:參差荇菜。毛傳:荇,接余也。釋艸荇作莕。從艸杏聲。何梗切。古音在十部。荇,莕或從洐,同。各本作荇,注云或從行,今依爾雅音義、五**字正。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菨jiē
注解:菨余也。三字句。毛傳、陸疏作接余。按莕菜,今江浙池沼閑多有,葉不正圜,花黃六出,北方以人莧當之,南方以莼絲當之,皆非也。從艸妾聲。子葉切。八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kūn
注解:艸也。從艸□聲。古渾切。十三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芫yuán
注解:魚毒也。爾雅釋木:杬,魚毒。郭云:大木,皮厚,汁赤,堪藏卵果。顏師古注急就篇芫華曰:景純所說,乃左思吳都賦所謂綿杬杶櫨者耳,非魚毒也。芫草一名魚毒,煑之以投水中,魚則死而浮出,故以為名。其華可以為藥。芫字或作杬。玉裁按:爾雅杬字本或作芫,入于釋木。本艸及許君皆入艸部。從艸元聲。愚袁切。十四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蘦líng
注解:大苦也。此與前大苦苓也相乖剌。說詳苦字下。從艸霝聲。郞丁切。十一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蕛tí
注解:蕛苵也。見釋艸。郭云:蕛似稗,布地生。邵氏晉涵云:孟子之荑稗,莊子之蕛稗皆是也。從艸梯聲。按今本篆作蕛,稊聲,從禾。考禾部無稊字,則稊聲乃梯聲之誤,蕛乃〈艸下梯〉之誤。大兮切。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苵dié
注解:蕛苵也。郭于蕛字逗,以苵釋蕛。許合蕛苵二字為艸名。凡爾雅固有舉其名而無訓釋者,不當強為句絕也。從艸失聲。徒結切。十二部。@@蕛字原作艸下梯。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艼tīng
注解:艼熒朐也。釋艸曰:葋艼熒。未知許于熒字逗,抑以艼逗熒朐也句,與今爾雅異也。從艸丁聲。天經切。十一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蔣jiāng
注解:苽也。各本作苽蔣也,此蔣苽也之誤倒耳,今依御覽正。蜀都賦曰:攢蔣叢蒲。從艸將聲。子良切。十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苽gū
注解:雕胡,一名蔣。各本胡字作?苽,今依御覽正。食醫、內則皆有苽食。鄭云:苽,雕胡也。廣雅曰:菰,蔣也,其米謂之雕胡,然則猶扶渠實名蓮,亦因以為華葉名也。雕胡,枚乘七發謂之安胡,其葉曰苽,曰蔣,俗曰茭,其中臺如小兒臂,可食,曰苽手,其根曰葑。(封去聲。)從艸瓜聲。古胡切。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yù
注解:艸也。從艸育聲。余六切。三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藣bēip36下
注解:艸也。爾雅釋器:旄謂之藣。作此字,假借為麾字也。從艸罷聲。符羈切。古音在十七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rán
注解:艸也。從艸難聲。如延切。十四部。火部□以為聲。〖注〗火部然,燒也。從火肰聲。□,或從艸難。□字原從艸從□作,火部無□字。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莨láng
注解:艸也。子虛賦:卑濕則生藏莨。漢書音義曰:莨,莨尾艸也。按釋艸曰:孟狼尾。狼與莨同音,狼尾似狗尾而麤壯者也。孟作盂者訛。從艸良聲。魯當切。十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葽yāo
注解:艸也。從艸要聲。于消切。二部。《詩》曰:“四月秀葽。”劉向說:此味苦,苦葽也。四月秀葽,豳風文。毛曰:葽者,葽艸也。箋云:夏小正四月王萯秀,葽其是乎,物成自秀葽始。玉裁按:小正四月秀幽,幽葽一部之轉,必是一物,似鄭不當援王萯也。劉向說此味苦,苦葽也。苦葽當是**有此語,漢時目驗,今則不識,其味苦則應夏令也。小徐按字書云狗尾艸,夫狗尾卽莠。莠,四月未秀,非莠明矣。〖注〗《詩□豳風□七月》。葽:劉向說是苦葽,即苦芺。徐鍇說葽是狗尾草。按狗尾四月示秀,非是。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薖kē
