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六 質郡王永瑢等奏《四庫全書簡明目錄》等書告竣呈覽請旨陳設刊行折
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十九日
臣永瑢等謹奏,為《四庫全書簡明目錄》告成,并改定《總目》編次、《考證》均經完竣,恭折奏明事。
臣等前經欽奉諭旨:以《全書總目提要》卷帙甚繁,翻閱不易,應別刊《簡明書目》一編,俾學者由書目而尋提要,由提要而得全書,考鏡源流,用昭文治之盛。欽此。欽遵。辦理在案。
茲據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等將抄錄各書,依四庫門類次第標列卷目,并撰人姓名,撮舉大要,纂成《簡明目錄》二十卷。謹繕寫稿本,裝作二函,恭呈御覽,伏候欽定。至《總目提要》業于上年辦竣進呈,荷蒙圣訓指示,令將列圣欽定諸書及御制、御批各種,均按門類,分冠本朝著錄各書之上,毋庸概列部首。現在亦已將體例遵奉改正,另行排次,仍編成二百卷,裝作二十函,謹一并覆進。又《四庫全書考證》,亦據纂修官王太岳、曹錫寶等匯總排纂,,編成一百卷,裝作十函,理合一并進呈。統俟發下后,擬將《簡明目錄》繕寫正本,陳設于經部第一架第一層之首,仍遵將歷奉修書諭旨恭冠目錄之首。所有進書表文及應行開列在事諸臣職名,臣等謹分折另繕進呈,請旨一并寫入書前,以昭右文盛軌。其《總目提要》及《考證》全部,臣等均擬繕寫正本,于文淵閣中間東西御案上次第陳設。此系全書綱領,未便仍分四色裝潢,應請用黃絹面頁以符中央土色,俾卷軸森嚴,益昭美備。其文源、文津、文溯三閣,俟書成后照此辦理。
至《總目提要》及《簡明目錄》二書,均系仰稟圣裁,折衷考訂,兼綜百氏,苞括羣書,洵足嘉惠藝林,應請交武英殿刊刻頒行,垂示萬世。
是否應如此辦理,伏候訓示遵行。為此謹奏。
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十九日
皇六子多羅質郡王臣永瑢
皇八子多羅儀郡王臣永璇
皇十一子臣永瑆
大學士 公臣阿桂 大學士臣英廉 大學士臣嵇璜
領侍衛內大臣 尚書公臣福隆安
領侍衛內大臣 尚書臣和珅 尚書臣梁國治
侍郎臣金簡
侍郎臣董誥 侍郎臣曹文埴(軍機處原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