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了然
宣統元年仲上春
海慈母堂印書館
一目了然 目錄
一目了然目錄 463
小引 465
第一節 恭敬天主之因 466
第二節 天地不自有 466
第三節 人不能造天地 467
第四節 天主造天地 467
第五節 天主難見而可信 467
第六節 天主惟一無二 468
第七節 天主為人造物 468
第八節 人當恭敬天主 469
第九節 天主賦人靈魂 469
第十節 托生之說不可信 469
第十一節 人死靈魂受審判 470
第十二節 天主操賞罰之權 470
第十三節 人不能破獄超度 471
第十四節 天堂地獄之境況 472
第十五節 當從理而非從眾 472
第十六節 天教不敬假神 472
第十七節 朝廷無權封神 473
第十八節 天主以永福賞信徒 473
第十九節 毋因規誡而不敬天主 474
第二十節 規誡在《進教問答》 474
第二十一節 供獻非敬神 474
第二十二節 毋以邪俗敬祖先 475
小引
吾仍仰觀於天,俯察於地,見四時行,萬物生,而知天地人物,必有天主造之掌之。奈世人不求正道,妄信異端,不敬**,反媚邪神,余甚憫焉。因作此書,設為問答,言簡語俗,俾淺學者一目了然,亦得識認**而虔誠欽崇。至文人通士,欲究至道淵源、圣教奧理,則有《盛世芻蕘》、《真道自證》、《天主實義》等書可覽焉。
崇道主人識
宣統元年閏二月
江南主教姚重準付梓
第一節 恭敬天主之因
有一個朋友,問新奉教人說:“我聽見村里的人說,你進了天主教,恭敬天主。今問你恭敬天主,為甚么緣故?”
答曰:“朋友,我從前不知道天主是誰,故不恭敬。後來知道了,就進了教,恭敬他,為報他的恩。你該知道天主不是別的,實是造天地、神人、萬物的**宰。天主既是造萬物的**,世人不論大小貴賤,都該恭敬。那一個人,敢白用天主造的萬物呢?既然不敢白用,必該恭敬恩主,并遵守他的誡命。人家兒女,還不該忘父母生養的恩,必該孝敬聽命。難道說世人受了天主生成大恩,反不該恭敬么?況且天主是萬民的大父母,世人若遵守其命,才算他的良民孝子。可望在世,得蒙保佑,死後得賞天堂永福。若有人不肯恭敬天主,就為忘恩的逆子,其罪至重,難逃嚴罰。由此明顯進教恭敬天主,是我們眾人最要緊最有益的事,這就是我恭敬天主的真緣故。”
第二節 天地不自有
又問:“天地有造他的么?”
答曰:“一座房屋,還不能自起,必要有匠人蓋他,天地是大物件,難道說沒有造他的么?比方有人把一石塊兒拋上,石塊兒必立就落下。今看這樣大的日月,在天上懸轉,總不落下,豈不明顯天上有一個大主宰?命日月懸轉,光照普世,不許他落下么?一塊小石頭,尚不能自己往上,必要從上落下;天上若無主宰,這樣大這樣重的日月,怎么能自己上升呢?怎么能在天上懸轉數千年,至今不落下呢?再者晝夜長短,年年不錯;月光初一小,十五大,月月一樣;寒暑溫和,按四時而行;草木生長,應節令而發;豈不明明指出來有個造天地萬物的天主么?”
第三節 人不能造天地
又問:“今有許多人說,三皇治世,老君造天地。但我想這三皇老君,不過是古人,那里有這么大的能力,造高天大地,五谷百果,請你與我說明。”
答曰:“這天地不是古人造的,古人天地後,不在天地先。若說是古人造的,當初沒有天地的時候,古人在那里住?五谷在那里種?百果在那里長?沒有五谷百果,古人吃甚么?故明明的先有天地,然後有人,就不可說天地是古人造的。三皇治世,老君造天地,都是悖理的話。況且人造物件,必要四樣,才可造成。第一要材料,第二要模樣,第三要器具,第四要工夫。若說天地是古人造的,請問古人在那里取材料?照甚么模樣,用甚么器具,費多少工夫,才造成的?且看天地這樣大,日月這樣明,萬物這樣多,就知道人的力量不能造他。
第四節 天主造天地
又問:“天地不是人造的,是誰造的?”
答曰:“天地未造前頭,只有一個全能天主,其為純神,無形無像,造化天地、神人、萬物,不用材料,不勞心力,不用器具,不費工夫。他一命,就從無中造成天地萬物,顯其全能;又時時掌管所造的天地萬物,顯其全知;又時時保存愛養,顯其全善。吾人無名稱他,但因萬物中至高者,是天;至尊者,是主。故以‘天主’二字稱他,天主即是天地萬物**!”
