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pltbd"></progress><cite id="pltbd"><span id="pltbd"><ins id="pltbd"></ins></span></cite><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l></strike><strike id="pltbd"><i id="pltbd"><del id="pltbd"></del></i></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el id="pltbd"></del></dl></strike>
<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el id="pltbd"></del></dl></strike>
<strike id="pltbd"><i id="pltbd"><del id="pltbd"></del></i></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dl id="pltbd"><del id="pltbd"></del></dl></strike><strike id="pltbd"></strike>
<span id="pltbd"></span>
<span id="pltbd"><video id="pltbd"></video></span>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strike id="pltbd"></strike>
<ruby id="pltbd"><video id="pltbd"><del id="pltbd"></del></video></ruby>
<th id="pltbd"><video id="pltbd"></video></th>

《《郘亭知見傳本書目》卷十五 》郘亭知見傳本書目 莫友芝作品集

獨山莫友芝子偲 

集部六 

別集類 

《明太祖文集》二十卷 

  姚士觀、沈欽校本。 洪武七年樂韶鳳編本五卷。 嘉靖己丑云南刊本。 萬歷十四年刊本。 

《宋學士全集》三十六卷 

 明宋濂撰。 天順五年刊本,正二十六卷,《附錄》一卷。 嘉靖庚戌刊本。 正德九年刊本七十五卷。 康熙中裔孫既庭刊本。 康熙四十八年,兩浙學使、南陽彭始博刊本三十二卷,原《序》等一卷,《附錄》一卷。 勞巽卿有元刊《潛溪集》十卷。 袁漱六有元刊《潛溪后集》。 張月霄有洪武八年刊本《文粹》十卷,建文辛巳刊本《續文粹》十卷,《附錄》一卷。 林吉人《跋》曰:“景濂所著《潛溪前后集》皆刊于元至正間,入明后所作名《文粹》,為劉誠意所選定。《續文粹》為門人方正學所選定。《續文粹》尤重于世。以正學及同門**、林靜、樓璉手自繕寫,刊于浦江鄭氏義門家塾。” 嘉慶庚午,吳嚴榮知金華府,依原編各集萃合刊本五十三卷,最為足本。 正德本當即《戒菴漫筆》所記之太原張縉得景濂自定、宋燧寫本付刊,稍展大者。 林吉人僅見《續文粹》,故云“《續文粹》尤重于世”,其實《文粹》亦正學諸人手書也。 張月霄藏本《文粹》、《續文粹》,辛卯在吳下收得。 

《宋景濂未刻集》二卷 

 明宋濂撰。 康熙中刊本。 

《誠意伯文集》二十卷 

 明劉基撰。 嘉靖丙寅刊本十八卷。 隆慶六年刊本。 

《鳳池吟稿》十卷 

 明汪廣洋撰。 有刊本八卷。 

《陶學士集》二十卷 

 明陶安撰。 明弘治十二年刊本。 

《西隱集》十卷 

 明宋訥撰。 明劉師魯刊本。 

《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 

 明王祎撰。 明劉師魯刊本。 刊本當即正統刊也。收殘萬歷刊本二十六卷,二十四卷以下,附其子紳之作。紳有《繼志齋集》者,未必全耳。 

《翠屏集》四卷 

 明張以寧撰。 明宣德三年刊本。 成化中刊本。 

《說學齋稿》四卷 

 明危素撰。 《危學士全集》十四卷,乾隆戊寅刊本。 《四庫》依知不足齋抄本。 朱竹垞云,傳抄都非足本。 拜經樓有舊抄本,為吳石蒼所藏,有墨朱筆校補處。勞巽卿得葉文莊親筆抄校本一冊,乃《外集》遺文也。 《四庫存目》又錄《危學士全集》十四卷,詩一卷,文十三卷。云是后人重編,故不錄。 

