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 華智冰 ? 1天前 ? 漢語字典 ? 閱讀 6 部首 頁部 總筆畫 11畫 部外筆畫 5畫 結構 左右結構 拼音 jing geng 聲調 jǐng gěng 五行 木 造字法 形聲字 五筆 CADM 倉頡 NMMBO 鄭碼 XSBG 四角 11182 中文電碼 7338 區位碼 3017 統一碼 9888 繁體字 頸 筆畫 [54121132534] 橫撇/橫鉤、點、橫、豎、提、橫、撇、豎、橫折、撇、點 異體字 頸 頸字拼音是jǐng,gěng 部首是頁, 五行屬木, 總筆畫是11畫, 頸字是左右結構。 頸字概述 〔頸〕字拼音是jǐng,gěng 部首是頁, 總筆畫是11畫。 〔頸〕字是左右結構 五行屬木。 〔頸〕字倉頡碼是NMMBO 五筆是CADM 四角號碼是11182 鄭碼是XSBG 中文電碼是7338 區位碼是3017。 〔頸〕字的UNICODE是9888。 十進制為39048,UTF-32:00009888,UTF-8:E9 A2 88。 〔頸〕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是一級漢字。 〔頸〕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是常用字。 〔頸〕字的異體字是 頸 頸的筆順 頸的意思 頸繁:頸 1jǐngㄐㄧㄥˇ基本解釋 ◎頭和軀干相連接的部分(亦稱“脖子”),亦指事物像頸的部分。例如~項。頭~。~聯(指律詩的第三聯,即第五、六兩句)。長~鹿。曲~甑。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刀,巠聲。從“頁”,表示與頭有關。本義:頸項。 2.同本義neck。 引證 :頸,頭莖也。 —— 《說文》小人莫不延頸舉踵而愿曰。 —— 《荀子·榮辱》譬之是猶欲壽而歾頸也。 —— 《荀子·彊國》喜則交頸相靡。 —— 《莊子·馬蹄》折頸而死。 —— 《韓非子·五蠹》頸血濺大王。 ——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伸頸,側目。 —— 《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撫其頸曰。 —— 清· 梁啟超《譚嗣同傳》 例如 :頸血(刎頸時流出的血。比喻不惜一死) 3.器物像頸或部位相當于頸的部分 neck。 例如 :瓶頸;鶴頸;頸長如鵝 4.脖子的前面部分sth. resembling a neck。 引證 :頸在前,項在后。 —— 《廣韻》 5.一星名neck star。 引證 :七星;頸,為員官,主急事。 —— 《史記》 6.另見 gěng。 頸繁:頸 2gěngㄍㄥˇ基本解釋 ◎〔脖~子〕口語指脖子。亦稱“脖頸兒”。 詳細解釋 名詞 1.脖子 neck——用于“脖頸兒” 2.另見 jǐng。 頸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戌集下 部首:頁部 武英殿刻本: 第3365頁,第10字 同文書局本: 第1405頁,第14字 標點整理本: 第1398頁,第20字 音《唐韻》:居郢切;《集韻》、《韻會》:經郢切;《正韻》:居影切,??音景。《說文》:頭莖也。《釋名》:頸,徑也,徑挺而長也。《廣韻》:頸在前,項在後。《禮?玉藻》:頭頸必中。 例又,凡物之領皆曰頸。《禮?玉藻》韠:其頸五寸。〔註〕頸,中央也。 例又,《史記?天官書》:七星,頸,爲負官,主急事注。〔正義〕七星爲頸,一名天都,以明爲吉、暗爲兇。宋均云頸,朱鳥頸也。 例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輈人》:參分其兔圍,去一以爲頸圍;五分其頸圍,去一以爲踵圍。〔註〕頸,前持衡者;踵,後承軫者也。 音又,《廣韻》:巨成切,音??──義同。 注解 〔頸〕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下,康熙部首是頁部。 〔頸〕字拼音是jǐng,左右結構,可拆字為巠、頁。 〔頸〕字造字法是形聲。從刀,巠聲。從「頁」,表示與頭有關。本義是頸項。 