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著。上海北新書店1932年9月出版。除《序言》外,收1927年至1929年所作雜文34篇以及《魯迅譯著書目》。作品記錄了作者在革命轉入低潮年代里的憤激心情和對反動勢力堅持英勇斗爭的不屈精神,以及關于“革命文學”的論爭情況。其中有對當時革命形勢的嚴峻清醒的分析,有對文藝與社會、作品的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之間關系的比較全面的論述。在批評某些“革命”作家不敢正視現實、缺乏思想革命的認識時,提出了作家的世界觀對于創作的重要性這一關鍵問題,并對文學的階級性,無產階級革命文學運動以及文藝的特征等作了精當的論述。著名作品有《鏟共大觀》、《文藝與革命》、《文學的階級性》等。而《醉眼中的朦朧》、《我的態度氣量和年紀》等文,則針對當時創造社、太陽社一些人物對自己的錯誤批評予以嘲諷駁斥;《葉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柔石作〈二月〉小引》等序文,表現了作者對文學青年的熱情關切及指導幫助,亦對其作品的思想與藝術作了精辟的分析評論。本集題名針對革命文學論爭時成仿吾的錯誤批評而取,留下了文學史上一頁之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