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 華智冰 ? 17分鐘前 ? 漢語字典 ? 閱讀 4 部首 日部 總筆畫 8畫 部外筆畫 4畫 結構 上下結構 拼音 tan 聲調 tán 五行 火 造字法 會意字 五筆 JFCU 倉頡 AMMI 鄭碼 KBZS 四角 60732 中文電碼 2560 區位碼 7428 統一碼 6619 繁體字 曇 筆畫 [25111154] 豎、橫折、橫、橫、橫、橫、撇折、點 異體字 曇 曇字拼音是tán 部首是日, 五行屬火, 總筆畫是8畫, 曇字是上下結構。 曇字概述 〔曇〕字拼音是tán 部首是日, 總筆畫是8畫。 〔曇〕字是上下結構 五行屬火。 〔曇〕字倉頡碼是AMMI 五筆是JFCU 四角號碼是60732 鄭碼是KBZS 中文電碼是2560 區位碼是7428。 〔曇〕字的UNICODE是6619。 十進制為26137,UTF-32:00006619,UTF-8:E6 98 99。 〔曇〕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是二級漢字。 〔曇〕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是次常用字。 〔曇〕字的異體字是 曇 曇的筆順 曇的意思 曇繁:曇 tánㄊㄢˊ基本解釋 ①〔~花〕常綠灌木,沒有葉子,花大,白色,花期很短,如“~~一現”(喻稀奇而又容易消逝的事物)。 ②云彩密布,多云。 詳細解釋 名詞 1.密布的云氣 densely covered clouds。如:曇曇(密集的樣子) 2.曇摩。意為法,佛法 [梵語 dharma]。 引證 :聃也,御寇也,周也,中國之釋也,其于曇也,猶契也,印也,不約而同也。 —— 明· 徐渭《論中》 曇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別 :備考?辰集 部首:日部 武英殿刻本: 第3810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00頁,第49字 標點整理本: 第449頁,第13字 音《篇海》:音欲。 注解 〔曇〕字收錄于《康熙字典》備考?辰集,康熙部首是日部。 〔曇〕字拼音是tán,上下結構,可拆字為日、云,五行屬火。 〔曇〕字的漢語字典解釋:㈠ [tán] ⑴ 〔~花〕常綠灌木,沒有葉子,花大,白色,花期很短,如“~~一現”(喻稀奇而又容易消逝的事物)。⑵ 云彩密布,多云。 曇的康熙字典解釋由天天國學網整理。曇的解釋內容參考開放康熙字典。 曇的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大徐本) 徐鉉 (宋)卷別卷七上反切徒含切頁碼第218頁,第17字續丁孫 曇 雲布也。從日、雲。會意。 附注鈕樹玉新附考:「曇乃黕之俗字,音義竝合。」 白話解釋 曇,雲層散布。字形采用“日、云”會義。 曇字的相關索引 # 書籍 索引 1 汲古閣本 第430頁,第3字 2 陳昌治本 第554頁,第10字 3 黃侃手批 第425頁 4 說文校箋 第277頁,第17字 5 說文考正 第266頁,第15字 6 說文今釋 第958頁,第4字 7 說文探原 第3540頁,第2字 8 說文集注 第1416頁,第1字 9 說文標整 第170頁,第3字 10 標注說文 第274頁,第21字 11 說文注箋 第2225頁,第1字 12 說文詁林 第6869頁 13 古字詁林 第六冊,第441頁,第5字 14 古字釋要 第660頁,第3字 15 新附通誼 第27頁,第2字 曇字的翻譯 英語 become cloudy, overcast 德語 Tan (Eig, Fam) 法語 nuageux 曇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體 廣韻 宋 印刷字體 增韻 明 印刷字體 洪武正韻 清 印刷字體 康熙字典 曇字組詞 曇花一現 曇花 曇籠 曇摩 曇曇 曇無 曇陽 曇影 阿毗曇 黃面瞿曇 瞿曇 曇曇 悉曇 羊曇 咽羊曇 優缽曇 優曇 都曇鼓 黃曇子 瞿曇彌 悉曇學 羊曇淚 一現曇華 更多… 含曇字的成語 優曇一現曇花一現 更多…