第五節 天主難見而可信
又問:“天主是造天地萬物的**,我明白了。今問你,天主不許世上人看見他,為甚么?”
答曰:“尊貴人不輕易使卑賤人見他,故天地萬物的大主,不許我們卑賤人見他,亦是情理。皇上不許百姓見他,因他是一國的主,其位尊高。難道說至高無上的天主,就該許世上的人見他么?若是百姓欲見皇上,先該立功,為國家辦大事。皇上知道了,然後召他進朝,才許他見。世上的人,若要見天主,先該進教,修德立功。天主看他功德全備,才賞升天堂,見天主,永遠享福。由此就知天主不許世上的人見他,於理甚合。又該想天主是無形無像的純神,肉眼不能看見,但人見了天主造的天地萬物,就該知道有一個造天地萬物的天主。如有看見一座房屋,就知道前頭必有蓋造房屋的匠人。猶如今人見了堯舜孔孟留下的經書,那一個人不信古時實有其人?既然如此,人見了天主造的天地萬物,那一個人不該承認有個造天地萬物的**呢?”
第六節 天主惟一無二
又問:“天地極廣大,怎么說一個天主能掌管他?”
答曰:“天上只有一個日頭,尚能光照天下萬國,一個全能天主,難道說不能照管天地萬物么?一家只有一家長,一國只有一君王,若家有二長,則家難齊;國有二王,則國必亂。假如天地有二主:一主要冬,一主要夏;一主要熱,一主要冷;豈不亂么?今看四時運行,年年一樣;五谷百果,按時發生;不錯不亂。由此明知造生掌管天地萬物的天主,惟一無二,必無疑了。”
第七節 天主為人造物
又問:“天主造化天地,為甚么?”
答曰:“天主造天,用日月星辰,為光照我們;造地,生五谷百果,為養育我們;生金銀銅鐵絲蔴等物,為我們使用。天主愛人如父母愛兒女一般,父母置備房屋田地,財貨什物,交與兒女使用,兒女必要盡孝道親愛父母。若是承受了父母的家產,不孝順父母,即為逆子。我們上戴天主造的天,下踏天主造的地,享用天主造的五谷百果,必要感謝、愛慕、恭敬、天主,才算知恩報本的人。”
第八節 人當恭敬天主
又問:“我們學好行善就是了,何必進教恭敬天主?”
答曰:“我們人受了天主無窮的恩,理當感謝恩主,敢不恭敬么?不恭敬天主,憑他在人面算個好人,在天主臺前,總是個忘恩的罪人,不免了受天主的嚴罰。請你想一想,我們人都是父母生的,父母也是祖宗生的,祖宗又是老祖宗生的,老祖宗也是老老祖宗生的。盡著往上數,直數到開天辟地的時候,頭一個人是誰生的?必該說他不是父母生的,乃是天主造的。由此可見天主是造人類的恩主,若有一個人,不恭敬天主,這個人算忘了造生的恩。忘恩的人,還算得個學好行善的人么?比如一個人在外人面前,誠實謙和,也愛做善事,獨不孝敬父母,就算不得好人。因忘了父母的恩,算個逆子。既然兒女還不許忘父母的恩,難道說世人倒能不恭敬天主。人類的大父母,有此理么?”
第九節 天主賦人靈魂
又問:“我們人各有親生父母,怎么說天主又是人的父母?”
答曰:“我們人雖各有生身父母,但生人的權不在人。若生人的權在人,世間就沒有絕嗣的了,還有少兒缺女的么?生人的權,若果在人,要生幾個兒女就生幾個兒女,還都要生聰明伶俐的。為何要生男偏生女,要生女偏生男,這是怎么樣說呢?由此觀之,生人的權,不在人而在天主。天主生人,造人肉身,又賦給一個靈魂。肉身有形有像,靈魂是無形無像的;肉身有死有壞,靈魂不死不滅。靈魂是肉身的主,能使肉身行動,能明道理,辨好歹,分善惡,識邪正。結合肉身,是活的;出離肉身,仍是活的。故身後必要受善惡的賞罰。”
第十節 托生之說不可信
又問:“我常聽見有人說,人死了,還要托生。這句話,我也半信半疑,請問你,真有此事么?”
