恥 華智冰 ? 1天前 ? 漢語字典 ? 閱讀 4 部首 心部 總筆畫 10畫 部外筆畫 6畫 結構 左右結構 拼音 chi 聲調 chǐ 五筆 BNY 倉頡 SJP 鄭碼 CEWZ 四角 13400 統一碼 6065 筆畫 [1221114544] 橫、豎、豎、橫、橫、提、點、斜鉤、點、點 異體字 恥 恥字拼音是chǐ 部首是心, 總筆畫是10畫, 恥字是左右結構。 恥字概述 〔恥〕字拼音是chǐ 部首是心, 總筆畫是10畫。 〔恥〕字是左右結構 〔恥〕字倉頡碼是SJP 五筆是BNY 四角號碼是13400 鄭碼是CEWZ 〔恥〕字的UNICODE是6065。 十進制為24677,UTF-32:00006065,UTF-8:E6 81 A5。 〔恥〕字的異體字是 恥 恥的筆順 恥的意思 恥簡:恥 chǐㄔˇ基本解釋 ◎同“恥”。 詳細解釋 名 1.羞愧的心。 引證 :《孟子?盡心上》:“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例如 :無恥、知恥。 2.羞辱的事。 引證 :《呂氏春秋?季秋紀?順民》:“越王苦會稽之恥。” 例如 :雪恥、奇恥大辱、引以為恥。 動 ◎羞辱。 引證 :《國語?越語上》:“昔者夫差恥吾君于諸侯之國。” 恥簡:恥 chǐㄔˇ詳細解釋 1.羞愧。 例如 :知恥、無恥、寡廉鮮恥。 2.恥辱。 例如 :報仇雪恥、奇恥大辱。 3.認為羞恥;感到可恥。 例如 :不恥下問、恥與同座。 恥簡:恥 chǐㄔˇ 恥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卯集上 部首:心部 武英殿刻本: 第921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385頁,第6字 標點整理本: 第329頁,第12字 音《唐韻》:敕里切;《集韻》:丑里切,??褫上聲《說文》:辱也。從心,耳聲。《周禮?地官?司救》:恥諸嘉石。〔註〕恥辱之也。《左傳?昭五年》:恥匹夫不可以無備,況國乎。〔註〕言不可辱也。 例又,《廣韻》:慙也。《孟子》:人不可以無恥。〔註〕人不可以無所羞恥也。 例或作誀。 例《六書總要》:從心耳會意。取聞過自愧之義。凡人心慙,則耳熱面赤,是其驗也。俗譌作恥。 注解 〔恥〕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上,康熙部首是心部。 〔恥〕字拼音是chǐ,左右結構,可拆字為耳、心。 〔恥〕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chǐ] ⑴ 同“恥”。 恥的康熙字典解釋由天天國學網整理。恥的解釋內容參考開放康熙字典。 恥的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卷別卷十下反切敕里切頁碼第357頁,第29字續丁孫 恥 辱也。從心耳聲。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卷別卷二十反切敕以反頁碼第867頁,第7行,第1字述 辱也。從心耳聲。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卷別卷十下反切敕里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2057頁,第4字許惟賢第900頁,第1字 辱也。 段注《辰部》曰:辱,恥也。二篆爲轉注。 從心。耳聲。 段注敕里切。一部。 白話解釋 恥,羞辱。字形采用“心”作邊旁,“耳”作聲旁。 字形解說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與篆文字形從心,表示內心的狀態;耳聲,表示音讀。六書中屬於形聲。隸書或作,改心為止,以強調字音,成為有聲無形的二聲字。標準字作恥,規範字作「恥」。 恥字的相關索引 # 書籍 索引 1 汲古閣本 第706頁,第9字 2 陳昌治本 第895頁,第5字 3 黃侃手批 第678頁 4 說文校箋 第460頁,第16字 5 說文考正 第426頁,第7字 6 說文今釋 第1540頁,第8字 7 說文約注 第2625頁,第3字 8 說文探原 第5236頁,第1字 9 說文集注 第2269頁,第2字 10 說文標整 第280頁,第34字 11 標注說文 第446頁,第11字 12 說文注箋 第3670頁,第1字 13 說文詁林 第10534頁【補遺】第17596頁 14 通訓定聲 第737頁,第3字 15 說文義證 第913頁【崇文】第3649頁 16 說文句讀 第1483頁 17 古字詁林 第八冊,第1063頁,第4字 18 古字釋要 第998頁,第13字 恥字的翻譯 英語 shame, humiliation; ashamed 德語 Schande (S)?, Ungnade (S) 法語 honte, humiliation 恥的字源字形 楚〔戰國〕 簡 郭店 楚〔戰國〕 簡 上博 唐 石經 開成石經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