《云林集》二卷 

 明危素撰。 《四庫》依知不足齋抄本。 元至正三年刊本。 

《白云集》七卷 

 明唐桂芳撰。 正德戊寅刊本。 《三先生合集》。 單刊本。 竹垞云,誤收任原詩。 

《登州集》二十三卷 

 明林弼撰。 乾隆中刊本。 

《槎翁詩集》八卷 

 明劉崧撰。 明初刊本。 

《東皋錄》三卷 

 明釋妙聲撰。 《四庫》依汲古閣抄本。 洪武十七年,其徒德瓛刊本。 

《覆缻集》七卷《附錄》一卷 

 明朱同撰。 抄本。 

《柘軒集》四卷 

 明凌云翰撰。 《四庫》依抄本。 

《白云稿》五卷 

 明朱右撰 。 竹垞云,集十卷,僅抄得前五卷。其后五卷,曾得內閣本一過眼,未抄成足本。 

《清江集》十卷《文集》三十一卷 

 明貝瓊撰。 明洪武本。康熙丁亥桐鄉金氏刊本。 

《蘇平仲集》十六卷 

 明蘇伯衡撰。 明初刊本。 正統壬戌黎諒刊本。 黃蕘圃藏明初刊。 

《胡仲子集》十卷 

 明胡翰撰。 明洪武十四年王懋溫刊本。 

《始豐稿》十四卷 

 明徐一夔撰。 明刊本。 抄本。 

《王常宗集》四卷《補遺》一卷《續補遺》一卷 

 明王彝撰。 《四庫》依何焯手抄本,今為袁芳瑛藏。 

《白石山房逸稿》二卷 

 明張孟兼撰。 刊本。 

《滄螺集》六卷 

 明孫作撰。 弘治丙辰刊本。 汲古閣刊本。 

《臨安集》六卷 

 明錢宰撰。 有十卷本。 

《尚絅齋集》五卷 

 明童冀撰。 刊本。 

《考古文集》二卷 

 明趙撝謙撰。 順治丁酉刊本。 

《劉彥昺集》九卷 

 明劉炳撰。 明初刊本。 

《藍山集》六卷 

 明藍仁撰。 明洪武中藍山書院刊本。 

《藍澗集》六卷 

 明藍智撰。 竹垞云,《藍山》、《藍澗》二集,選家互有參錯。 明初刊本,不誤。前有蔣易、張榘二《序》。 

《大全集》十卷 

 明高啟撰。 明永樂八年其侄立刊本。 景泰中刊本。 明初刊。 萬歷中八代孫士宏刊本。 

《高清邱集箋注》十八卷 

 雍正六年金檀撰。 文瑞樓刊最精,板心無“文瑞樓”字。 

《鳧藻集》五卷 

 明高啟撰。 正統九年刊本。 雍正戊申金檀刊附《詩箋》后本。 

《眉菴集》十二卷 

 明楊基撰。 明成化中張習刊本。 《四大家集》本。下二家同。 明有鄭剛刊本。 

《靜居集》四卷 

 明張羽撰。 明萬歷中陳邦瞻、汪汝淳校刊本。 

《張來儀先生文集》一卷 

 明張羽撰。 張金吾藏舊抄本。 始《山雉賦》,終《漏月齋記》,凡文五十一篇。《文瑞樓書目》有《張羽文集》一卷,注抄。未知即此本否? 

《北郭集》六卷 

 明徐賁撰。 明萬歷中陳邦瞻、汪汝淳校刊本。 

《鳴盛集》四卷 

 明林鴻撰。 洪武庚申刊本。 

《白云樵唱》四卷《附錄》一卷 

 明王恭撰。 《四庫》依抄本。 成化癸未黃鎬刊本。 又有《鳳臺清嘯》一集,官翰林以后作。 

《半軒集》十四卷 

 明王行撰。 洪武中刊本二卷,《拾遺》一卷。 有舊抄殘本四卷本,又有《楮園草》二卷,乃摘抄本也。 

《西菴集》九卷 

 明孫蕡撰。 弘治十六年刊本。 

《南村詩集》四卷 

 明陶宗儀撰。 汲古閣刊本。 

《望云集》五卷 

 明郭奎撰。 嘉靖辛卯吳廷翰刊。 

《蚓竅集》十卷 

 明管時敏撰。 明洪武中楚府刊本。 

《西郊笑端集》一卷 

 明董紀撰。 成化中周庠刊本。 

《草閣集》六卷《拾遺》一卷附《筠谷詩》一卷 

 明李昱撰。 明初胡伯宏輯,《拾遺》唐光輯,又附《雜文》四卷。 

《永嘉集》十二卷 

 明張著撰。著字則明,自號永嘉子。世居溫之平陽縣,元末避兵常熟。常熟人師之,為縣訓導,遂家焉。領洪武三年鄉薦,將會試禮部,朝廷急用人,遣敕其家,授虜施知縣。三年,升臨江府同知,皆有善政。尋卒官所。撰《易經精義》、《永嘉集》、《長安唱和集》,今惟《永嘉集》存。凡詩九卷,文三卷,其子規運生所編也。吳訥《序》謂其文“理明氣昌,動合規矩”,王直《序》謂其詩“取法唐人,清遠有思致”,見《愛日精廬藏書志》本。有舊刊本,從舊抄傳錄。 