答曰:“托生之說,大不合理。若人托生,上輩祖宗父母必托生於後代子孫兒女。未喪良心的人,若信父母托生,就不敢嫁娶,也不敢責罰兒女,為何呢?男不敢娶妻,怕婚娶轉生之先人;女亦不敢嫁夫,怕嫁與轉生的父祖;父母亦不敢責罰兒女,怕子女是前輩祖宗爺娘轉生的,世間還有這樣悖理的事么?可見托生之說大壞世道,顛倒人倫。佛教說人要托生,豈不糊涂么?人不但不托生人,也不托生畜類。人若托生畜類,每吃獸肉,是吃祖宗父母的肉;穿皮衣,是穿祖宗父母的皮;騎策馬驢,是乘騎祖宗父母、鞭策祖宗父母了,豈不是糊涂么?就是和尚口里說托生,他心里也不信。若他信托生,就不敢敲法鼓。因為鼓是牛皮做的,恐是他的祖先父母,變了牛、剝了皮、做了鼓,他還忍心拿大棒子打么?由此而論,那托生之說,不過是佛教胡言亂語,哄騙人,斷不可信的。”
第十一節 人死靈魂受審判
又問:“我們人的靈魂,不死滅,不托生,肉身死了,靈魂往那里去呢?”
答曰:“我們人不論在教與不在教,死的時候,靈魂一出肉身,就到天主臺前,聽主審判一生的善惡。若人在世上認識天主,守天主的規誡,至死不變,這樣人算是天主的良民孝子,天主賞他升天堂,享永福。若在世上不恭敬天主,不守天主教的規矩,算是個忘恩的逆子,免不得天主罰他下地獄,永遠受苦。”
第十二節 天主操賞罰之權
又問:“你方才講的這些道理,句句都是實理。使人聽了,無不誠服。忽然講起來人死後,該受賞罰。我從小聽見人常說,‘只見活人受罪,不見死鬼戴枷。’今又聽你說人有身後的賞罰,請將此事與我解明。”
答曰:“俗人迷了根本,不識有個天主掌管天地人物,妄言亂語實在可憐。我看人犯了國家的王法,收監受罪,百姓進了監牢,才看見犯人受罪。天主罰不守誡命的惡人,在地獄中永遠受苦。世上的人,不到地獄,要見死過的惡人受苦,有此理么?俗人因沒有見過地獄,不信惡人要受永苦,好像那愚人因沒有見過監牢,就說犯王法的人不受罪,豈不可笑么?況且世間有多少事,人沒有見過,雖然沒有見過,亦不敢說沒有其事。譬如有人沒有見過自己的祖宗,亦沒有見過當今的皇上,難道他敢說自己沒有祖宗,當今沒有皇上么?由此觀之,世人雖然沒有見過死人受罪,亦不可說身後沒有賞罰。天主是至公至義,定要賞善人、罰惡人,故死後的賞罰,是一定有的。人雖沒有見過,將來必不能脫免。我看朝廷嚴罰貪官,官府責罰惡民,父母亦責罰不孝子女。父母、官府、皇上,都施賞罰,難道說天主獨不管善惡,不加賞罰么?豈有此理!”
第十三節 人不能破獄超度
又問:“為甚么父母死後,奉教人不請和尚道士念經超度,為父母打破地獄,送升天堂?”
答曰:“打破地獄的說,不合正理。俗語說善惡有報,若還不報,時辰未到。若和尚道士,能破地獄,送人升天堂,就沒有善惡的報了。富貴人,不論善惡都能升天堂,貧窮人都該下地獄。一個富貴人在世,一生作惡,至死不改;死後他的子孫,化上幾千錢,請和尚道士,拜了幾次,念了幾句,就能升天堂,罪惡在那里報?貧窮人死後,他的兒女,沒有錢請和尚道士送升天堂,就不得出地獄,有此理么?總是和尚道士,不知道天堂地獄是甚么,妄說能打破地獄,送升天堂。開口就說,若有人給我們金銀食物,此人死后,就升天堂,受快樂。就是下了地獄也不妨,只要請我們去念經拜懺,就把地獄打破了,送他去升天堂,享永福。許多的人,不問真假,就死心信他,實在迷了。地獄的門,和尚道士不得打開。我看朝廷設立監牢,不能輕易打開,救人出來;難道說天主設立的地獄,為罰惡人,倒許這些和尚道士,將地獄打破,救人出來升天堂呢?必無此理!可憐那吃齋念佛的人,滿心想去升天堂,白費錢、白磕頭,空望了一場,下了地獄,再不能出來。論佛老、玉皇、菩薩等,活著的時候,他沒有信認天主,就是叛逆天主的人,死後自己也不能升天堂,也下了地獄,難道說他能送人升天堂,替人破地獄么?”
