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先生的書法
時常有人找我鑒定夏目先生的書法。有的只因是真正的贗品,其實憑我的眼光實在難以判定其真偽,而是自動現出了原形。最近,我遇到一把在這些贗品中根本無法想到是贗品的扇子。不錯,寫在扇面上的俳句,附著“漱石”的名字,但確實不是夏目先生所寫。這位“漱石”究竟何許人也?乃太白堂三世村田桃鄰[村田桃鄰(1734—1801),江戶中后期俳句詩人。],最初的名字也是“漱石”。可是,我所見到的扇子沒有這般古老。我對這位并非贗品而被稱作贗品的扇面作者,寄予很大同情。因此可以說,近年來,那些近似夏目先生書法的真正的贗品,似乎增多了。
—大正十四年(1925)十月二十日
霜來之前
每日眺望庭院。苔蘚最美的時候是霜來之前,——約莫十月底。還有,霜來之前,“光葉石楠”“厚皮香”等樹木,綻放著紅芽,既美艷無比,又哀怨非常。(同年十一月十日)
澄江堂
有人問我,為何叫作澄江堂呢?要問為什么,也沒有什么特別的因由,不知何時就自然號稱“澄江堂”了。一次,佐佐木茂索君問我:“你喜歡上sumie這位藝妓了嗎?”[“澄江”兩字的發音為sumie。]當然沒有這回事。我想,這是源于我常常取些不脫離本名之外的名稱吧。(十一月十二日)
雅號
雅號這東西,同作品一樣,顯示著人的個性。菱田春草[菱田春草(1874—1911),日本畫家,參與創立日本美術院,致力于革新日本畫。代表作有《落葉》《黑貓》等。]少年時代,用過“駿走”之號。少年時代的春草,已經決心奔馳不休了。這么說來,正宗白鳥以往號稱“白冢”吧?或許我記憶有誤。不過,如果無誤,這個名號足以使我想起少年時代的正宗氏。我以為,過去的文人們具有幾種雅號,未必是出于玩樂,而是應他們趣味的進步自然形成的愛好。(同前)
席勒的頭蓋骨
席勒的遺骨,自從他去世那年——一八〇五年以來,一直被完好保存在魏瑪公爵的祖先墓地里。然而,二十年后,趁祖墓改建之際,唯有頭蓋骨贈給了歌德。歌德將這位老朋友的頭蓋骨安放在自己的書桌上,作了一首題為《席勒》的詩。不僅如此,奧維蘭德[阿努爾夫·奧維蘭德(1889—1968),挪威詩人。二戰中創**國詩篇,鼓舞國民同德國**戰斗。代表詩作有《寂寞的祭典》《面包和酒》等。]等人不辭辛勞,專門制作了名為“守衛席勒頭蓋骨的歌德”的半身像。不過,這已經不是席勒,而是另一個人的頭蓋骨(真的席勒的頭蓋骨,近年來好不容易才被解剖學教授所發現)。我讀過這篇故事,仿佛看到魔鬼的惡作劇。對于別人的頭蓋骨那般感動,自然顯得很是滑稽。不過,假如那頭蓋骨丟了,《歌德詩集》至少要缺少一篇《頭蓋骨》的詩。(十一月二十日)
美人禍
強迫歌德離開魏瑪的宮廷的,是海根多夫夫人。還有,使得叔本華作出一世一代之戀歌的,也是這位海根多夫夫人。對于前者抱有反感的女性,除了她沒有第二人。對于后者抱有好感的,自然也只有她一人。總之,單從惹得兩位天才或恨或愛這一點來說,她就不是一般女子。現在從照片上看,大大的眼睛,尖尖的鼻子,看來是個非比尋常的美人。(二十一日)
心不在焉
我做教師的時候,有一次忘記打領帶,若無其事地到處走來走去。幸好被當年的菅忠雄君看到了。后來到學校去,看到一位物理教官忘了佩戴襯領,只有一根領帶耷拉在襯衫外。在旁觀者眼里,我倆或許實在有些可笑。(二十二日)
同上
我和菊池一塊兒去長崎時,在火車上大談文藝。其間,我定睛一看,菊池兩手在旋轉一把陽傘。我自然喊了聲:“喂,瞧你。”于是,菊池苦笑著,把陽傘交給了身邊的夫人。我也不再談論文藝了,隨即攻擊起菊池的心不在焉。也只是在這個時候,菊池投降了。但是,離開長崎的時候,我不小心把雨衣外套忘在上野屋了。菊池或許有些不悅,或許有些氣惱地大笑著說:“你也不用再夸自己多細心了。”(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