《范軒集》十二卷 

 明林大同撰。大同字逢吉,號范軒,常熟人。明初官開封府訓導。集未刊。張金吾藏寫本。 

《樗菴類稿》二卷 

 明鄭潛撰。 依閣抄本。 

《春草齋集》十卷《附錄》一卷 

 明烏斯道撰。斯道又有《秋吟稿》。 附錄《贊》、《傳》一卷,萬歷中八世孫獻明續輯。 

《強齋集》十卷 

 明殷奎撰。 洪武十五年余熂刊本。 

《海桑集》十卷 

 明陳謨撰。 康熙庚申裔孫邦祥刊本。 

《竹齋集》三卷《續集》一卷《附錄》一卷 

 明王冕撰。 抄本。 

《海叟集》四卷《集外詩》一卷 

 明袁凱撰。 天順中祥澤張璞刊。 竹垞云,《在野集》即張璞本。 弘治中刊本。 隆慶中何元之活字印本。 萬歷中張所望刊本。 正德元年刊本。 國朝曹炳曾校刊本。 

《榮進集》四卷 

  明吳伯宗撰。 刊本。 

《自怡集》一卷 

 明劉璉撰。 《四庫》依抄本。 

《斗南老人集》六卷 

 明胡奎撰。 明初寧府文英館刊本,傳是樓影抄,分六卷。凡詩一千九百余首。 竹垞云,吾鄉《云東逸史》手錄稿,舊藏項氏天籟閣,繼歸高氏稽古堂,后歸花山馬思贊。止四卷。 

《希澹園詩》三卷 

 明虞堪撰。 刊本題曰《鼓枻稿》,與此集互勘,多寡悉同,編次小異。 

《榮陽外史集》七十卷 

 明鄭真撰。 《四庫》依抄本。 竹垞選《明詩綜》時尚見百卷本。 

全室外集》九卷 

 明釋宗泐撰。 《四庫》依抄本。 宗泐有《西游集》一卷,奉使求經往還所作。 

《峴泉集》四卷 

 明張宇初撰。 《四庫》依抄本。 此本皆雜文,末附歌行數十首,蓋掇拾重編之本。 

《唐愚士詩》二卷附《會稽懷古詩》一卷 

 明唐之慎撰。 又有《萍居集》。頃見《丹產集》,讀書堂抄本,其唐南著。《四庫》未收。 

《繼志齋集》十二卷《附錄》一卷 

 明王紳撰。 有刊本作三十卷。 萬歷刊本附《忠文集》后,只二卷,當不全。 

《練中丞集》二卷 

 明練子寧撰。又名《金川玉屑集》,弘治中王佐輯,郭子章重編刊。 《乾坤正氣集》本。 

《遜志齋集》二十四卷 

 明方孝孺撰。 正德中顧璘刊本。 嘉靖辛酉重刊本 。 萬歷壬子刊本。 康熙戊寅刊本。 《乾坤正氣集》本。 原本三十卷,《拾遺》十卷。宣德間黃孔昭、謝鐸編。頃收正德本。 

