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明本》。南宋理學普及讀物。劉荀撰。3卷。劉荀以為事物莫不有本,學者進德修業,必先明本,循序而進,然后德業可成。然初學者往往事于末而昧乎本,因撰是書。舉關于大體、切于實用者凡33條,各著明其本。大體可分為三類:一、修身治學,如“寡欲者,養心之本”,“求實用者,窮經之本”;二、待人處事,如“不求備者,待人之本”、“達人情、去利心者,行事之本”;三、治國為政,如“正君心者,治國之本”、“審勢者,安天下之本”、“寬而有制者,御眾之本”。貫穿了儒家推己及人,由修身至于平天下的思想。全書以“明四端、察五典者,窮理之本”、“窮理者,進學之本”為先,最后又以“中”為“道之大本”、“天下之大本”作歸結,體現了理學格物窮理、理一分殊的特點。因此書系為初學者而作,故作者采取了“寧失于繁,無失于略”的撰述方針,詮釋務求其詳。每條之下,大量羅列四書五經和宋代諸儒的有關論述,尤多程頤及程門**之言,間或參以己意。宋**學的一系列基本觀點大致已包舉在內,可視作一本簡明翔實的理學基礎讀物。《永樂大典》、《四庫全書》、《武英殿聚珍版書》、《畿輔叢書》、《清芬堂叢書》、《復性書院叢刊》等皆收錄。通行有《叢書集成初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