〔頸〕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jǐng] ⑴ 頭和軀幹相連接的部分(亦稱「脖子」),亦指事物像頸的部分㈡ [gěng] ⑴ 〔脖~子〕口語指脖子。亦稱「脖頸兒」。 頸的康熙字典解釋由天天國學網整理。頸的解釋內容參考開放康熙字典。 頸的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卷別卷九上反切居郢切頁碼第292頁,第15字續丁孫 頸 頭莖也。從??巠聲。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卷別卷十七反切居穎反頁碼第731頁,第1行,第3字述 頭莖也。從頁巠聲。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卷別卷九上反切居郢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1665頁,第4字許惟賢第730頁,第9字 頭莖也。從??。巠聲。 段注居郢切。十一部。 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 章太炎 (近代)朱一全體稱頸,在後曰領、曰項。 錢一全體(?)稱頸,在後曰領、曰項(頸,全體;項、領,後頸)。 錢二全體稱頸,在後曰領曰項。 白話解釋 頸,脖子,像支撐頭部的圓莖。字形采用“頁”作邊旁,采用“巠”作聲旁。 字形解說 金文從頁、巠聲,右形左聲,有的寫成左形右聲,聲符「巠」所從之「工」作「△」形。戰國文字「工」寫成「」,戰國晚期秦文字定形為從頁、巠聲,左形右聲的形聲字,篆文、隸書、楷書皆承戰國秦文字。《說文?頁部》:「頸,頭莖也。從頁、坙聲。」頁的本義是頭,從頁,表示頭和軀幹相連的部位;從「巠」的字,多半有「直而長」的意思,從巠,表示音讀,兼表「又直又長」的字義,本義是指直而長的脖子。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漢隸碑刻有的把聲符「巠」寫成「」。規範字作頸。 頸字的相關索引 # 書籍 索引 1 汲古閣本 第573頁,第6字 2 陳昌治本 第727頁,第6字 3 黃侃手批 第555頁 4 說文校箋 第372頁,第8字 5 說文考正 第350頁,第1字 6 說文今釋 第1260頁,第3字 7 說文約注 第2157頁,第3字 8 說文探原 第4372頁,第1字 9 說文集注 第1864頁,第4字 10 說文標整 第226頁,第19字 11 標注說文 第362頁,第2字 12 說文注箋 第3011頁,第2字 13 說文詁林 第8812頁【補遺】第17332頁 14 通訓定聲 第3492頁,第4字 15 說文義證 第756頁【崇文】第3021頁 16 說文句讀 第1189頁 17 章授筆記 第366頁,第1字 18 古字詁林 第八冊,第10頁,第1字 19 古字釋要 第841頁,第10字 頸字的翻譯 英語 neck, throat 德語 Hals, Nacken (S)?, Ausschnitt (S)?, knutschen (V) 法語 cou 頸的字源字形 春秋 金文 春秋中期 楚〔戰國〕 簡 包山 楚〔戰國〕 簡 秦家嘴 秦 簡 放馬灘 秦 簡 睡虎地 漢 簡 張家山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頸字組詞 頸字開頭頸字結尾頸字中間 頸開頭的詞語 頸項 頸椎 頸椎病 頸渴 頸半棘肌 頸脖 頸脖子 頸部 頸動脈竇 頸脰 頸厚 頸后長 頸靜脈 頸寬 頸戾 頸聯 頸領 頸圈 頸嗓 頸飾 頸尾 頸窩 頸子 更多… 頸結尾的詞語 瓶頸 引頸 子宮頸 宮頸 白頸 兵已在頸 兵在其頸 脖頸 蛋脖頸 丹頸 吊頸 頂頸 鵝頸 粉頸 根頸 鉤頸 鶴頸 紅臉赤頸 交頸 亢頸 連頸 龍睛鳳頸 龍眉豹頸 更多… 頸在中間的詞語 長頸鹿 脖頸兒 刎頸交 白頸烏 脖頸子 長頸鳥喙 槎頭縮頸鳊 黑頸鶴 交頸并頭 交頸獸 面赪頸赤 面紅頸赤 瓶頸期 曲頸甑 縮頸鳊 刎頸至交 刎頸之交 洗頸就戮 系頸牽羊 眼紅頸赤 延頸跂踵 延頸鶴望 延頸就縛 更多… 含頸字的成語 引頸而望延頸跂踵鳶肩鵠頸引頸就戮延頸就縛刎頸交系頸牽羊刎頸至交粉頸酥胸長頸鳥喙兵已在頸兵在其頸交頸相靡紅臉赤頸洗頸就戮聳肩縮頸交頸并頭縮頭縮頸燕頷虎頸面紅頸赤刎頸之交龍眉豹頸延頸鶴望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