《貞白遺稿》十卷附《顯忠錄》二卷 

 明程通撰。 嘉靖刊本。 天啟刊本。 

《靜學文集》一卷 

 明王叔英撰。 成化中謝世修刊本。胡心耘有舊抄本六卷,《附錄》一卷,又蔣廷錫印。 

《芻蕘集》六卷 

 明周是修撰。 《乾坤正氣集》本。 文瑞樓刊本,與《青邱集》相似。 

《巽隱集》六卷 

 明程本立撰。 嘉靖初南濠吳氏刊本。萬歷乙丑濮陽棐屬、李詩校刊本。 西虞范氏重刊本。 《乾坤正氣集》本。 

《易齋集》二卷 

 明劉璟撰。 明末楊文驄刊本。 《乾坤正氣集》本。 

《野古集》三卷 

 明龔詡撰。 崇禎乙亥八世孫珽刊。 

《文毅集》十六卷 

 明解縉撰。 天順初黃諫輯本三十卷。 嘉靖中刊又名《春雨齋集》。 康熙戊戌十世孫悅刊本。 乾隆丙戌刊本。 

《虛舟集》五卷 

 明王偁撰。 明袁州守王世英重刊本。 

《王舍人詩集》五卷 

 明王紱撰。 其子默編,又名《友石山人稿》。 

《泊菴集》十六卷 

 明梁潛撰。 明刊本。 康熙辛丑裔孫天清續刊本。 

《毅齋詩文集》八卷《附錄》一卷 

 明王洪撰。 明時莫琚刊本。 

《青城山人集》八卷 

 明王璲撰。 明正統十二年裔孫鏜刊本。 收舊抄本,文瑞樓主人校。 

《東里文集》九十七卷《別集》四卷 

 明楊士奇撰。 明嘉靖乙酉黃如桂刊本。 康熙戊午刊本二十五卷,不全。 

《楊文敏集》二十五卷 

 明楊榮撰。 明刊。 

《省愆集》二卷 

 明黃淮撰。 刊本。 

《金文靖集》十卷 

 明金幼孜撰 。 成化四年其子昭伯刊本。 

《夏忠靖集》六卷《附錄》一卷 

 明夏原吉撰。 明時其孫廷章刊本,末附《遺事》一卷。康熙乙酉潘宗洛刊本。 

《抑菴集》十三卷《后集》三十七卷 

 明王直撰。 明刊本成化初其子所編,次子植后加校訂別為《后集》 。 

《運甓漫稿》七卷 

 明李昌祺撰。 天順三年鄭綱編本,正統元年刊本。 

《古廉集》十一卷《附錄》一卷 

 明李時勉撰。 景泰七年刊本。 成化中其孫容刊本。 

《梧岡集》八卷 

 明唐文鳳撰。 《唐氏三先生集》,正德戊寅刊本。 

《曹月川集》一卷 

 明曹端撰。 正誼堂刊本。 

《薛文清集》二十四卷 

 明薛瑄撰。 弘治己酉楊亨刊本。 明張鼎刊本。 雍正甲寅薛氏刊本。 成化五年刊《河汾詩集》八卷。 

《兩溪文集》二十四卷 

 明劉球撰。 明刊本,其子鉞所編。 《乾坤正氣集》本。 

《于忠肅集》十三卷 

 明于謙撰。 刊本。 嘉靖丁亥河南刊本。 《乾坤正氣集》本。 

《蘭亭集》二卷 

 明謝晉撰。 永樂中刊本。 有沈椒園家抄本數頁,恐未完。 

《慎齋集》四卷 

 明蔣志忠撰 。主忠字存恕,儀征人,與兄皆以詩名,時稱景泰十才子者,主忠一也。是集四卷,計詩二百八十余首。阮氏以進呈。 

《古穰集》三十卷 

 明李賢撰。 明刊本。 

《武功集》五卷 

 明徐有貞撰。 明刊本。 

《倪文僖集》三十六卷 

 明倪謙撰。 明刊本。 

《襄毅文集》十五卷 

 明韓雍撰。 明刊本。 

《白沙集》九卷 

 明陳獻章撰。 弘治甲子刊本。 萬歷中何熊祥重刊本。 

《類博稿》十卷《附錄》二卷 

 明岳正撰。 刊本。 

《平橋稿》十八卷 

 明鄭文康撰。 天順辛巳刊本。 康熙癸酉裔孫起泓重刊本。 

《竹巖詩集》一卷《文集》一卷《補遺》一卷 

 明柯潛撰。 嘉靖中刊本。 

《彭惠安集》十卷《附錄》一卷 

 明彭韶撰。 嘉靖中刊本。 

《清風亭稿》七卷 

 明童軒撰。 有刊本八卷 

《方舟集》二十六卷附《讀史錄》四卷 

 明張寧撰。 明弘治四年刊本四十卷。 

《重編瓊臺會稿》二十四卷 

 明邱濬撰。 《吟稿》、《類稿》,門人蔣冕刊。嘉靖中,鄭廷鵠合二稿以寫本《逸篇》為十二卷,為《會稿》刊之。 天啟中裔孫爾穀刊本。 康熙戊子刊《邱文莊公集》十卷。 

《謙齋文錄》四卷 

 明徐溥撰。 刊本。 

《椒邱文集》四十四卷 

 明何喬新撰。 明婺源余瑩編刊本。 

《石田詩選》十卷 

 明沈周撰。 明弘治中華汝德刊本。 

《東園文集》十三卷《續編》一卷 

 明鄭紀撰。 康熙中九世孫梁英刊本。 

《懷麓堂集》一百卷 

 明李東陽撰。 明嘉靖中刊本。 康熙壬辰廖方達刊本。 嘉慶八年茶陵刊本。 

《清溪漫稿》二十四卷 

 明倪岳撰。 刊本。 

《康齋文集》十二卷 

 明吳與弼撰。 崇禎壬申陳維新刊。 

《一峰集》十卷 

 明羅倫撰。 乾隆戊寅羅氏活字本。 道光中劉繹刊本。 

《篁墩集》九十三卷 

 明程敏政撰。 明刊本。 《天一目》有《篁墩文粹》五十二卷,頃收一部。 

《楓山集》四卷《附錄》一卷 

 明章懋撰。 刊本。 弘治乙丑,戴詵編后《序》。外三山林翰《序》。 

《莊定山集》十卷 

 明張昶撰。 刊本。 

《未軒文集》十二卷 

 明黃仲昭撰。 明刊本。 

《醫閭集》九卷 

 明賀欽撰。 刊本。 

《翠渠摘稿》一卷《補遺》一卷 

 明周瑛撰。 刊本。 

《家藏集》七十七卷 

 明吳寬撰。 明刊本,其子奭蒐輯。 

《歸田稿》八卷 

 明謝謙撰。 明刊。 康熙中七世孫鐘和刊本。 

《震澤集》三十六卷 

 明王鏊撰。 明刊本。 明董其昌校刊本寫刊俱精,題《王文恪集》。 

《郁州遺稿》十卷 

 明梁儲撰。 刊本。 

《見素文集》二十八卷《奏疏》七卷《續集》十二卷《附錄》二卷 

 明林俊撰。 正德中刊本,其孫則祖《跋》稱重梓是書而《詩集》尚缺。 

《虛齋集》七卷 

 明蔡清撰。 正德中葛忠貞刊本。 族孫廷魁刊本十三卷。 

《容春堂前集》二十卷《后集》十四卷《續集》十八卷《別集》九卷 

 明邵寶撰。 明正德中刊,《前集》顏體字最精雅,后三集字體稍遜。只收《外集》。 

《羅圭峰文集》三十卷 

 明羅玘撰。 明刊本三十五卷。康熙庚午羅美材刊本,編次頗無體例。 拜經樓藏有三十七卷本錢湘舲評《圭峰文集》,一刊于盱眙,再刊于南國子監。又有刊武進孫氏本。今皆未見。據此本所敘,則初刊于常州,再刊于荊州,板皆逸。嘉靖五年,陳洪謨得荊州本六卷,又得《續集》二卷,《奏議》一卷,匯而重刊。后其鄉人黃端伯又于玘曾孫寬處得逸稿,合原集編為三十卷。 