注解:艸也。衛風碩人之薖,假借此字。毛云:寬大皃。鄭云饑意。按毛、鄭意謂薖為款之假借,爾雅款足者謂之鬲,漢志作空足曰鬲。楊王孫傳:窾木為櫝。服□曰:窾,空也。淮南書窾者主浮注:窾,空也,讀如科條之科。然則薖款古同音。許君亦曰:窠,空也。毛、鄭說皆取空中之意。從艸過聲。苦禾切。十七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菌jùn
注解:地蕈也。屮部所謂菌圥也。從艸囷聲。渠殞切。十三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蕈xùn
注解:桑□也。□之生于桑者曰蕈,蕈之生于田中者曰菌圥。鄭司農注周禮云深蒲,或曰桑耳。從艸覃聲。慈衽切。七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ruǎn
注解:木耳也。內則記燕食所加庶羞有芝栭,正義曰:盧植云:芝,木芝也。王肅云:無華而實者名栭。按芝栭猶考工記之之而,鄭君謂芝栭為一物,栭卽□字也。今人謂光滑者木耳,皴者蕈,許意謂蕈為木耳。從艸耎聲。而兗切。十四部。按耎從大而聲,內則作栭,又作□。賀氏云:栭,軟棗。其所據本作□也。釋文云:又作檽。檽字誤。一曰萮茈。未聞。說文亦無萮字。集韻九麌。萮,勇主切。萮茈,木耳。是謂□之一名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葚shèn
注解:桑實也。見詩。從艸甚聲。常衽切。七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蒟jǔ
注解:果也。史記、漢書有枸□,左思蜀都賦、常璩華陽國志作蒟,史記亦或作蒟。據劉逵、顧微、宋祁諸家說,卽扶留藤也,葉可用食□榔,實如桑葚而長,名蒟,可為醬。巴志曰:樹有荔支,蔓有辛蒟。然則此物縢生緣木,故作蒟,從艸;亦作枸,從木,要必一物也。許君木部有枸字,云可為醬,于艸部又有蒟字,葢不能定而兩存之。次于葚者,以其實似葚也。其實名蒟,故云果也。果,木實也,當云蒟果也,為三字句。從艸竘聲。俱羽切。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芘píp37上
注解:艸也。一曰芘尗木。尗,鉉作茮,芘尗木未聞。王氏念孫曰:芘茮木三字當是芘芣二字之訛。玉裁謂:說文荍字下作蚍□,不當此作芘芣,葢木名也。從艸比聲。旁脂切。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蕣shùn
注解:木堇。朝華莫落者。鄭風:顏如舜華。毛曰:舜,木槿也。月令:季夏木堇榮。釋艸云:椴,木堇。櫬,木堇。鄭君曰:木堇,王蒸也。莊子:朝菌不知晦朔。潘尼云:朝菌,木槿也。從艸。陸機疏入木類,而爾雅、說文皆入艸類者,樊光曰:其樹如李,其華朝生莫落,與艸同氣。故入艸中。□聲。舒閏切。十三部。《詩》曰:“顏如蕣華。”今詩作舜為假借。〖注〗《詩□鄭風□有女同車》。蕣:今本作舜。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茱zhū
注解:茱萸,茮屬。內則三牲用藙注。藙,煎茱萸也。漢律會稽獻焉。爾雅謂之榝。本艸經:吳茱萸,味辛溫,一名藙。從艸,本艸經、廣雅入木類。鄭君曰茱萸卽榝也,而爾雅椒榝在釋木,許君則茱萸與榝為二物。木部曰:揚州有茱萸樹。正以見茱萸之本為艸類也。朱聲。市朱切。古音在四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萸yú
注解:茱萸也。從艸臾聲。羊朱切。古音在四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茮jiāo
注解:茮莍也。此三字句。茮莍葢古語,猶詩之椒□也。單呼曰茮,絫呼曰茮莍,茮□。唐風:椒□之實。毛曰:椒□,椒也。釋木曰:椒,榝,丑莍。檓,大椒。神農本艸經有蜀椒,又有秦椒。從艸,爾雅、本艸、陸疏皆入木類,今驗實木也。而說文正從艸,此沿自古籒者,凡析言有艸木之分,統言則艸亦木也,故造字有不拘爾。尗聲。子寮切。古音在三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莍qiú
注解:樧茮,實裹如□也。依爾雅音義正誤。□莍同音也。郭云:莍,萸子聚生成房皃。詩箋作捄。釋木:櫟其實梂。皆卽莍字也。從艸求聲。巨鳩切。三部。求卽□之古文,亦會意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荊jīng
注解:楚木也。林部曰:楚,叢木,一名荊。是為轉注。從艸刑聲。舉卿切。十一部。□,古文荊。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菭tái
