黱 華智冰 ? 12小時前 ? 漢語字典 ? 閱讀 9 部首 黑部 總筆畫 22畫 部外筆畫 10畫 結構 左右結構 拼音 dai 聲調 dài 五筆 EUDO 86 、 EUGO 98 倉頡 BFQF 鄭碼 QUBU 四角 79231 統一碼 9EF1 筆畫 [3511431134254312114444] 撇、橫折鉤、橫、橫、點、撇、橫、橫、撇、捺、豎、橫折、點、撇、橫、豎、橫、橫、點、點、點、點 異體字 黛 黱字拼音是dài 部首是黑, 總筆畫是22畫, 黱字是左右結構。 黱字概述 〔黱〕字拼音是dài 部首是黑, 總筆畫是22畫。 〔黱〕字是左右結構 〔黱〕字倉頡碼是BFQF 五筆是EUDO 86 、 EUGO 98 四角號碼是79231 鄭碼是QUBU 〔黱〕字的UNICODE是9EF1。 十進制為40689,UTF-32:00009ef1,UTF-8:E9 BB B1。 〔黱〕字的異體字是 黛 黱的意思 黱 1dàiㄉㄞˋ基本解釋 ◎同“黛”。《玉篇?黑部》:“黛”,同“黱”。 黱 2zhènㄓㄣˋ基本解釋 ◎黑色。《集韻???韻》:“黱,黑色。” 黱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正文?亥集下 部首: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645頁,第14字 同文書局本: 第1521頁,第37字 標點整理本: 第1523頁,第23字 音《唐韻》:徒耐切;《集韻》:待戴切,??音代。《說文》:畫眉也。今省作黛。《玉篇》:深靑也。杜甫〈古栢行〉:黱色參天二千尺。 音又,《集韻》:直稔切,音朕──黑色。 注解 〔黱〕字收錄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下,康熙部首是黑部。 〔黱〕字拼音是dài,左右結構,可拆字為??、黑。 〔黱〕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dài] ⑴ 同“黛”。《玉篇?黑部》:“黛”,同“黱”。㈡ [zhèn] ⑴ 黑色。《集韻???韻》:“黱,黑色。” 黱的康熙字典解釋由天天國學網整理。黱的解釋內容參考開放康熙字典。 黱的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卷別卷十上反切徒耐切頁碼第339頁,第28字續丁孫 黱 畫眉墨也。從????聲。 《說文解字系傳》(小徐本) 徐鍇 (南唐)卷別卷十九反切徒再反頁碼第828頁,第6行,第3字述 畫眉墨也。從黑朕聲。 鍇注臣鍇按:古人云:衛之處子粉白黱黑。今俗作黛字。 《說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卷別卷十上反切徒耐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954頁,第2字許惟賢第854頁,第7字 畫睂墨也。 段注依小徐有墨字。《玉篇》作黑。黱者,婦人畫睂之黑物也。《釋名》曰:黛,代也。滅睂毛去之。以此畫代其處也。《通俗文》曰:?靑石謂之?黛。服?,劉熙字皆作黛。不與許同。漢人用字不同之徵也。黛者,黱之俗。《楚辭》、《國策》遂無作黱者。 從黑。朕聲。 段注徒耐切。按朕聲本在七部六部合音。轉入一部。又變其體爲黛。如螟??字古亦作螟螣。 黱字的相關索引 # 書籍 索引 1 汲古閣本 第669頁,第12字 2 陳昌治本 第848頁,第2字 3 黃侃手批 第644頁 4 說文校箋 第436頁,第1字 5 說文考正 第404頁,第3字 6 說文今釋 第1461頁,第5字 7 說文約注 第2492頁,第3字 8 說文探原 第4986頁,第1字 9 說文集注 第2148頁,第3字 10 說文標整 第266頁,第6字 11 標注說文 第421頁,第11字 12 說文注箋 第3491頁,第1字 13 說文詁林 第10044頁【後編】第14841頁 14 通訓定聲 第268頁,第2字 15 說文義證 第871頁【崇文】第3481頁 16 說文句讀 第1403頁 17 古字詁林 第八冊,第751頁,第1字 18 古字釋要 第957頁,第8字 黱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傳抄 汗簡 宋 傳抄 古文四聲韻 宋 傳抄 集篆古文韻海 宋 傳抄 古文四聲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