《吳文肅公摘稿》四卷 

 明吳儼撰。 萬歷甲申其孫士遇刊本。 

《熊峰集》十卷 

 明石珤撰。 明刊本。 皇甫汸刪定本。 康熙中孫光刊本。 

《立齋遺文》五卷 

 明鄒智撰。 天啟乙丑李芳麓刊本。 《乾坤正氣集》本。 吳廷舉編次《立齋集》刊本。 

《西村集》八卷《附錄》一卷 

 明史鑒撰。 嘉靖中其孫周刊本。 國初刊本。 

《胡文敬公集》三卷 

 明胡居仁撰。 明刊本。 

《小鳴稿》十卷 

 明秦王朱誠泳撰。 刊本 

《方簡肅文集》十卷 

 明方良永撰。 明刊本。 隆慶庚午其孫攸刊。 

《懷星堂集》三十卷 

 明祝允明撰。 明刊本。 又名《祝氏集略》,三十卷。 

《整菴存稿》二十卷 

 明羅欽順撰。 刊本。 

《東江家藏集》四十二卷 

 明顧清撰。 刊本。 其子孫所續集,有《留都稿》四卷,《存稿》十卷。 

《空同集》六十六卷 

 明李夢陽撰。 明初刊本。其孫曹嘉選吳下善書者繕寫刊行,六十三卷。 

《山齋集》二十四卷 

 明鄭岳撰。 萬歷中,其曾孫炫刊本。 

《浮湘集》四卷《山中集》四卷《憑幾集》五卷《續集》二卷《息園存稿詩》十四卷《文》九卷《緩慟集》一卷 

 明顧璘撰。 竹垞稱其尚有《歸田集》。 嘉靖戊戌刊本。 

《華泉集》十四卷 

 明邊貢撰。 明嘉靖戊午劉天民刊本。 《文集》魏允孚續刊。 

《劉清惠集》十二卷 

 明劉麟撰。 萬歷丙午陳幼學刊本。 

《東田遺稿》二卷 

 明張羽撰。 國初刊本。 

《沙溪集》二十三卷 

 明孫緒撰。 康熙四十六年,賈棠與《馬東田集》合刊本。馬集入《存目》。 

《王文成全書》三十八卷 

 明王守仁撰。 隆慶壬申新建謝廷杰刊本。 康熙癸丑俞氏刊本。 

《雙溪集》八卷 

 明杭淮撰。 刊本。 曝書亭本,乃其弟洵所編刊。卷末手題兩行云:“康熙辛巳九月十九日,竹垞老人讀一過。” 

《對山集》十卷 

 明康海撰。 康熙中馬氏刊本。 乾隆辛巳孫景烈刊本。 

《柏齋集》十一卷 

 明何瑭撰。 嘉靖己酉鄭王府刊本。 

《竹澗集》八卷《竹澗奏議》四卷 

 明潘希曾撰。 嘉靖末黃省曾校本。 

《大復集》三十八卷 

 明何景明撰。 嘉靖十三年刊本三十七卷。 五世侄孫洙源等刊本。頃收嘉靖三年唐龍《序》雅竹齋刊本二十六卷,又見嘉靖十年義陽書院刊本,亦二十六卷。板式相同,有唐《序》、王廷相《序》。 

