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三 署云貴總督覺羅圖思德奏遵旨查辦書籍版片情形折
乾隆四十年六月初二日
署云貴總督、兼署云南巡撫臣覺羅圖思德跪奏,為遵旨查辦書籍,先行覆奏事。竊臣準前撫臣李湖移交乾隆四十年三月初三日承準大學士舒赫德、于敏中字寄,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奉上諭:據陳輝祖奏,于現在繳到書內檢查得《博物典匯》一部,《前明將略》一部,黏簽封固,進呈銷毀。其書皆明季末造所鋟之板,現通飭各屬再行詳查,并分咨各省,如有前書及版片,盡數銷毀等語。此等違礙書籍,不但印就書本應行查禁,其版片自應一并銷毀。但恐各省自行辦理,尚未能切實周到,著傳諭陳輝祖并各省督撫,遇有查出應禁書籍,一面將原書封固進呈,一面查明如有版片,卽行附便解京,交軍機處奏聞削毀。仍飭胥吏等無得藉端滋擾。將此遇奏事之便,傳諭知之。欽此。
又于乾隆四十年三月十七日承準大學士舒赫德、于敏中字寄,乾隆四十年正月初九日奉上諭:今日海成奏到搜羅遺書一折,據稱:紳士明理之人,現在宣揚恩旨,伊等天良難泯,自當呈獻無遺。但恐村僻愚民,本不知書,而家藏斷簡遺篇,或涉不經。更有讀書舊家,子孫零替,其敗笥殘筴中,不無違礙書籍,而目不識丁,雖出示收繳,亦難必其盡獻。現在復飭各屬,傳集地保,逐戶曉諭,無論全書廢卷,俱令呈繳,按書償以倍價。俾盡行繳出,以便分別辦理。等語。所辦頗好。各省查辦遺書,其中狂悖字句,節經降旨,各督撫實力查繳,并準其自行首出,仍不加之罪愆。雖現在各省已有繳到者,而所繳尚覺寥寥,其勢似未能遍及。今海成所辦較為周到,且又不致煩擾各省,自可仿而行之。著傳諭各督撫,照式一體妥辦。海成原折并著抄寄閱看。將此遇各奏事之便,傳諭知之。欽此。欽遵。并抄錄海成原折知會到滇。當經先后檄行司道及各府廳州縣,遵照曉諭,詳查妥辦去后。
茲據布政使王太岳詳稱:滇省僻處邊隅,士民見聞孤陋,不特陳編故冊,鮮有留藏,卽坊肆所售舉業時文,尚多缺略。乾隆三十八年欽奉諭旨,搜羅遺書,遍加采訪。士民呈到稿本,悉心校核,均系瑣碎不堪入選之書,驗無違悖字句,仍舊發還。止有《玉海》、《函史》、《方輿紀要》、《六經正誤》四部,詳經會折奏明,咨送四庫全書處在案。今湖北省檢得《博物典匯》、《前明將略》等書,奉旨飭查,行據各屬遍歷城鄉,傳詢紳士及書肆人等,均不知前書來歷名目,實無書板留藏。但此外雜說陳編、俚言私集中,保無狂悖語句,應營銷毀之書,搜羅尤應詳盡。現在仿照江西省,通飭各屬,傳齊地保,逐戶宣諭,無論全書廢卷,俱令呈繳,按書償以倍價,盡行繳出,以便校核,分別辦理,不敢稍有疎懈。等情。詳請具奏前來。
臣查滇省雖士習樸陋,家鮮藏書,非如江楚等省競尚著述篇章、收留典籍者可比,但讀書舊家,子孫零替,村僻愚民,目不識丁,存有遺篇,散失于敗笥殘筴之中,前次搜羅未盡,或有如江楚二省檢出應禁之書,殊難信其必無。今責令地保人等,逐戶曉諭,許其按書償以倍價,人固樂從。第必俟呈繳送驗之后,始給價值,不免輾轉躭延,與民情尚未稱便。臣現率同司道,各捐養廉,酌量各屬地方之大小,分別銀數之多寡,先行發交貯庫。一面將給發現銀收買,不論全書廢卷,俱令交出緣由,遍令鄉保傳諭,俾咸知免罪之恩綸,獻書之倍利,庶得盡繳無遺。如查有應毀板片書籍,臣卽遵旨分別辦理,以期仰副圣主訓誡至意。
所有通飭各屬實力遵行,詳查妥辦緣由,謹會同學臣孫嘉樂先行恭折覆奏,伏乞皇上睿鑒。謹奏。
朱批:覽。
(宮中朱批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