第十四節 天堂地獄之境況
又問:“打破地獄、送升天堂,是和尚道士的亂言,不可信,但不知道真天堂真地獄的事,請你與我說明。”
答曰:“是天主至公至善,故造了天堂,為賞善人。天堂在天上,極光明,至廣大,狠美妙。天堂的真福,是永遠的;天堂的快樂,是比不來的。憑那聰明的人,想出來的奇樂,都加在一人身上,與天堂的絲毫福樂,也是比不得的。又天主至公至義,造了地獄,為罰惡人。地獄在地中心,最幽暗,是個黑火坑。地獄里的火,是永遠不滅的,猛烈至極;又有最利害的刑罰,加苦地獄內的惡人,其苦永遠了期。人若到了地獄,想要出來進教、守規矩、立功勞、升天堂,是萬萬不能夠了。因為人死不過一次下了地獄,就是永遠受苦,再沒有更改了。”
第十五節 當從理而非從眾
又問:“天主教的人少,我們人多,請問從眾,倒不好么?”
答曰:“惟論道理真假,不論人數多少。從來善人少,惡人多,善人也該學惡人么?今人大半,不查來歷,不分邪正,從眾妄行。見敬佛老的人多,就敬佛老;見敬關羽的人多,就敬關羽;見敬觀音的人多,就敬觀音。但遇有人勸他恭敬天主,他聽見天主二字,心里就不耐煩。他見了泥土木像,亦不管青黃赤白,亦不問姓名出處,糊里糊涂,就跪下叩拜。此等人背棄造萬物的**,反要恭敬不認的古人,好象那酒醉的人,把生身父母不去認得,反將一個不認識的外人,認為父母,孝順恭敬,豈有此理么?天主教人,亦該隨眾如此亂行么?”
第十六節 天教不敬假神
又問:“奉教人為何不敬神道?”
答曰:“俗人所敬的是假神,都是前朝死過的人。天主是至尊無對的大主,是個真神。我們奉教人一心敬他,可說不敬神么?論佛老、菩薩等,都是父母所生,各有朝代、年月、地方、姓名,生在世上,活了幾十年,都已死了。自己尚不能保自己不死,何能保佑別人呢?今所敬的泥土木像,都是古人的像,此死像不能賞人一些福,免人一些禍,敬他有何益處?”
第十七節 朝廷無權封神
又問:“佛、老、菩薩等,雖然都是前朝古人,但朝廷已封了他們為神,何得說不是真神呢?”
答曰:“朝廷只能管世上的事,不能管世外的事;能封活人做官,不能封死人為神。若朝廷有封神的權,為何不將他的祖宗,都封了神?因祖宗都有愛子孫的心,若果多封了神,一定都要保佑其子孫萬年千載坐天下。況且朝廷能封官,也能使官;倘能封神,當也能使神。若國內有地方反亂,可差一個所封的神,到那反亂地方,把亂黨都勦滅了,豈不便么?為何以前的朝廷,不使所封的神,勦滅亂黨,乃將天下失與別人?又封下的神,為何不保佑國家呢?若果然成了神,必能保佑國家,能保佑而不保佑,豈不是忘恩的神么?我們要敬忘恩的神做甚么?若說不能保佑,恭敬他有何益呢?”
第十八節 天主以永福賞信徒
又問:“奉教人恭敬天主,天主該賞他們世福,何外教人多富貴,奉教人多貧苦?”
答曰:“俗說家貧顯孝子,國亂顯忠臣。奉教人恭敬天主,為知恩報本;非恭敬天主,為得世上的福樂。若有人奉教,專為得世福,就算不得恭敬天主的人了。就如兒女孝敬父母,為得家產;如父母沒有家產給他,他就不孝敬,這等兒女,是孝敬家產,非孝敬父母,豈不是忘恩的逆子么?若奉教人,不論富貴貧苦,都恭敬贊美天主,就發顯是天主的良民孝子。論外教人多享世福,這亦有深意,因他們雖然不恭敬天主,但其中做好事的亦不少。天主至公,無善不賞,故賞他們世福。天主等待他們回心報本,若至死不回頭,天主方顯義怒,罰他們永苦。今我想一想,天主既不用世間虛假的福樂,為賞恭敬他的人,定有身後的永遠真福,為賜他們的。奉教人有如此盼望,豈不造化?由此就明白外教人在世享福,奉教人在世受苦,都是天主的仁慈公義。”
第十九節 毋因規誡而不敬天主
又問:“今我明知天主是萬物的**,世人都該恭敬。但怕進了教,難守規誡?”