《洹詞》十二卷 

 明崔銑撰。 明趙王府味經堂刊本。 

《莊渠遺書》十二卷 

 明魏校撰。 魏氏原刊本,甚精。 

《儼山集》一百卷《續集》十卷 

 明陸深撰。 有刊本并《外集》四十卷。 

《迪功集》六卷附《談藝錄》一卷 

 明徐貞卿撰。 正德庚辰刊本。 嘉靖戊子刊本。 

《鄭少谷集》二十五卷 

 明鄭善夫撰。 明刊本。 道光甲申刊本。 

《太白山人漫稿》八卷 

 明孫一元撰。 崇禎中周伯仁刊本,蓋據吳興張氏本及陽湖本合輯。 嘉慶甲戌凌鳴喈刊本《附錄》一卷。 

《苑洛集》二十二卷 

 明韓邦奇撰。 嘉靖末刊本。 

《東洲初稿》十四卷 

 明夏良勝撰。 正德十五年刊本。 

《升菴集》八十一卷 

 明楊慎撰。 明萬歷中張士佩刊本。 

《東巖集》六卷 

 明夏尚樸撰。 刊本。 

《瀼溪草堂稿》五十八卷 

 明孫承恩撰。 明刊本。 是集為其門人楊豫孫等編。 

《方齋詩集文集》十卷 

 明林文俊撰。 此本乃其家藏書抄,凡文九卷,詩一卷。明北監《廿二史》皆所校刊。 

《考功集》十卷 

 明薛蕙撰。 明刊本有《附錄》一卷。 道光八年亳州劉氏刊。 收舊抄殘本《考功詩》一冊,疑與十卷不同。 

《云村文集》十四卷 

 明許相卿撰。 刊本。 

《小山類稿》二十卷 

 明張岳撰。 萬歷中刊本。 今板尚存,見有印本。 

《夢澤集》二十三卷 

 明王廷陳撰。 嘉靖辛亥刊本。 其集一刊于淮安,再刊于蘇州。此本乃其從孫道淳刊,乃第三本也。 近年刊本。 

《泰泉集》十卷 

 明黃佐撰。 明嘉靖壬寅門人李時行刊本。 

《甫田集》三十五卷《附錄》一卷 

 明文徵明撰。 明刊本。 康熙間文氏重刊本。 

《西村詩集》二卷《補遺》一卷 

 明朱樸撰。 刊本。 其孫彩所編刊。 

《天馬山房遺集》八卷 

 明朱淛撰。 刊本。 

《蘇門集》八卷 

 明高叔嗣撰。 嘉靖中刊本,半頁十行,行十六字。 

《愚谷集》十卷 

 明李舜臣撰。 刊本。 

《遵巖集》二十五卷 

 明王慎中撰。 隆慶辛未,其子同康及其婿莊國楨校刊本。 明嘉靖庚戌蔡道卿刊《玩芳堂摘稿》四卷。 

《陸子余集》八卷 

 明陸粲撰。 明刊本。 

《念菴集》二十二卷 

 明羅洪先撰。 明時其集初刊于撫州,再刊于應天,最后諸門人編為此本。 雍正癸酉六世孫繼洪刊本。 

《皇甫司勛集》六十卷 

 明皇甫汸撰。 刊本。 

《楊忠介集》十三卷《附錄》三卷 

 明楊爵撰。 刊本。 

《荊川集》十二卷 

 明唐順之撰。 嘉靖乙卯刊本。其集為無錫安如石所編。 康熙中唐氏刊本十八卷。 

《皇甫少元集》二十六卷《外集》十卷 

 明皇甫涍撰。 明刊本。 

《瑤石山人稿》十六卷 

 明黎民表撰。 萬歷中刊本。 鎮江太守初刊其詩,其子華再刊,冠以賦三首。 

《南行集》四卷《東游集》二卷《北觀集》四卷《山中集》十卷 

 明邱云霄撰。 據邱氏門人李獻忠《跋》,尚有《西居集》,官柳城時作。今缺是集,或藏棄者偶佚歟? 

《張莊僖文集》六卷 

 明張永明撰。 刊本。 

《具茨集》五卷《補遺》一卷《文集》八卷《補遺》一卷《附錄》一卷《遺稿》一卷 

 明王立道撰。 萬歷間刊本。 

《青霞集》十一卷《年譜》一卷 

 明沈煉撰。 近年有刊本,煉子襄刊本。 《乾坤正氣集》本。 

《滄溟集》三十卷《附錄》一卷 

 明李攀龍撰。 隆慶壬申王元美刊本。 又明刊本。 道光中刊本。 

《山海漫談》三卷《附錄》二卷 

 明任環撰。 乾隆丁丑庾玙刊本。1 

《楊忠愍集》二卷《附錄》一卷 

 明楊繼盛撰。 康熙中章鈺編刊本。 道光癸卯本。 容城刊《三賢集》本。 《乾坤正氣集》本。 

《弇州山人四部稿》一百七十四卷《續稿》二百七卷 

 明王世貞撰。 崇禎刊本。 《天祿書目》明本有《四部稿》,云據汪道昆《序》后世貞自記則此稿世貞所自刊也。撫刊本工印尚清朗,未載《續稿》。 

《讀書后》八卷 

 明王世貞撰。 萬歷中刊本。其侄得殘本于賣餳者,乃錄而刊之,名曰《附集》。所謂原本,四卷也。許恭乃增刊為八卷。 

《方麓集》十六卷 

 明王樵撰。 刊本。 

《存家詩稿》八卷 

 明楊巍撰。 明嘉靖鄒觀光刊本。 有國初刊本,名《夢山集》。 又王漁洋屬謝重輝刊本三卷。 

《伐檀齋集》十二卷 

 明張元凱撰。 明張氏刊本,佳。 

《備忘集》十卷 

 明海瑞撰。 康熙中刊本作《海忠介集》,六卷。 又康熙中海廷芳刊本。 

《石洞集》十八卷 

 明葉春及撰。 康熙三十六年葉氏刊本。 

《宗子相集》十五卷 

 明宗臣撰。 明刊本。 

《衡廬精舍藏稿》三十卷《續稿》十一卷 

 明胡直撰。 明郭子章刊本。 

《薜荔園詩集》四卷 

 明佘祥撰 。 《四庫》依抄本。 

《郭鯤溟集》四卷 

 明郭諫臣撰。 康熙庚午劉臻重刊本。 

《溫恭毅公集》三十卷 

 明溫恭純撰。 明刊本。 

《亦玉堂稿》十卷 

 明沈鯉撰。 康熙庚午劉臻重刊本。 明刊本。 

《大泌山房集》百三十四卷。 

 明李維楨撰。 萬歷間刊本。 

《震川文集》三十卷《別集》十卷 

 明歸有光撰。 萬歷中王執禮校三十二卷本。此依康熙中歸莊刊本。嘉慶中刊《大全集》五十八卷。 《文集》舊本,其族弟道傳所刊,凡二十卷,為常熟本。其子裕、子寧所刊,凡三十二卷,為崑山本也。 

