澓 華智冰 ? 18小時前 ? 漢語字典 ? 閱讀 9 部首 氵部 總筆畫 15畫 部外筆畫 12畫 結構 左右結構 拼音 fu 聲調 fú 五筆 ITTT 倉頡 EHOE 鄭碼 VOKR 四角 38147 統一碼 6F93 筆畫 [441332312511354] 點、點、提、撇、撇、豎、撇、橫、豎、橫折、橫、橫、撇、橫撇/橫鉤、捺 異體字 洑 澓字拼音是fú 部首是氵, 總筆畫是15畫, 澓字是左右結構。 澓字概述 〔澓〕字拼音是fú 部首是氵, 總筆畫是15畫。 〔澓〕字是左右結構 〔澓〕字倉頡碼是EHOE 五筆是ITTT 四角號碼是38147 鄭碼是VOKR 〔澓〕字的UNICODE是6F93。 十進制為28563,UTF-32:00006f93,UTF-8:E6 BE 93。 〔澓〕字的異體字是 洑 澓的意思 澓 fúㄈㄨˊ基本解釋 ①回旋的流水:“迅~增澆。” ②姓。 ③古同“洑”,水潛流于地下。 詳細解釋 名 1.潛流在地下的水。 引證 :《集韻?入聲?屋韻》:“澓,伏流也。或從伏。” 2.姓。如漢代有澓仲翁。 動 ◎水回流。 引證 :晉?郭璞〈江賦〉:“迅澓增澆,涌湍疊躍。” 澓 fúㄈㄨˊ詳細解釋 1.〈書〉潛流在地下的水。 2.〈書〉回流。 例如 :迅澓增澆,涌湍疊躍(《文選?郭璞?江賦》)。 3.姓。 澓 fúㄈㄨˊ 澓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53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652頁,第9字 標點整理本: 第600頁,第18字 音《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房六切,音伏。《玉篇》:澓,流也。《增韻》:水洄也。郭璞〈江賦〉:迅澓增澆。 音又,《集韻》:方六切,音福──姓也。漢東海澓中翁。 例《集韻》或作洑。 注解 〔澓〕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澓〕字拼音是fú,左右結構,可拆字為氵、復。 〔澓〕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fú] ⑴ 回旋的流水:“迅~增澆。”⑵ 姓。⑶ 古同“洑”,水潛流于地下。 澓的康熙字典解釋由天天國學網整理。澓的解釋內容參考開放康熙字典。 澓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澓字組詞 洄澓 漩澓 迅澓 涌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