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八回 顰卿觸怒文炳解圍 新郎未婚王妃設計
盛濁酒瓦盆,映綠柳柴門。有山有水有兒孫,幾番家自忖。瘦”膊怎擊黃金印,小拳頭怎打長蛇陣,丑身軀怎坐繡絨墩,甘心兒受貧。———右調《醉太平》
話表楚云實在忍耐不住,心中暗想:我生性急燥,素日從不讓人,今日受他們這番**,什么新人須要遵禮?我便大聲疾呼,誰又管我來?這桑黛太討厭,我與他非辯論一番才是,看他其奈我何。想罷,不由把袍袖甩開,方欲抬起頭與眾人辯論,伴蘭在旁一見此情形,心中著急,趕緊扯定宮袍,低聲勸曰:“ 公主!今日萬萬要忍耐些,可曉眾位公爺、侯爺皆是故意要激怒公主,他等便好拿作話柄,向各處宣傳,那時公主臉面無光。公主呀!切不可中了他們的詭計。”楚云聞言,萬分按納,只得又低下頭去。那知張玨看出情形來,忙向桑黛耳畔曰:“桑兄,不可再戲謔了,顰卿的怒色已現,你未見他灑脫宮袍,欲抬粉頸。若非伴蘭在旁按住,我們早被他打腫兩腮了。你看蛾眉倒豎,粉頰飛紅還未消。”桑黛曰:“你所言全是鬼話,我決不信。” 張玨曰:“你如不信,你近前去看,我所言是真是假。” 桑黛聞言,走近床前說:“伴蘭你且閃開。”便含笑呼顰卿曰:“勸盟兄不須動怒,若惱我桑黛,不妨重重的打我一頓,消消怒氣,不可郁在心里。萬一因此氣損嬌軀,不但我大哥心愛心憐,便是我也萬分對不起足下。請楚盟兄打小弟幾拳。” 連連說請打請打。李廣一見,不由雙眉頻蹙,面現不悅之容。徐文亮一旁窺見,走近床前,手扯桑黛曰:“ 休要任意絮絮叨叨,咱們外廳坐罷。” 桑黛曰:“你休要哄我,顰卿此時正是極樂世界,相思之債今日能完,還有什么煩惱呢?” 文亮曰:“你還絮叨,你聽樵樓已打三更了,春宵苦短,何必作此不情之人呢?” 桑黛曰:“你這話太不知顰卿之心,他平素不肯同人相睡,怎么今夜能與大哥同眠?你既如此說,你且問顰卿一句,只要得他一語,咱就一齊散,讓他二人云雨巫山;試若一言不發,不到天明決不退出新房。” 張玨聞言,向楚云口呼:“ 顰卿呀!你何必如此作做,礙口含羞,何妨正大光明,說上三言兩語;而況新婚之義,本周公所定,這有什么羞愧,何苦忍耐不言,誤卻春宵時刻,且看你低頭盤膝,縱使腿不委屈,粉頸也須酸了。” 一旁云璧人聽之不雅,怒容近前,把桑黛、張玨二人拖開說:“二位賢弟要鬧到什么地步為止?洞房取笑是人情之常,如此鬧法也覺太過了。若再不休,我便要去請伯母來。” 桑黛聞言,便啐曰:“ 你以伯母來嚇誰”?顰卿是我盟弟,平日攜手依肩,亦復常事。今日你既如此說,為何你不早將閨范告他知,不當結交同盟,河南救駕,異地征番,不合同起同坐。往日那樣,今日又這樣,從此以后,我還怕什么?盟兄長我也不怕,你這個俱內的都元帥,請你不必豪橫,你再要戚戚不休,我便去告訴吳氏嫂嫂,訛稱你外面姘識二名美婦,終日在那里飛觴醉月,悅性怡情。吳氏嫂嫂信了我的話,你免不了回府下跪討饒求恕。” 云璧人聞言啞然無聲,只可怒容而已。眾同盟聞桑黛之言,皆失聲大笑不止。徐文炳恐他二人翻臉,羞惱成怒,那可不成事體。只得走近床前,先將楚云一看,便謬贊曰:“ 好一顰卿,果真裝男像男,扮女像女,若說不得妙絕千古,吾不信也。桑賢弟、張賢弟不必再鬧了,豈不聞孔子有言,過猶不及乎?且待愚兄為諸君解圍何如?”桑黛口呼:“徐大哥既如此說,我等不敢不遵。但小弟尚有一 言,如 徐 大 哥 允 許,我 等 當 從 命,否 則 不 敢 請耳。”文炳口呼:“賢弟你且說來,如果可行,李大哥又何必不允?” 桑黛曰:“只要大哥擺兩桌盛筵,我等各敬李大哥三杯,讓 他 乘 此 酒 興,好 去 陽 臺 赴 會 何 如?” 文 炳 曰:“就是這樣辦法,賢弟不可食言再鬧了。” 遂命人把兩桌盛筵擺齊,一并邀了李廣同出外入席。每人各敬李廣三杯,李廣無奈,只得杯到酒干。皆已飲畢,卻已交五鼓,大眾方散席,李廣已是玉山頹倒矣。
