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文別集。宋汪藻(1079—1154)撰。三十二卷,拾遺三卷。藻字彥章,饒州德興(今屬江西)人。崇寧進士,累官中書舍人兼直學士院,擢給事中,遷兵部侍郎,拜翰林學士。后以顯謨閣學士、左中大夫,知徽州、宣州。卒封新安郡侯。另有《浮溪詞》、《浮溪文粹》。《宋史·藝文志》著錄有集凡百二十卷,原本久不傳,明嘉靖中胡堯臣合舊傳詩文,成《浮溪文粹》十五卷刊行,清乾隆間,四庫館臣又自《永樂大典》輯抄補綴,重編為是集,文二十八卷,有奏疏二卷十五篇,表四卷百○八篇,外制文四卷百七十七篇,內制文五卷百七十二篇,序跋等一卷十六篇,記二卷十五篇,碑、傳、銘贊、祭文、書札三卷二十八篇,啟二卷四十七篇,神道碑、行狀一卷四篇,墓志銘四卷三十六篇,凡五百四十八篇。詩四卷,有古詩五言四十九首,七言二十三首;律詩五言四十七首,七言七十八首;五言排律六首;絕句五言十五首,六言三首,七言六十一首;詞三首,凡二百八十五首。藻學問博贍,文章淹雅,為南渡后詞臣之冠。文如代隆祐太后手書建炎德音諸篇,皆明白洞達,典當情事,詔令所被,無不凄然憤發,天下傳誦,足以動人,為辭令之極,擅絕一時。其他雜文,也多深醇雅健。其詩早年學江西詩派,今觀其詩受蘇軾影響尤深,情感真實,不乏憂念國事之作。有《叢書集成初編》據《武英殿聚珍版書》本排印本,附清孫星華輯《拾遺》三卷,數量也可觀,并逐一注明來源。另有《四部叢刊》本,無《拾遺》;《四庫全書》本作三十六卷。今人欒貴明又自殘存《永樂大典》中輯得清四庫館臣漏輯詩五首,文十二篇,見一九八三年中華書局《四庫輯本別集拾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