答曰:“怕守規矩,不進教,不恭敬天主,好像那些逆子,聽人講勸孝親,他就說果然兒女該盡孝,但因盡孝難,就不照顧父母。父母歡喜難過、冷熱饑餓,他總不管,如同與他無干。這樣的兒女,忘了生養的恩,其罪重大,難免公罰。世人受了天主無窮的恩,若不恭敬天主,豈不是棄了根本,失了仁義么?他不管天主所命的、所禁的事情,自以為是。愛做的事,他就做;不愛做的事,他就不做。這樣的人,忘了天主生造的恩,其罪重大無比,免不了天主要罰他在地獄,受永遠無盡的苦。下了地獄,說地獄的苦難受,想要出來進教,一心恭敬天主,也是萬萬不能夠的事了。由此就知世人不可忘恩,且不可說規誡難守。論天主教的規誡,各人依靠天主扶佑,盡力遵守,就不難了。”
第二十節 規誡在《進教問答》
又問:“世上不可不守規誡,我也情愿守的。請你與我說明進了教,該守幾條規誡?”
答曰:“規誡條數不多,請看《進教問答》,就能明白。如有不明白處,我再與你說明。”
第二十一節 供獻非敬神
又問:“人家都燒香敬佛老等神,每月初一十五,都要在家、或在廟供獻。天主教人都不做,偏要恭敬天主,為何如此古怪?”
答曰:“奉教人知恩報本,恭敬造天地萬物的**,是盡人的大本分。你們拜前朝死過的人,實在毫無解說。那佛、老、菩薩都是別人家的祖宗,與你們無干,要敬他做甚么?又你們所敬假神的禮節,大不合理,令人可笑。你們聽一聽我說個明白。人人都知道神比人尊貴,如人比牛馬尊貴,故不可待人如待牛馬,也不可待神如待人一樣。如有人請客坐席,客到席位,主人家穿上衣服,戴上大帽子,對客作揖,請客坐席。豈知桌上預備幾十斤谷草,二三升麥子,一大桶黑豆水。主人家請客飲食,客人必怒,急起就走,恨主人待他如牛一樣,世上還有如此待人的禮么?既知不可以待牛者待人,更不可以待人者待神。俗人擺下酒肉等物獻神,誰不知道神無口腹,你們把吃的東西,獻他做甚么?如此供獻,豈不是大輕慢神么?把人吃的東西獻神,好像擺牛吃的草料請客人,這樣供獻,明明不是敬神,正是胡鬧而已。況且將此食物,自己吃了干凈,這算是敬神的禮么?”
第二十二節 毋以邪俗敬祖先
又問:“你們天主教不敬祖先,總不上墳。父母死了,不燒香、不焚紙,這豈不是你們大不孝么?”
答曰:“燒香、焚紙、擺供等類,都是虛假的事,故奉教人不以虛假的欺哄父母。論燒紙等類,我想你們亦不信是孝親的正理。為什么呢?你看下流光棍,都算忤逆不孝,因他不聽父母的命,他雖年年上墳祭祖,你們總不說他是個好人。又因他平素不照顧父母,父母死後,雖燒紙、擺供、磕頭,你們也不說他是個孝子,明白了。今有人當父母生時,不盡孝道;等父母死了,才顯其孝道,真為古怪。常見父母死後,他的兒女拿上幾個餅子、幾張紙、幾炷香,在父母棺材前一燒,再磕幾個頭,就夸張自己盡了孝道,這豈不是令人可笑么?況酒肉為死人無用,若有酒肉,當在生前奉養;明知父母死後不能吃,把酒肉擺設,名為孝敬父母,真是為自己吃,這豈不是大膽欺哄父母么?更有可笑的事;常見有人,為得孝子的好名,擺設禮拜,花費銀錢,把房屋田產典賣個干凈。老婆娃子,忍饑受餓,借錢做債,後來還不起,要帳的罵他祖宗三代,這就是你們禮拜祖先的下落。到了埋葬的日子,叫上一個騙飯吃的陰陽先生,拿上一把刀,在地下剁三下,把父母捻出來,鎖上門,怕父母回來。請問你們的父母,犯了甚么罪,拿刀斫他?怎么得罪了你們,忍心把門關上,不許父母進來?世上還有這樣孝道公?忤逆的事來,反說天主教人不孝敬父母,不敬祖先,難道奉教人,也該隨此邪俗么?論奉教人,有孝敬父母的嚴命,敢不盡孝么。父母在世,理當孝敬,聽從其命,學好行善,上愛天主,下愛眾人。到父母死後,按正理埋葬,常求天主賞他們的靈魂,速升天堂,這是孝敬父母的正理。難道說奉教人不以真禮孝敬父母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