方入洞房,楚云見李廣進房來,便起身迎接,口呼:“大哥久違了!相別尊容已將兩月有余,無日不馳左右。但觀兄之貌,何以瘦得如此?有甚心煩,何妨對弟一剖衷曲呢?”李廣聞言,暗喜,便近前答曰:“孤之貌瘦,非他故,為念卿故耳!今日幸親芳澤,庶可慰昔日相思了。” 侍兒把房門倒掩,讓他二人好云雨巫山。那知楚云并無此心,一任李廣殷勤殆盡,他終是百折不回,所有一種私語喁喁,勿庸細表。
二人見天已明,正欲和衣而睡,侍兒已推門進來,送面水。梳洗已畢,二人到后堂參見李太王妃,并一眾親戚。三朝已罷,上自李太王妃,下至侍兒眾人,皆不知他二人并未和偕,直至過了十日之后,洪氏王妃瞥見楚云手腕上之一點守宮砂依然鮮明。心中暗想:王爺與他成婚十多日,怎么這守宮砂依然如故?此砂難道不足為憑?心中納悶,至晚間,洪氏王妃見李廣從房前經過,洪氏王妃便將李廣喚住,問曰:“妾有一句閑話動問,日間偶見顰卿那守宮砂依然鮮明光耀,難道王爺尚未與他成婚,抑此守宮砂毫無應驗?妾甚疑焉。”李廣見問,嘆曰:“ 卿有所不知,他那執一之性,實在令人強他不得。孤本欲告卿知,奈不便啟齒,竊恐為卿所笑耳。”洪氏王妃曰:“真有此事么?” 李廣曰:“ 孤焉騙卿。”洪氏王妃曰:“ 既如此,妾有一計,可以如此如此,管教王爺可遂昔日相思如何?” 李廣聞言,喜曰:“ 若得卿如此周旋,孤當感激不盡了。” 便有不走之意。洪氏王妃口呼:“王爺,今日為何在此留戀?若不去,明日便不偕矣。”李廣只得退出,仍至楚云屋內,一宿無話。
次晨,洪氏王妃走了過來,向楚云口呼:“妹妹,今日愚姐特備一樽,咱姊妹對飲一番,不曉妹妹能賞臉否?” 楚云答曰:“姐姐言重了,既蒙姐姐見愛,小妹何敢推卻。有勞費事,妹心不安耳。” 洪氏王妃曰:“ 何論費事,今日愚姐不過奉約小酌,閑敘而已,改日愚姐未嘗不可再擾妹妹的盛筵。所謂南阡北陌,互為主客,此亦常情,何必如此客氣。”楚云曰:“既如此,今日叨擾姐姐,改日小妹再作東道主人罷。”于是一齊到后堂李太王妃前請安。
到了晚間,洪氏王妃將已上各情形并設計的話,暗稟明太王妃,太王妃聞言歡喜。洪氏王妃在自己房內擺了一桌盛筵,將楚云請了過來。彼此對坐,滿斟低飲。尚未三巡,李廣走進房來。洪氏王妃便起身迎接,含笑曰:“王爺,你來做甚么?今日無你座。” 李廣曰:“你二人對飲,連我都不約請,豈有此理。”洪氏王妃口呼:“ 王爺,妾今日專為與顰卿小酌,為何約請你?理當王爺請請妾身,才是正理,反教我請你,那有此理?”李廣問;“為何要孤請你?” 洪氏王妃曰:“顰卿不嫁,因此王爺病害相思;若非妾冒昧前往東鄰,以蘇秦不爛之舌,顰卿焉能今歸李姓?以此看來,應該請一請大媒。不但不謝媒,反要媒人請你。” 李廣尚欲答言,楚云把李廣一推曰:“你就坐下罷,那里來的這許多閑話。”李廣趁勢坐下。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