注解:水靑衣也。依爾雅音義補靑字。醢人箈菹,鄭司農曰:箈,水中魚衣,□謂箈,箭萌。玉裁按:先、后鄭異字,先鄭作菭,從艸,許說正同。后鄭作□,從竹。郭注爾雅引□菹鴈醢,從后鄭也。后鄭注當有菭當為□四字,而佚。今本周禮作箈,混誤不成字,所當正者也。吳都賦注曰:海苔生海水中,正靑,狀如亂發,干之赤,鹽藏有汁,名曰濡苔。從艸治聲。徒哀切。沉重云:北人丈之反。一部。今作苔。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芽yáp37下
注解:芽,萌也。按此本作芽萌也,后人倒之。從艸牙聲。五加切。古音在五部。古多以牙為芽。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萌méng
注解:艸木芽也。木字依玉篇補。說文以艸木芽、艸木干、艸木葉聮綴成文。□芽析言則有別,尚肅大傳:周以至動,殷以萌,夏以牙是也。統言則不別,故曰□,艸木芽也。月令:句者畢出,□者□達。注:句,屈生者,□而直曰□。樂記作區□。從艸朙聲。武庚切。古音在十部。〖注〗镅,古文。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茁zhuó
注解:艸初生地皃。從艸出。依韻會所引。鄒滑切。十五部。言會意以包形聲也。《詩》曰:“彼茁者葭。”召南文。毛曰:茁,出也。按也當為皃之訛。〖注〗《詩,召南□騶虞》。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莖jīng
注解:艸木干也。依玉篇所引。此言艸而兼言木。今本作枝柱,考字林作枝主,謂為眾枝之主也。葢或用字林改說文,而主又訛柱。從艸巠聲。戸耕切。十一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莛tíng
注解:莖也。說苑:建天下之鳴鐘,撞之以莛。從艸廷聲。特丁切。十一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葉yè
注解:艸木之葉也。凡物之薄者,皆得以葉名。從艸枼聲。與涉切。古音在八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jì
注解:艸之小者。從艸□聲。□,古文銳字。按金部、網部皆云:□,籒文鋭。則此古字誤也,當改籒。讀若芮。今居例切。十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芣fú
注解:華盛。詩言江漢浮浮、雨雪浮浮皆盛皃。芣與浮聲相近。從艸不聲。縛牟切。古音在一部。一曰芣苢。疑前苢字下只作不苢,此于芣字下又明之曰不苢之不亦作芣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葩pā
注解:華也。古光華字與花實字同義同音。葩之訓華者,艸木花也,亦華麗也。艸木花冣麗,故凡物盛麗皆曰華。韓愈曰:詩正而葩。謂正而文也。葩亦散也,通作皅。靈樞經曰:紛紛皅皅,終而復始。從艸皅聲。暜巴切。古音在五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芛wěi
注解:艸之皇榮也。皇當作葟,或□字。釋艸曰:蕍芛葟華榮。郭曰:今俗呼艸木華初生者為芛,音□豬之□。從艸尹聲。羊捶切。古音在十三部。〖注〗茟,古文。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蘳huà
注解:黃華。后漢書馬融傳曰:蓶扈黊榮。黊或作蘳。從艸黊聲,此舉形聲見會意。讀若墮壞。此謂讀如墮壞之墮也。墮,隋聲,在十七部,音轉許規切,入十六部,凡圭聲字在十六部。鉉本脫去墮字。廣韻蘳有壞音,誤矣。唐韻胡瓦切,十七部之音變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蔈biāop38上
注解:苕之黃華也。釋艸:苕,陵苕,黃華蔈,白華茇。郭云:苕華色異,名亦不同。玉裁按許君茇字下云:一曰艸之白華為茇,不云苕之白華,則蔈字下亦當云艸之黃華,不當如郭說也。今本苕字恐是后人用郭說改之。許于苕下云艸也,亦不云陵苕。從艸□聲。方小切。二部。一曰末也。金部之鏢、木部之標皆訓末,蔈當訓艸末。禾部曰:秒,禾□也,秋分而秒定。按淮南天文訓作秋分蔈定,此蔈為末之證也。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
英yīng
注解:艸榮而不實者。見釋艸。一曰黃英。此別一義也,疑卽權黃華。從艸央聲。于京切。古音在十部。
路徑:段注說文□第一卷□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