《四溟集》十卷 

 明謝榛撰。 明刊本二十四卷,明萬歷壬子盛以進得趙邸舊本,重為補訂《詩說》二卷附卷首。 

《蠛蠓集》六卷 

 明盧柟撰。 明嘉靖癸卯刊本。 

《少室山房類稿》一百二十卷 

 明胡應麟撰。 明萬歷戊子江湛然刊本。 

《穀城山館詩集》二十卷 

 明于慎行撰。 明刊本。 

《宗伯集》 

 明孫繼皋撰。 有刊本。一名《柏潭集》。 

《澹然軒集》八卷 

 明余繼登撰。 明馮琦刊本。 

《涇皋藏稿》二十二卷 

 明顧憲成撰。 刊本。 

《高子遺書》十二卷《附錄》一卷 

 明高攀龍撰。 崇禎壬申門人陳龍正刊本。 康熙乙巳高氏刊本。 《乾坤正氣集》本。 

《馮少墟集》二十二卷 

 明馮從吾撰。 明萬歷壬子刊本,附《續集》四卷。 明天啟辛酉刊本。 

《石隱園藏稿》八卷 

 明畢自嚴撰。 有《奏議》一百三十六卷,今未見。 

《仰節堂集》十四卷 

 明曹于汴撰。 康熙癸卯門人呂崇烈刊本。 

《愿學集》八卷 

 明鄒元標撰。 萬歷己未龍遇奇刊本。又有明刊本。此集外又有存真進《太平山房疏草》。 

《楊忠烈公集》三卷 

 明楊漣撰。 明刊本。 

《劉葺山集》十七卷 

 明劉宗周撰。 乾隆十六年,劉鋐刊本二十四卷,附《人譜》等書。 道光間蕭山刊本四十卷,題《劉子遺書》。 《乾坤正氣集》本。 

《學古緒言》二十五卷 

 明婁堅撰。 明刊本。 又明謝三賓合唐時升、程嘉璲、李流芳所著,刊為《嘉定四先生集》。 

《檀園集》十二卷 

 明李流芳撰。 有刊本。 

《代囊子詩類》六卷《文類》十卷 

 明賀逢圣撰。 《天祿書目》云:“此書前后無《序》、《跋》,而雕刊精良,紙色墨香,絕類宋槧,明末文人刊集之最工者。”《明史》:“逢圣,字克繇,江夏人。萬歷四十四年廷試第二。天啟間為洗馬,忤魏忠賢,削籍。崇禎時官至大學士,致政歸。張獻忠陷武昌,投墩子湖,一家殉之。福王時贈少傅,謚文忠。” 《四庫》未收。 

《忠介燼余集》三卷 

 明周順昌撰。 康熙中刊本。借月山房本。 《乾坤正氣集》本。 

《范文忠公集》十二卷 

 明范景文撰。 刊本,其子毓秀編 。 《乾坤正氣集》本。 

《孫白谷集》六卷 

 明孫傳庭撰。 刊本。 《乾坤正氣集》本。 

《孫白谷詩抄》二卷 

 明孫傳庭撰。 刊本。 

《集玉山房稿》十卷 

 明葛昕撰。 其子如龍等編。 

《宋布衣集》三卷 

 明宋登春撰。 康熙乙丑王培益刊。 

《忠肅集》三卷 

 明盧象升撰。 康熙戊辰刊本。 《盧忠肅奏議》十卷,道光九年刊。又嘉慶中活字本。 《乾坤正氣集》本。《奏疏》凡六卷,其侄孫豪然刊本。 

《倪文貞集》十七卷《續編》三卷《奏疏》十二卷《講編》四卷《詩集》四卷 

 明倪元潞撰。 明刊本。 乾隆壬辰玄孫安世重刊本。 《乾坤正氣集》本。 

《藏密齋稿》二十四卷 

 明魏大中撰。蓋即《明史》所收之二十五卷本也。《自譜》一卷,《奏議》八卷,《詩》一卷,《雜著》三卷,《書牘》十卷,《啟》一卷,僅二十四。前所收之《牘》,蓋即其全。己巳八月,乃收一崇禎中刊本。 

