錍 華智冰 ? 2天前 ? 漢語字典 ? 閱讀 5 部首 金部 總筆畫 16畫 部外筆畫 8畫 結構 左右結構 拼音 pi 聲調 pī 五筆 QRTF 倉頡 CHWJ 鄭碼 PNED 四角 86140 統一碼 930D 筆畫 [3411243132511312] 撇、點、橫、橫、豎、點、撇、提、撇、豎、橫折、橫、橫、撇、橫、豎 異體字 鈚 鎞 錍字拼音是pī 部首是金, 總筆畫是16畫, 錍字是左右結構。 錍字概述 〔錍〕字拼音是pī 部首是金, 總筆畫是16畫。 〔錍〕字是左右結構 〔錍〕字倉頡碼是CHWJ 五筆是QRTF 四角號碼是86140 鄭碼是PNED 〔錍〕字的UNICODE是930D。 十進制為37645,UTF-32:0000930d,UTF-8:E9 8C 8D。 〔錍〕字的異體字是 鈚 鎞 錍的意思 錍 pīㄆㄧ基本解釋 ①古同“鈚”,一種較寬較薄較長的箭頭:“武將齊貫~。” ②古酒器,形似壺,敞口,短頸,鼓腹扁圓。 ③犁刃。 錍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戌集上 部首: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135頁,第1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309頁,第23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97頁,第18字 音《唐韻》:府移切;《集韻》、《韻會》:賔彌切,??音??。《說文》:鈭錍,斧也。《博雅》:錍謂之銛。 音又,《集韻》:班糜切;《正韻》:逋眉切,??音陂。又,《廣韻》:匹支切,音磇──義??同。 音又,《集韻》:篇迷切,音??。《爾雅?釋器》金鏃翦羽謂之鍭〔註〕:今之錍箭是也。揚子《方言》:凡箭簇胡合嬴者,廣長而薄鐮,謂之錍。〔註〕錍,普蹄反。《集韻》或作鈚、??、鎞。 音又,《集韻》、《韻會》??邊迷切,音?──義同。 音又,《集韻》:頻脂切,音??──犁錧也。一曰箭名。本作鈚。 注解 〔錍〕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上,康熙部首是金部。 〔錍〕字拼音是pī,左右結構,可拆字為釒、卑,五行屬–。 〔錍〕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pī] ⑴ 古同“鈚”,一種較寬較薄較長的箭頭:“武將齊貫~。”⑵ 古酒器,形似壺,敞口,短頸,鼓腹扁圓。⑶ 犁刃。 錍的康熙字典解釋由天天國學網整理。錍的解釋內容參考開放康熙字典。 錍的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卷別卷十四上反切府移切頁碼第466頁,第17字續丁孫 錍 鈭錍也。從金卑聲。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卷別卷二十七反切賓而反頁碼第1092頁,第3行,第2字述 鈭錍也。從金??聲。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卷別卷十四上反切府移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2822頁,第5字許惟賢第1227頁,第10字 鈭錍也。從金。卑聲。 段注府移切。十六部。 錍字的相關索引 # 書籍 索引 1 汲古閣本 第925頁,第13字 2 陳昌治本 第1190頁,第5字 3 黃侃手批 第885頁 4 說文校箋 第619頁,第18字 5 說文考正 第554頁,第17字 6 說文今釋 第2058頁,第3字 7 說文約注 第3433頁,第4字 8 說文探原 第6888頁,第2字 9 說文集注 第2943頁,第5字 10 說文標整 第369頁,第29字 11 標注說文 第596頁,第12字 12 說文注箋 第4913頁,第2字 13 說文詁林 第13538頁【補遺】第18034頁 14 通訓定聲 第2113頁,第1字 15 說文義證 第1228頁【崇文】第4909頁 16 說文句讀 第2034頁 17 古字詁林 第十冊,第533頁,第3字 18 古字釋要 第1282頁,第6字 錍的字源字形 戰國 金文 戰國晚期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錍字組詞 金錍 鈭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