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丁玲著。發表于1930年《小說月報》21卷9期。寫左翼文藝興起而帶來小資產階級文藝隊伍的分化和革命文藝的成長。若泉和子彬是兩個友情很深的小資產階級文藝青年。1930年,左翼文藝運動開始勃興,兩人的態度截然不同。若泉以飽滿的政治熱情迎接左翼文藝運動的春天,并投入革命文學的創作;而子彬則頑固堅持個人主義立場,恪守“藝術之宮”,不久投入“流星派紳士”的懷抱,在小報上化名辱罵、攻擊左翼文藝運動,雖經若泉的多次勸告,卻毫無回轉之意。由于遠離“左翼”朋友,胸襟褊狹的子彬變得極為孤獨和煩躁,想在與美琳的庸俗愛情生活中躲避時代的風浪。美琳是一個沖出封建家門,追求戀愛自由的小資產階級女性,她開始因崇拜子彬的才華和文采而與他相愛,但不久在若泉等左翼文藝界人士的影響下,從狹小的私愛圈中掙脫出來,離開子彬,加入工人群眾的斗爭行列。作品通過男女青年的感情糾葛、戀愛沖突,反映了“左翼”文藝運動在前進中的巨大力量,批判了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戀愛至上和精神空虛的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