《魏忠節公尺牘》四冊 

 明魏大中撰。大忠著有《藏密齋稿》二十五卷,見《明史?藝文志》,今已無傳。此物舊抄四冊,是吳騫拜經樓物。同治丁卯冬收之滬上。 

《凌忠介集》六卷 

 明凌義渠撰。 《四庫》依抄本。 乃其友徐沂,門人姜垓校定。 

《茅檐集》八卷 

 明魏學洢撰。 其弟學濂刊本。 大中門人錢棻刊本。 《乾坤正氣集》本。 

《申忠愍詩集》六卷 

 明申佳允撰 。 其子涵光所編刊。 

《陶菴全集》二十二卷 

 明黃淳耀撰。 康熙中陸元輔刊本。先刊其詩,后刊其文。 

右別集類明洪武至崇禎 

集部七 

別集類 

《圣祖仁皇帝御制初集》四十卷《二集》五十卷《三集》五十卷《四集》三十六卷 

 內府刊本。 

《世宗憲皇帝御制文集》三十卷 

 內府刊本。 

《高宗淳皇帝御制樂善堂全集》定本三十卷 

 內府刊本。 

《高宗淳皇帝御制文初集》三十卷《二集》四十四卷 

 內府刊本。 

《高宗淳皇帝御制文三集》 

《高宗淳皇帝御制文余集》 

 僅按兩目見《文宗閣簿》,合一函。 

《高宗淳皇帝御制詩初集》四十四卷《目錄》四卷《二集》九十四卷《目錄》六卷《三集》一百卷《目錄》十二卷《四集》一百卷《目錄》十二卷 

 內府刊本。 

《高宗淳皇帝御制詩》五卷 

 十二函。 見《文宗閣簿》。 

《高宗淳皇帝御制詩余集》 

 二函。 見文宗閣簿。 

《高宗淳皇帝御制詩文十全集》五十四卷 

 聚珍板本。 乾隆五十九年,大功十次告成。彭元瑞等恭編。 僅案上三部上未恭載《總目》中。 

《梅村集》四十卷 

 國朝吳偉業撰。 康熙中刊本。 

《吳詩集覽》二十卷 

 靳榮藩注。 乾隆四十年刊本。 

《吳梅村詩箋注》二十卷 

 吳翌鳳注。 嚴榮刊本。 

《湯子遺書》十卷 

 國朝湯彬撰。 有新舊兩刊本。 

《兼濟堂文集》二十卷 

 國朝魏裔介撰。 詹明章合刊本。 

《學余堂文集》二十八卷《詩集》五十卷《外集》二卷 

 國朝施潤章撰。 康熙戊子刊本。 乾隆己未刊本。 

《忠貞集》十卷 

 國朝范承謨撰。 康熙中刊本。 

《林蕙堂集》二十六卷 

 國朝吳綺撰。 刊本。 又有巾箱本,楷字。 

《精華錄》十卷 

 國朝王士楨撰。 康熙中林佶寫刊本,佳。 惠棟《訓纂》二十卷。 金榮《箋注》十二卷,《補遺》一卷。 

《堯峰文抄》五十卷 

 國朝汪琬撰。 康熙癸酉刊林佶本,密行尤精善。 

《午亭文編》五十卷 

 國朝陳廷敬撰。 乾隆中林佶寫刊本,佳。 

《松桂堂全集》三十七卷《延露詞》三卷《南集》三卷 

 國朝彭孫遹撰。 乾隆八年子景、曾孫載奕刊本。 

《讀書齋偶存稿》四卷 

 國朝葉方藹撰。 刊本。 

《曝書亭集》八十卷《附錄》一卷 

 國朝朱彝尊撰。 《四庫》本刪去《風懷二百韻》及《靜志居琴趣》一卷。 此集為張星寫刊,字體絕似禇臨《樂毅論》,其初印本極為世重。 汪浩然撰有《曝書亭詩抄箋注》十二卷。 楊謙又注詩二十二卷,孫銀槎注敷詩二十三卷。 

《于清端政書》八卷 

 國朝于成龍撰。 康熙廿二年,清端撫蘇,三韓劉鼎刊本。黃州李中素編。 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孫準撫貴州刊本,不佳。 康熙丁亥,其孫準撫江蘇,屬蔡方炳重編,最備。即今行八卷本。前載御賜文、詩、聯、匾七件及遺象,曰首編。末附碑志等。 

《愚菴小集》十五卷 

 國朝朱鶴齡撰。 康熙中刊本。 

《抱犢山房集》六卷 

 國朝嵇永仁撰。 雍正中其子曾筠刊本。 

《文瑞集》四十六卷 

 國朝張英撰。 康熙末刊本,附《雜著》六種。 

《西河集》一百八十九卷 

 國朝毛奇齡撰。 康熙庚子門人蔣樞編,書留草堂刊本。 

《陳檢討四六》十二卷 

 國朝陳維崧撰。 康熙癸酉刊本。 又翻刊。 

《蓮洋詩抄》十卷 

 國朝吳雯撰。 乾隆辛未汾陽劉組刊本。 乾隆甲申山東孫鍔重刊本。 嘉慶甲申翁方綱校刊漁洋評點本二十二卷,最足。 

《完玉堂詩集》十卷 

 國朝釋光璟撰。 刊本。 

《張文貞集》十二卷 

 國朝張玉書撰。 乾隆五十七年刊。 

《西陂類稿》三十九卷 

 國朝宋犖撰。 乾隆中刊。 

《鐵盧集》三卷《外集》二卷《附錄》一卷 

 國朝潘天成撰。其門人許仲炎編,冠以《小傳》、《年譜》。 

《湛園集》八卷 

 國朝姜宸英撰。 黃叔琳重編本,末附《札記》二卷 。 

《古歡堂集》三十六卷附《黔書》二卷《長河志籍考》十卷 

 國朝田雯撰。 德州刊本。其《黔書》二卷,又有貴筑刊本。 

《榕村集》四十卷 

 國朝李光地撰。 乾隆丙辰其孫清植刊。 

《三魚堂文集》十二卷《外集》六卷《附錄》二卷 

 國朝陸隴其撰。 康熙辛巳從子禮徵刊本。 乾隆中刊本。 

《因園集》十三卷 

 國朝趙執信撰。 刊本。 此本曾經落水,紙墨渝敝,有乾隆辛巳其門人丁際隆《跋》。 又因園刊《飴山詩集》二十卷本,末卷為《詩余》。 

《懷清堂集》二十卷 

 國朝湯右曾撰。 乾隆乙丑刊本。 

《二希堂文集》十二卷 

 國朝蔡世遠撰。 乾隆乙丑刊本。 

《敬業堂集》五十卷 

 國朝查慎行撰。 乾隆中刊本,又附《續集》。 

《望溪集》八卷 

 國朝方苞撰。 乾隆初年刊本,不分卷。至嘉慶初,附刊集外文。 咸豐元年桐城戴均衡重刊本。 

《存硯樓集》十六卷 

 國朝儲大文撰。 儲氏刊本。 

《香屑集》十八卷 

 國朝黃之雋撰。 乾隆中刊本。 嘉慶癸酉重刊本。 海昌陳氏刊本。 

《鹿洲初集》二十卷 

 國朝藍鼎元撰。 雍正壬子刊本。 

《樊榭山房集》二十卷 

 國朝厲鶚撰。 乾隆中刊本。 

《果堂集》十二卷 

 國朝**撰。 乾隆中刊本。 

《惜抱軒詩文集》三十六卷 

 國朝姚鼐撰 。 嘉慶戊午刊。 

《松泉文集》二十卷《詩集》二十六卷。 

 國朝汪由敦撰。 

右別集類國朝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