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五倫總論
卷之二,君道一,嘉言上;
卷之三,君道二,嘉言下;
卷之四,君道三善行,圣德圣學;
卷之五,君道四善行,敬天法祖圣孝。
卷之六,君道五善行謙德、謹戒戒欲。
卷之七,君道六善行節儉、惇信剛明;
卷之八,君道七善行,禮樂重祀;
卷之九,君道八善行建儲、睦親封建。
卷之十,君道九善行德化勤政制治。
卷之十一,君道十善行,命官求言;
卷之十二,君道十一,善行聽納;
卷之十三,君道十二善行,養老崇儒興學;
卷之十四,君道十三善行育才知人求賢。
卷之十五,君道十四,善行用賢;
卷之十六,君道十五善行,仁民重農正名。
卷之十七,君道十六善行,報功褒嘉;
卷之十八,君道十七善行,賞罰去邪;
卷之十九,君道十八善行,恤刑宥過。
卷之二十,君道十九善行,兵政、馬政、征伐。
卷之二十一,君道二十善行,命將馭夷。
卷之二十二,君道二十一善行,貞淑內助。
卷之二十三,君道二十二善行,治內逮下教育。
卷之二十四,臣道一嘉言;
卷之二十五,臣道二,善行輔德;
卷之二十六,臣道三善行經國;
卷之二十七,臣道四善行與禮、典銓考課。
卷之二十八,臣道五善行薦舉;
卷之二十九,臣道六善行守法;
卷之三十,臣道七,善行持正。
卷之三十一,臣道八,善行剛正;
卷之三十二,臣道九善行,諫諍彈劾。
卷之三十三,臣道十善行忠義上。
卷之三十四,臣道十一善行忠義下;
卷之三十五,臣道十二善行,識大體政治。
卷之三十六,臣道十三善行,教化正俗。
卷之三十七,臣道十四善行,恤民撫字、勸農平賦。
卷之三十八,臣道十五,善行決獄;
卷之三十九,臣道十六善行備荒,救災理財。
卷之四十,臣道十七善行,水利屯田。
卷之四十一,臣道十八善行奉使上。
卷之四十二,臣道十九善行奉使下。
卷之四十三,臣道二十善行,將略上。
卷之四十四,臣道二十一善行將略中;
卷之四十五,臣道二十二善行將略下。
卷之四十六,臣道二十三善行御邊;
卷之四十七,臣道二十四善行除寇。
卷之四十八,臣道二十五善行鎮靜恩信。
卷之四十九,臣道二十六善行,正學勤勵,篤行明敏。
卷之五十,臣道二十七善行智識。
卷之五十一,臣道二十八善行,忠謹德量。
卷之五十二,臣道二十九善行廉介。
卷之五十三,臣道三十善行謙讓,不欺恬退。
卷之五十四,父道一,嘉言善行。
卷之五十五,父道二,母伯叔叔母。善行。
卷之五十六,子道一,嘉言善行上。
卷之五十七,子道二,善行中。
卷之五十八,子道三,女婦善行下。
卷之五十九,夫婦之道,嘉言善行。
卷之六十,兄弟之道,宗族嘉言善行書祿
卷之六十一,朋友之道一,嘉言善行;
卷之六十二,朋友之道二,師生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